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是一本专供旅游学校旅游专业学生使用的基础课教材。从旅游的角度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为在旅游发展中充分挖掘我国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奠定基础,是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出发点。其内容由以下八章构成:第一章,介绍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知识。第二章,以中国特有的对自然景观的美学体验为中心,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旅游审美价值。中国人游山、玩水、观景得到的并非只是感官享受,由于游客眼中的自然旅游资源已社会化、人性化,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到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而非仅仅只是资源本身的美。这种独特的寄情于物、观景抒情的审美视角,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第三章至第八章,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分别揭示我国的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饮食等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教材内容广博,视角独特,取材广泛,雅俗共赏。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博大精深,它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历史、文学、社会、哲学、经济、宗教、艺术,等等。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资源具有浓厚文化意蕴的重要条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恰当保存并充分发挥我国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是提高我国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关键。
《中国旅游文化》是一本专供旅游学校旅游专业学生使用的基础课教材。从旅游的角度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为在旅游发展中充分挖掘我国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奠定基础,是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出发点。其内容由以下八章构成:第一章,介绍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知识。第二章,以中国特有的对自然景观的美学体验为中心,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旅游审美价值。中国人游山、玩水、观景得到的并非只是感官享受,由于游客眼中的自然旅游资源已社会化、人性化,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到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而非仅仅只是资源本身的美。这种独特的寄情于物、观景抒情的审美视角,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第三章至第八章,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分别揭示我国的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饮食等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教材内容广博,视角独特,取材广泛,雅俗共赏。
本教材的特点是:以旅游为纲,即以旅游为主导,紧紧把握和捕捉旅游资源诸领域、诸方面的历史文化意蕴;注重内涵,即主要探讨我国旅游资源与我国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普及性强,在内容和叙述方法上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使教材更贴近广大学生和读者;图文并茂,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形象生动,可读性强。
教材的出版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希望本教材得到广大师生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对教材使用中的问题,更希望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反馈,我们定会不断以专业的精神提高教材的专业品质。
本教材由韦燕生任主编,彭晓风、曹菊枝任副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定稿。参加本书撰写的作者及分工如下:韦燕生(第一章、第八章)、曹菊枝(第二章、第五章)、彭晓风(第三章、第六章)、刘婷(第四章)、卢丽蓉(第七章)。
第1章 旅游文化概述
本章导读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基本定义
一、“文化”的渊源及其含义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二、旅游文化的结构
三、中国历史文化与旅游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
本章导读
第一节 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
一、自然山水的形象美
二、自然山水的色彩美
三、自然山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四、自然山水的朦胧美
五、自然山水的音响美
第二节 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一、先秦——汉魏六朝
二、唐宋时代
三、元明清时代
第三节 中国人山水观赏的美学体验
一、初级阶段:观赏山水景观的形式美
二、中级阶段:情景交融
三、高级阶段:天人合一
四、最高阶段:艺术创造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本章导读
第一节 中国建筑文化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历程
二、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第二节 宫殿建筑
一、宫殿建筑的三次发展高潮
二、宫殿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节 陵寝建筑
一、古代陵墓形式特征
二、陵寝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四节 其他建筑
一、军事建筑
二、桥梁建筑
三、中国名人故居文化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中国园林文化
本章导读
第一节 中国园林发展演变历程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唐宋时期
五、明清时期
第二节 中国园林类型与艺术风格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分类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中国宗教文化
本章导读
……
第6章 中国民俗文化
第7章 中国饮食文化
第8章 中国其他艺术文化
(三)按照旅游文化的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分
考虑到旅游文化的两个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
旅游消费文化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文化和旅游审美文化。旅游消费行为文化主要研究文化和亚文化对旅游者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模式以及具体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机理和具体表现形式;旅游审美文化则探讨旅游审美文化特征和基本类型以及不同文化时空下旅游审美活动的演变和差异等。
旅游经营文化可按照经营活动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旅游产品经营文化,亦称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指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文化特质分析,旅游产品的文化规范、塑造和表现方法;二是旅游企业经营文化,指旅游企业围绕着国际化、个性化、人性化三大目标,在显在和潜在层面上的文化建设;三是旅游目的地经营文化,包括目的地旅游整体形象的确立与宣传,适于旅游发展的文化环境营造、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冲击和这种冲击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中的文化调适等。
三、中国历史文化与旅游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一词,诞生在我国的南北朝。南朝诗人沈约写有《悲哉行》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是迄今所知“旅游”一词见于中国典籍的开始,它比西方Tourism一词的出现还要早1300多年。到了唐代,“旅游”一词开始被大量运用,韦应物《送姚孙还河中》就有“上国旅游罢,故园生事微,风尘满路起,行人何处归。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几日投关郡,河山对掩扉”的诗句。张籍《岭表逢故人》也有“过岭万余里,旅游经此稀。相逢去家远,共说几时归。海上见花发,瘴中鸣鸟飞。炎州望乡伴,白识北人衣”之句。白居易《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也说:“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
从“旅游”一词的来源,不难发现,中国的旅游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旅游最能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在中国社会组织、伦理道德、神话思维、宗教情感、哲学观念、生产活动、艺术创造以及民风民俗等当中都有体现。
(一)哲学
中国哲学与旅游的关系,首先是一身二任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有许多本身就是旅游家,如孔子、庄子、董仲舒、阮籍、嵇康、朱熹、王阳明等。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旅游实践,而且还有卓越的旅游理论。如庄子有“逍遥游”理论,孔子有“比德”思想,《周易》有“观光”之说,魏源有“游山”学说……这些旅游理论和旅游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