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生先生是我的中学同学。记得他在校园年代,少年心事当拿云,钟情的是诗歌创作,在各路赛诗会上雄姿英发。后来进了部队,文学灵感依然如春潮涌动,又有军旅小说问世。想不到几十年后重逢,竟成了一位汉字研究者。在“提笔忘字”的今天,读到金德生、刘配书二位合著的《趣说汉字》,不禁有点喜出望外。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传统。现代人何以“提笔忘字”?有人说是电脑惹的祸。这话也许不无道理。自从电脑进入我们生活以后,不少人便和写字渐行渐远。他们在键盘上可以娇莺穿柳,彩蝶飞花,得心应手,意到键随;可一提起笔,便顿时如走上了千年蜀道,一步三颤、文思迟滞、笔重千斤。然而,即使这样的事实是存在的,我还是认为“提笔忘字”有更为深刻的原因——它和我们的汉字教育有关。
孔夫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设置的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便是指的汉字学习。据《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小孩子八岁读书,首先接触的是汉字的构造和使用,故古人习惯性地把研究汉字的学问称为“小学”。从许慎到王国维,历朝历代出了多少小学大家!现代文化人中,无论学的是文科还是理科,研究的是史学还是文学,都受过良好的汉字教育。且不说鲁迅是章太炎的入室弟子,郭沫若是研究甲骨文的一代大师,即使是陈独秀这样的职业革命家,他在身陷囹圄时,还潜心编出了《小学识字教本》。这正是汉字教育创造的奇迹。
传统的汉字教育,最可宝贵的一点是:抓住了汉字表意的本质,从字形深入到了字理。学习者既知道某个汉字怎么写,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写。接受这样的汉字教育,自然容易对汉字产生特殊的情感,明白每一个汉字都是文化集装箱,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因此每认识一个汉字,都仿佛打通了一条人生的道路。识字的过程是人生境界提升的过程。字不仅记忆在脑海中,更积淀在灵魂里,成为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犹如泰山刻石,浃髓沦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遗憾的是,今天的语文学习,识字往往停留在符号的层次。在短时间里,也许写得出点横撇捺,读得出“啊衣乌迂”,可恰如沙上写字、冰上雕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难怪在电脑的冲击下面,很快便陷入了混沌和遗忘。金德生、刘配书二位的《趣说汉字》让我有点喜出望外,正因为它是反其道而行之,从中可以窥见回归传统的努力。
《说文解字》贵在一个“说”字,一句话能解开汉字的千古之谜,让人豁然开朗。《趣说汉字》显然受到了《说文解字》的影响,同样在“说”字上下功夫。它能博采众家之说,让每一个汉字在文字学的背景上呈现;同时又能融会贯通,形成适合今日读者理解的现代解说。全书基本上是一字一篇,篇幅并不长,但由于善于选择切入点,又有切中肯綮的笔力,因此总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并不显得局促,而且,作者并不都是就字说字,常常宕开一笔,就字说史,就字说理,如由“端”字谈到官风,由“行”字谈到春运,看似信手拈来,却使本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更值得点赞的是,《趣说汉字》不但说得有理,热情传播历代文字学家的研究成果;而且还能说得有趣,让严肃的文字学谐趣横生,引人入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作者常常古今穿越,比如在谈“吃”字时,从《舌尖上的中国》起笔,谈到邓艾的“口吃”,从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谈到网络上的“吃不了兜着走”,思如泉涌,灵动自如。书中不少篇目,可以说是直接针对读者的疑问的,如《“重”不是千里》、《“射”不是寸身》,让人不由得产生先睹为快的冲动。特别是在作具体解说时,文笔简练而又透彻,严谨而又形象,不时还穿插灯谜和诗歌,妙语迭出却又不与戏说为伍,始终保持着熔雅俗于一炉的清新格调。
翻开《趣说汉字》的目录,第一眼的印象,在丰富之外,或许会觉得庞杂。但一篇篇读下来,便会发觉书中自有清晰的脉络。作者以《一“目”了然》冠全书,先谈汉字的起源,再谈人体的构造,后面便是社会伦理、生活起居、历史兴衰、自然万象、家禽野兽、文化理念……分门别类、杂中求序,由此可见作者用心之良苦。分散开来是零珠碎玉,翻到哪一篇都可读得津津有味,集中起来则成了妙手巧构,汉字发展的轮廓依稀可见。唯一感到不满足的是,全书虽有近200篇,读来却意犹未尽,颇有被吊起胃口的感觉。还望金德生、刘配书二位能不断“趣说”下去。这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期盼。
是为序。
2015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