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莱育儿手记(1-4岁宝宝养育及早教专家指导)(下)
定 价:45 元
- 作者:张思莱 著
- 出版时间:2011/9/1
- ISBN:9787512702639
- 出 版 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174
- 页码:43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孩子多大开始刷牙合适”“2岁多的孩子必须学会认数吗”“有必要上早教班吗”“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入园”“如何让孩子学会赞美和欣赏别人”“如何在游戏中提升孩子的智力”……这一系列的问题令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束手无策。《张思莱育儿手记(1-4岁宝宝养育及早教专家指导)(下)》作者张思莱通过对自己小外孙从1岁到4岁成长过程的记录,将养育及早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一向读者娓娓道来,有理论根源,有经验总结,有难题解答,是一本真正适合中国家庭、实用、专业的育儿指南。
谁能想到我和张思莱医师最初的连接竟是她的外孙铭铭。
铭铭的妈妈是我的朋友。当她知道我回国开始从事母婴亲子事业时,送了我两本她妈妈的书——张思莱医师的《育儿手记》。
书送达时,我看到书封上张医师温厚安详的笑容和还是婴儿的小铭铭。
以我惯有的阅读习惯,我立即跳阅起来。我发现书中有故事,有人物,有爱,是一本从铭铭妈妈孕育、生产到铭铭周岁全过程的孕育和养育日记。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倾身于妈妈宝酷网的事业,因此对育儿的那点事有着一万分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有一个命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分享个人的养育经验来帮助中国的新手母亲轻松做妈妈?我发现,最让妈妈们头痛不已的问题之一就是,她们工作繁忙,需要老一辈来帮助养育宝宝,而长辈们大多缺乏科学的养育知识,观念老旧,无法与时俱进。而在张医师的《育儿手记》中,我却读到了一位非凡的外婆。她曾是经验丰富的儿科主任,已到了赋闲的年龄,却因为小外孙铭铭的到来,又开始了人生新的一段旅程。她不仅为工作超负荷的女儿女婿分担铭铭的养育重任,更记录下养育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一个个高潮和平凡每一天的点滴进程。作为长辈,她没有为儿女们的养育添“烦”,这真是小辈们的福气;作为外婆,没有用老式的“法道”来束缚小外孙,这更是小铭铭的幸运。
而作为前辈,张医师与我分属两代人,本不该长幼不分地来为德高望重的前辈写书序。但我最终说服自己的理由是,这本新书还是关于铭铭和铭铭的成长。而张医师与我,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对未来都抱有一份相同的执著:今天我们能帮助的不只是辛勤学做妈妈的年轻人,她们更掌握着未来社稷的几代人的发展。此外,通过书序,我还想向张医师的工作和奉献表达个人的感恩之情;同时,作为同道人,我也希望写下我自己的一点感悟之念。
几个星期前,在一次小朋友们的“滑轮Party”上,我终于见到了张医师的小外孙“铭铭”。以往熟悉的“婴儿铭铭”突然从平面的铅字印刷版上鲜活地跳跃出来,成了立体的大男孩了。这刹那的感觉,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也是贴切不过的。
那天在滑轮场的接待处,一个小男孩双手拉着齐他半身高的黑色滑轮包向我走来。在妈妈的引荐下,他不慌不忙、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道:“阿姨你好,我叫铭铭。”第一次遇到孩子时,我总习惯弯下腰来先看看他们的眼睛。铭铭的眼神里透着这个年龄孩子鲜有的温和与安静,而且时不时地有一丝微笑流露,自然地、不经意地。我还没见过张医师本人,但我好像能感觉到在铭铭眼里有外婆的一丝暖暖的感觉。
在之后的3小时里,我一直观察着铭铭。他与其他孩子相处时表现得友善、自然,没有热情过头也不见拘谨或毛躁,独立是他身上最为显眼的一份精神气质。一个5岁的孩子,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还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很快融入,进退自如地快乐自己,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铭铭呈现的这些身体和心理素质可能部分来自于基因,但我以为更多地是来自于环境和身教。自然我会把即将出版的这本新书与今天的铭铭并排在一起,因为新书正好记录了铭铭从婴儿期成长到今天的那段幼儿岁月。新书里还是有故事,有人物,有外婆的爱和专业的呵护。当然,更有对世上初为父母的每一位的提醒和指导。作为读者,我翘盼又一本好读好用的育儿新书;作为铭铭的朋友,我非常关心他的人生故事;作为一个妈妈.我更希望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还有,张医师也织“围脖”。当我在自己的“围脖”里遇到父母提问医疗专科的问题,我会把疑难杂症@张思莱医师,她会细心回复。我也会经常浏览张医师的围脖即时留言,以了解她和铭铭的生活动态,诸如“我要下楼接外孙去了,暂时写到这儿”“我必须赶稿了,明天见”。每每读到这些,我会感到一丝笑容掠过心头。在书里,在博客上,在“围脖”中,张医师传递的不仅是她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份女人“做自己”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做医生还是做外婪,张医师都是我们的楷模。
我以为,新书是中国父母们亟须的养育向导;更建议年轻父母把它带回家,推荐给外婆外公奶奶爷爷辈。因为,养育不只是身体的看护,更是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建立和习惯的培养;养育不只是几个人的家务事,更是几代人的社稷大业。
黄静洁(完稿于2011年4月5日)
张思莱,医师原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儿科学会副组委。她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心理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您育儿的方法正确吗》《从新手到育儿专家》《育儿手记》等。目前是国家卫生部启动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国家级专家,新浪网亲子中心专家顾问。
13~15个月养育的重点
1岁零5天 需要更改每天的饮食安排了
1岁零7天 去医院接种水痘疫苗、麻风腮联合疫苗
1岁零12天 推助步车碰到障碍物——有趣的意志行动
1岁零15天 邻居装修的噪声严重影响了铭铭的情绪
1岁零20天 接种水痘疫苗后铭铭反而出水痘了
1岁零24天 王阿姨回来了——谈谈记忆力
1岁2个月 建构游戏是铭铭和爸爸的最爱
1岁3个月 不能抱小弟弟
16~18个月养育的重点
1岁4个月 爬行隧道游戏是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一个好方法
1岁4个月 铭铭懂得害羞了
1岁4个月 接种乙脑、甲肝疫苗回来时,铭铭突然会说“爸爸再见”了
1岁4个月 白天撤掉纸尿裤进行如厕训练
1岁4个月 为蹲在地上的阿姨拿来小板凳——谈移情
1岁5个月 开始正式使用牙刷
1岁5个月 接种五合一疫苗,使甩生长发育曲线图
1岁5个月 铭铭成功地钓上了一条“大鱼”
1岁5个月 这样很危险
1岁6个月 铭铭,好好想一想
1岁6个月 姥姥,铭铭怕
1岁6个月 铭铭的第一次“谎言”
19~21个月养育的重点
1岁7个月 我和铭铭狼狈地离开了号称国际品牌的某早教中心
1岁8个月 挑食拣饭的铭铭
1岁8个月 铭铭便秘了
1岁9个月 巧做营养餐,让铭铭喜欢上蔬菜
1岁9个月 我不给铭铭吃在外面买的面包、饼干和蛋糕……
22~24个月养育的重点
1岁10个月 我和铭铭一起玩橡皮泥
1岁10个月 要爱护动物——去动物园游玩
1岁11个月 再谈亲子班的“早期教育”
1岁11个月 学骑三轮骑车
2岁 姥姥,我尿床啦
25~30个月养育的重点
2岁2个月 难遭孩子必须在这个时候学会认数吗
2岁2个月 指挥铭铭帮助大人做家务事
2岁2个月 与爷爷踢足球
2岁3个月 不要告诉姥姥
2岁3个月 今天铭铭会给我讲故事了
2岁3个月 在游戏中提升孩子的智力
2岁3个月 跟爷爷学习使用工具
2岁3个月 对铭铭性教育的启蒙
2岁4个月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摘草莓真高兴(沙莎日记)
2岁4个月 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2岁5个月 铭铭扶起来摔倒的小弟弟,帮助掸土并且安慰他
2岁5个月 喂食鸽子和小动物亲密接触
2岁5个月 摸摸看,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
2岁6个月 发现铭铭对于汉字很敏感
2岁6个月 这个小领袖做得不够“范儿”
2岁6个月 带铭铭去游泳池“戏水”
2岁6个月 铭铭很“小气”
2岁6个月 为了减轻入托后分离焦虑产生,铭铭开始上幼儿园的亲子班
2岁6个月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2岁7个月 通过绘本中的情节训练孩子进行推理和概括
2岁7个月 看护孩子的阿姨素质很重要
2岁7个月 不能说铭铭是“两面派”
2岁8个月 感恩教育先从学会说“谢谢”开始
2岁8个月 学习使用筷子吃饭
2岁8个月 入园前的家长会和老师家访
2岁9个月 愉快的理发
2岁9个月 今天正式去上幼儿园托班
2岁9个月 入托一周后铭铭却哭闹着不去幼儿园
2岁9个月 关于铭铭在托儿所的表现——来自老师的反馈
2岁10个月 入园后2个月内,铭铭病了3次
2岁10个月 妈妈带着学习剪纸和折纸(女儿手记)
2岁10个月 让孩子学会赞美和欣赏别人
2岁10个月 《育海拾贝》记录了托儿所和家长的沟通
2岁11个月 《育海拾贝》老师向家长告知十一月课程主题内容
2岁11个月 给孩子进行寒冷训练
2岁11个月 让孩子喜欢上家庭的饭菜
2岁11个月 关注托儿所的每周营养食谱
2岁11个月 铭铭为什么入托后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3岁 我不赞成给孩子过生日
3~4岁养育的重点
3岁1个月 公园是早教的大课堂
3岁1个月 让铭铭去买早点,对他进行金钱和消费的启蒙教育
3岁1个月 孩子的逆反心理
3岁1个月 对孩子不能说反话
3岁2个月 喜欢帮助人的铭铭
3岁2个月 用画红旗的办法提高铭铭的自我控制能力
3岁3个月 铭铭参加了音乐学校进行艺术启蒙教育
3岁3个月 练习演讲能力
3岁4个月 我教铭铭学算术
3岁4个月 带铭铭外出旅行要注意安全
3岁5个月 什么时候学习外语好
3岁6个月 铭铭打了小朋友
3岁7个月 一张“小笑脸”贴纸的奖励
3岁8个月 铭铭经常自言自语说话,好不热闹
3岁9个月 铭铭学习轮滑记
3岁10个月 外孙子的爸爸、我的女婿对我有意见
3岁11个月 当家长和老师在铭铭的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时候
4岁 不要忽视孩子
铭铭1岁以后运动量明显地加大了,只要在他醒着时候就会不停地走动,尤其是推着助步车能够到处行走,常常是“马不停蹄”,走得小脸红扑扑、汗津津的。
现在铭铭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各个组织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对各种营养素以及能量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因此不能再沿用原来每天的饮食安排了。铭铭已经长出10颗牙了,保护牙齿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尤其是睡前吃完奶后,虽然我们都给他再喝上几口清水进行口腔冲洗,但是很难将口腔内的奶液清洗干净,剩余的奶液酸化腐败后照样会形成早期龋齿的口腔环境。再说,目前孩子的主要营养来源不能再依赖配方奶,只有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指每克食物所产生能量),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以及不停地运动对能量的需求。
因此,准备将晚上睡前10点多的配方奶取消,加强每天三顿主餐的营养搭配。另外,在进餐的时间安排上尽量做到与全家人用餐时间同步进行,为日后接受家庭膳食做好准备。
于是将每天的饮食这样安排:6:00配方奶200毫升8:00鸡蛋羹1个(鲜牛奶170毫升)10:30配方奶120毫升、水果12:30饭菜15:30配方奶120毫升、水果19:00饭菜每天进餐6次,其中主餐3次,加餐3次。这样配餐的主导思想是:(1)保证每天配方奶400~600毫升。
孩子需要终身吃奶。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配方奶是优质蛋白质、天然钙质、矿物盐和维生素的最好来源;也是幼儿从糊状食物、软固体食物到普通膳食的最好过渡食品,能够满足幼儿在饮食的过渡时期对营养的需求。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l岁了,可以用鲜牛奶代替母乳或者配方奶了,其实不然:因为鲜牛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盐的含量过高,对于幼儿发育还不完善的肾功能和胃肠功能来说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负担;相应阶段的配方奶改造了鲜牛奶中一些不利于孩子身体状况的物质,强化了此阶段孩子一些特殊需求的营养物质,所以配方奶才是这个阶段孩子最好的奶类食品选择。
(2)每天食物种类多样化。
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和其他有益于健康的物质,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供给人类需要的所有营养素,因此食物的多样性是保证营养均衡的首要条件;同时还要保证所选的食物必须是安全的和易消化的。
针对l岁以上的孩子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偏食和挑食的情况,应多选择富含铁、锌、碘的食品。
◇保证动物性食品的摄入,如每天保证鸡蛋1个,多选用一些鱼虾、瘦肉(禽肉、畜肉)、肝等食品,尤其是海鱼,因为海鱼的脂肪含有丰富的DHA,有利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同时增加一些大豆制品,如豆腐等。
◇每天的谷类食物除了大米和小麦粉之外,还应当适量增加少些粗粮,像玉米面和燕麦片不但可以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补充B族维生素和矿物盐,有助于弥补精细谷物的营养不足,而且还可以预防便秘。
◇每天蔬菜和水果的品种保证各2种以上。多选择一些新鲜的绿色、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因为深色蔬菜和水果不但色彩鲜艳,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而且含有多种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花青素,能刺激食欲激发孩子进餐的兴趣,更主要的是这些色素物质具有抗氧化的生理活性作用,有利于清除体内产生的大量的氧自由基。避免对组织器官的伤害。
这样的安排可以保证孩子每天的饮食丰富多样,营养均衡。
铭铭的饭菜都是单独为他制作,一般采用蒸、煮、煨和炖的烹调方法,从不在孩子的饭菜中使用味精和鸡精等调味品。而且我还是很注重食物的颜色和形状的搭配,主要是为了刺激铭铭的食欲,激发他对饭菜的兴趣,因为随着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很可能因为贪玩分散注意力而不正经吃饭。
一切设想都很好,但是停掉晚上10点左右的奶会不会引起铭铭的抗拒呢?我心里没有底。心想,试试看吧!孩子1岁以后,我将孩子的晚饭时间向后推到7~8点(我们吃晚饭比较晚,因为女儿、女婿下班晚)。昨天铭铭吃完晚饭后玩了1个多小时,然后就洗漱上床睡觉了。到了夜间10~11点的时候,铭铭闭着眼睛不停地翻身哼哼着,看没有‘人理他,接着就大哭起来。女儿、女婿和小王心疼孩子,就与我商量是不是少喂一些奶,我坚决不同意:“喂一点奶与喂足了奶没有区别,只能更进一步强化他睡前吃奶的习惯,哄哄他,逐渐他就会睡觉了。”屋里黑着灯,我坐在一旁不停地轻轻拍着他,直到他入睡。这次铭铭一直睡到早晨5点多才醒。睡醒后小王给他把尿、清洗小屁屁、换上纸尿裤、刷牙洗脸后给他冲了200毫升的配方奶。吃完奶铭铭在床上高高兴兴地玩玩具,一边玩还一边“咿咿呀呀”地说话,一副美滋滋的样子。
3~4天后铭铭就能够不吃奶入睡了。没有想到铭铭就这样轻易地断掉了夜间10点多的奶。新的饮食安排就这样顺利地开始了。
早上到了快8点的时候,我开始给他做鸡蛋羹:(1)先将170毫升的鲜牛奶倒入碗里,放进微波炉加热1分40秒;(2)在牛奶加热的过程中,我在另一个碗里打进一个鸡蛋,用打蛋器将蛋黄完全打散,不停地搅动,直至蛋清和蛋黄成为均匀一致的液体;(3)将微波炉里热好的牛奶马上倒入盛鸡蛋液的碗里,一边倒,一边搅动蛋液,直到蛋液上面显出一层小泡泡后将蛋液碗放入微波炉里,加热1分40秒;(4)时间到了,一碗滑嫩嫩的鸡蛋羹就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