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党校版)
定 价:42 元
丛书名: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
- 作者:戴焰军 编
- 出版时间:2014/12/1
- ISBN:9787503555183
- 出 版 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053
- 页码:31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目标之一。它是党在新形势下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和考验,正确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与党完成历史任务不相适应,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相符合的问题,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条件。当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需要动员全党力量,下大力气完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和党的组织各个层面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但有实践工作中的要求,也有理论研究方面的需要。所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特征,研究我们党在学习方面的历史经验,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特别是在实践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条件、途径、方法,就成为党建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党校版)》是中共中央党校校级重点课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的成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现实问题深刻分析的结论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要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学习型政党是重视思想理论武装的党
第二节 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开放意识的党
第三节 学习型政党是善于探索把握规律的政党
第四节 学习型政党是勇于开拓进取的党
第三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意义
第一节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前提
第二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要求
第三节 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发展先进性的现实需要
第四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有世界眼光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有战略思维
第三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有创新意识
第四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有实践观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着眼于丰富党内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 注重创新党内学习的方法
第三节 坚持建立健全党内学习的制度
第四节 党内学习的基本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启示
第六章 国外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分析
第一节 国外关于学习型组织研究的历史梳理
第二节 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国外学习型组织创建机制研究
第四节 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
第七章 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国内关于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国内关于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探索
第八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第一节 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节 按照学习型政党要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第九章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三节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
第四节 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第五节 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第十章 以制度建设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落实
第一节 形成严格科学合理的学习制度
第二节 注重相关制度建设形成制度体系
第三节 创造制度导向的良好氛围
第十一章 以良好学风保障学习实效
第一节 学风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节 不断改进学风建设
第三节 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实际工作绩效中
第十二章 以学习型政党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第一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执政党的历史职责
第二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党要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后记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党校版)》:
一、培养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培育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创造性活力的前提。创新意识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是一种求新意识;二是社会历史性,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所以,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三是个体差异性,人们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应,它们对创新起重大推进作用,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培养创新意识既要结合具体社会背景,又要考察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
创新意识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上层建筑的进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创新意识与人们的思想相结合,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从而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运用于政治生活中,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当前,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创新能力实际就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创新意识还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着一种重要的信息: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的政党
党的全部历史,就是在创新中奋斗、在创新中发展的光辉历史。9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道路、体制的全面创新,充分证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论断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坚持不断创新,是党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极为重要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