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经典作家仕隐思想研究》之重点在于:以唐宋时期的经典作家为研究对象,选取多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杨万里等为典型个案,试图通过这些经典作家的个案研究,把握唐宋时期经典作家在仕隐思想、个体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类型和格局。同时,还试图打破传统,以“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的研究观念贴近古人,将古代经典作家还原成一个个独具个性的“人”,通过对其作品的反复细读,把握其在“仕隐”关系上的独特追求和心理状态,以期对经典作家的研究和评判有所突破。
引论
第一章 唐宋文人仕隐观念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周易》中的仕隐思想
第二节 儒家的有关仕隐思想
第三节 道家的有关仕隐思想
第四节 魏晋玄学对唐宋文人仕隐思想之影响
第五节 陶渊明隐逸之意义
第六节 余论
第二章 以隐为仕——孟浩然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读书、应举、献赋、干谒:一切为人仕
第二节 漫游吴越的动机与目的
第三节 关于“隐逸诗人”及其作品之再评价
第三章 “无可无不可”——王维的仕隐思想
第一节 《竹里馆》:历来的误读
第二节 “亦官亦隐”辨正
第三节 王维的“怀禄”以及“奉佛”“变节”问题辨正
第四节 “情种”:王维诗歌的火热情怀
第五节 王维仕隐观及其思想渊源
第四章 “隐逸”还是“闲居”——韦应物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闲居”非“隐逸”
第二节 作为循吏之韦应物
第三节 关于韦应物诗风之“闲淡”
第五章 “中隐”——白居易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从《放鹰》诗看白居易前期之仕隐心态
第二节 忠州起复后白居易之仕隐心态
第三节 退居洛阳后的“知足”与“不足”
第六章 “事与心违始乞身”——欧阳修晚年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孝亲与报国:欧阳修仕隐思想之基调
第二节 “濮议”“飞语”对晚年欧阳修之打击
第三节 王安石排挤说、疾病衰老说辨析
第七章 “禄隐”——王安石的仕隐思想
第一节 “得禄”“养亲”与“救时”“许国”
第二节 “修身以俟命,守道以任时”:王安石丰富的仕隐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晚年之仕隐心态
第八章 “不必仕不必不仕”——苏轼的仕隐思想
第一节 东坡之仕隐理想
第二节 东坡之仕隐心态
第三节 东坡难以归隐之成因
第四节 余论
第九章 “出处俱为累”——杨万里的仕隐思想及其诗歌风格
第一节 杨万里特殊的仕宦生涯及仕隐心态
第二节 杨万里的仕隐思想
第三节 “诚斋体”诗歌风格之成因
结束语
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章 唐宋文人仕隐观念的思想渊源
综观唐宋文人的心态史,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仕与隐”的矛盾。罗宗强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的再版后记中说:“影响中国古代士人心态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政局的变化。在古代中国,有隐逸情怀的士人不少,但真正的隐士却不多。隐逸情怀是人生的一种调剂,而真正的隐士却要耐得住寂寞。”①在该书正文中又谓:“影响中国古代士人心态变化的又一方面,是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出路。现实的生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的心境的非常实在的因素。他们有什么样的生活条件,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我们看明代嘉靖以后的士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虽也为屡试不第而苦恼,但是那苦恼又很快消逝。因为他们并非只有人仕一途。他们还有其他的生活出路,可仕可商,可卖文卖书卖画,他们还有生存的广阔空间,有人甚至还可能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②有关政局之变化、生存之状态,笔者将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做具体的分析探讨。在本章中,我们拟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唐宋士人仕隐思想之渊源,作一些粗浅的考察。纵观唐宋文人仕隐思想之形成,乃深受先秦两汉以及魏晋六朝时期的种种学说、思潮之影响,尤其是先秦的《易经》以及儒、道两家有关隐逸思想的阐释,为后世文人之仕隐思想定下了基调,他们的种种心态、想法,几乎都可以从前代的有关思想中找到源头或者依据,由此充分体现了这一脉思想的绵延传承是如此的源远流长。
第一节《周易》中的仕隐思想
在探索唐宋文人仕隐心态的思想源流时,不能不关注《周易》。关于《周易》本经的编撰者历来众说纷纭,关于《易传》的作者为孔子说也大都不为今人采信。有学者认为:“关于《周易》本经的作者,尚不能有确凿证据断言其究为何人,至多只能‘原则’地说,他或可能是中华上古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地位较高的巫,是他或他们发明了阴爻、阳爻,创造了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辞(巫筮记录),撰编了《周易》本经。而《易传》的作者,据《易传》之基本文化思想与思维大凡属于儒学范畴这一点可知,他们可能是孔们后学。”①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十分看重《易》,因此从其思想之影响而言,儒家学派与《易》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文人研治《易经》并以此名世者尚不多,但到了宋代,欧阳修、王安石、三苏以及诸多理学家几乎都是易学家。《易经》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早期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之影响颇为深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