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附摄取与跨膜运输》的主要内容分为8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土壤石油烃的污染现状,总体阐述了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吸附摄取方式及跨膜运输机制;第2章主要讲述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泌在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进行吸附摄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与鉴定方法;第3章以假单胞菌DGl7和红球菌BAP-1作为研究靶细胞,分析了它们对原油、正十八烷以及荧蒽的吸附摄取方式;第4章以假单胞菌DGl7和红球菌BAP-1作为研究靶细胞,分析了它们对正十八烷和荧蒽的跨膜运输方式;第5章以蜡样芽孢杆菌DQ0l和芽孢杆菌DQ02以及假单胞菌DGl7和红球菌BAP-1作为研究靶细胞,在不同底物浓度、接菌量等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对正十六烷以及正十八烷和荧蒽的跨膜运输规律;第6章分析了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的代谢方式,介绍了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的构建以及对正十六烷的酶促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第7章分析了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进行跨膜运输和生物降解的动力学过程;第8章研究了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微生物运输和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影响;在附录中介绍了实验过程所用到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
《土壤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附摄取与跨膜运输》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吸附摄取、代谢及跨膜运输方式和机理,涵盖了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可以作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
1.2 多环芳烃的性质与危害
1.3 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吸附摄取方式
1.4 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的运输机制
1.5 小结
第2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吸附摄取过程中的作用
2.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与鉴定
2.3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2.4 小结
第3章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附摄取方式分析
3.1 假单胞菌DG17对正十八烷的吸附摄取方式分析
3.2 假单胞菌DG17对原油的吸附摄取方式分析
3.3 红球菌BAP-1对荧葸的吸附摄取方式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跨膜运输方式分析
4.1 蜡样芽孢杆菌DQ01和芽孢杆菌DQ02对正十六烷的跨膜运输方式分析
4.2 假单胞菌DG17对正十八烷的跨膜运输方式分析
4.3 红球菌BAP-1对荧葸的跨膜运输方式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跨膜运输规律研究
5.1 蜡样芽孢杆菌DQ01及芽孢杆菌DQ02对正十六烷的跨膜
运输规律分析
5.2 假单胞菌DGl7对正十八烷的跨膜运输规律分析
5.3 红球菌BAP-1对荧葸的跨膜运输规律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微生物对石油烃污染物的代谢方式
6.1 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代谢方式
6.2 链烃类污染物的代谢机理
6.3 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的构建
6.4 正十六烷酶促降解性的研究
6.5 小结
第7章 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及跨膜运输动力学
7.1 酶促反应方程
7.2 微生物对正十六烷摄取、运输和降解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7.3 假单胞菌DG17对正十八烷的生物降解和跨膜运输动力学分析
7.4 红球菌BAP-l对荧蒽的生物降解和跨膜运输动力学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影响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跨膜运输以生物降解的因素
8.1 影响石油烃类污染物跨膜运输和生物降解的因素
8.2 包气带环境因素对假单胞菌DG17跨膜运输正十八烷的影响
8.3 包气带环境因素红球菌BAP-1跨膜运输荧葸的影响
8.4 包气带环境因素对原油和正十八烷生物降解的影响
8.5 包气带环境因素对荧蒽生物降解的影响
8.6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常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2 实验分析方法
《土壤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附摄取与跨膜运输》:
3.2.1.1假单胞菌DG17优先摄取的原油组分分析
在200mLMSM中加入0.2g原油,120℃高压灭菌20min冷却后,于无菌操作台中加入5%于对数生长中期(48h)的DG17,于25℃,140r.min—1摇床中培养。25d后,分析三角瓶中原油含量,DG17对原油去除率平均值达到(61.27±4.17)%。原油降解35d后,DG17对原油都有很好的乳化作用,下层培养液由澄清到浑浊到出现大小不等的油滴,说明部分原油组分在假单胞菌DG17的作用下进入水相,进而更快地被微生物降解。因此推测,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改变细胞膜组分或成分而增大其疏水性从而直接吸附在较大的油滴上,然后通过释放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将这些大油滴乳化成小油滴并使其分散在水相中,这些分散在水相中的小油滴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油滴颜色由黑色到棕色透明,最后完全分散在水相中从而导致水中有棕色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