《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首先对安徽花鼓灯的艺术内涵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安徽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艺术内涵、社会功能和学科意义进行了探讨。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可供相关爱好者及研究者阅读。
淮河流域既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主要交融带。千百年来,淮河两岸勤劳、勇敢、智慧的先民们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和滋润着中原大地一样,淮河流域文化传统中的民间艺术也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现代文化注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灵魂。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誉为“东方芭蕾”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就生长在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之上。几百年来,它在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内繁衍生息,流传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烟尘,但是花鼓灯这株独特的艺术奇葩,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为什么这个地区许多与花鼓灯同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或其他民间歌舞,如推子戏、淮北花鼓戏、端公舞、跑竹马等,均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衰颓的趋势,而花鼓灯却以顶霜傲雪的姿态,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呢?与花鼓灯舞蹈并生的花鼓灯音乐也备受人们喜爱,构成其音乐形式的三个方面——花鼓灯歌、花鼓灯锣鼓和花鼓灯后场小戏,它们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共同塑造了花鼓灯音乐的独特魅力。对其艺术内涵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花鼓灯这一艺术品种,做好花鼓灯艺术在现阶段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本书为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规划项目《非遗视角下安徽民歌的保护与传承》(LF2015010)的阶段性成果。
喻林,男,1968年生,安徽舒城人,2006年于安徽师范大学取得音乐硕士学位,现任皖西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曾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皖西大别山民歌文化生态’研究”等多项课题,发表《花鼓灯歌语言特色分析》《皖西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研究》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安徽花鼓灯音乐研究概述
第二节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第三节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艺术流派
第二章 安徽花鼓灯音乐中的花鼓灯歌构成分析
第一节 花鼓灯歌的形式
第二节 花鼓灯歌的曲调
第三节 花鼓灯歌的歌词
第三章 安徽花鼓灯音乐中的花鼓灯锣鼓构成分析
第一节 花鼓灯锣鼓的打击乐器
第二节 花鼓灯锣鼓点类型分析
第三节 灯场锣鼓(伴奏锣鼓)
第四节 番子锣鼓(可独立演奏的锣鼓)
第四章 安徽花鼓灯音乐中的花鼓灯后场小戏构成分析
第一节 花鼓灯后场小戏的曲调分析
第二节 花鼓灯后场小戏的音乐特点
第五章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文化功能与学科意义解读
第一节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道家文化解读
第二节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音乐学意义
第四节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
大多数的学者倾向于花鼓灯起源于宋代,其根据是花鼓灯主要流行地区——凤台的县志。1960年凤台县编修的《凤台新志》中有记载:“花鼓灯又名红灯、故事灯,历史悠久,从宋朝起就有了花鼓灯。”
本书将从花鼓灯艺术的几个要素——锣鼓、舞蹈、音乐及表演道具等方面来探讨花鼓灯及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
(一)锣鼓的诞生
锣鼓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花鼓灯锣鼓的诞生要早于花鼓灯舞蹈和音乐。
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鼓是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土鼓。远古时代的鼓最初以陶为框,蒙上兽皮或蟒皮。青铜器时代以后,又以铜铸成框,直到后世才逐渐发展成以木为框。
早在东周时期(公元前500年左右),我国就有了关于鼓的文字记载:“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鼓钟》)
最早时期的鼓是作为发布信号的工具来使用的。春秋战国时,更将鼓作为打仗的信号,故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
在先民的社会生产文化中,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祭祀中,鼓是最重要的道具;在战争中,鼓能鼓舞士气;在原始语言中,鼓是最先进的远距离“对话”工具。
在社会文化发展中,鼓逐渐用于歌舞的伴奏,于是产生了鼓舞。
锣在古代被称为铜钹,《旧唐书.音乐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域及南蛮……”锣在古代也被用于战争和礼仪,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后魏时期,我国就有了铜锣。宋代起,铜锣在民间音乐“鼓板”中使用。元代后,锣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戏曲中也多有运用这种打击乐器。
(二)鼓舞的产生与花鼓灯舞蹈的源起
鼓舞的产生源于古代先民的社会劳动生活。由于鼓声类似于雷声,人们便形成了鼓声可引来雨水的巫术观念——认为鼓声有助于春耕和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在古老的祭祀祖先、干旱求雨、消灾驱邪、鼓舞士气以及喜庆丰收等社会活动中便形成了以鼓伴奏的杂舞——“鼓舞”这一艺术形式。
《淮南子·修务训》中形象地记述了鼓舞者的曼妙舞姿:“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寥寥数语,便传神地描绘了鼓舞的舞蹈者周身环挎小鼓,轮换击拍,翩翩起舞的姿态。
“鼓舞”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后世的汉民族中得到了传承。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但其基本的特点(鼓与舞的紧密结合)却一直沿袭了下来。花鼓灯舞蹈正是在吸取祖先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三)歌舞形式“合生”的兴起与花鼓灯的雏形“合生”又名“合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伎艺,始于唐中宗时期,距今约有1300年的历史。《唐书·武平一传》记述了这一表演形式:“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妓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日合生。”
合生在其产生初期,只在宫廷内部演出,为极少数的皇室贵族服务。表演者载歌载舞,以歌功颂德、祈祝奉承之词博取帝后、嫔妃与大臣们的欢心。到了北宋时代,这种表演形式逐渐传人民间,在街头巷尾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