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与生命的奥秘》包含了日常生活中与药品相关的常识性知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以及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选择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等;正确认识抗生素;中医药基本知识;处方以及正确理解医师处方;药物的配伍及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常见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发热、疼痛、失眠证、胃病、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肝炎等症状表现、治疗等;毒、麻、精、放、特等特殊药品。
药物,近代以来延续人类生命的伟大发现之一,从19世纪末的早期药剂师成批生产吗啡、奎宁、马钱子碱等常用药品开始,到现在一系列新的药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病毒和逆转录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癌症的药物等不断涌现出来,实践证明,药品在人类对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品与生命的奥秘》是面向各年级、各专业的本科生,在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程“药品与生命的奥秘”、选修课“药品生活常识”等的开设基础上,整理、编写的一本教材。该教材包含了日常生活中与药品相关的常识性知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以及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选择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等;正确认识抗生素;中医药基本知识;处方以及正确理解医师处方;药物的配伍及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常见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发热、疼痛、失眠证、胃病、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肝炎等症状表现、治疗等;毒、麻、精、放、特等特殊药品。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和各位编者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的立项支持,并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顺利编写完成,同时,我们也参考引用了国内外相关书籍和文献,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教材适用于大学各年级非医药类各专业,亦对广大的医药爱好者学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药品以及生命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广,各编写人员的专业领域各不相同,加之主要面向对象为基本无医药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编写过程中在保持医药专业术语的基础上力求语言浅显易懂。因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广大读者斧正。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品的分类
第二节 假药与劣药
第二章 中药知识
第一节 中医基础
第二节 中药学基础
第三节 中药与生活
第三章 抗生素
第一节 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历史
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和功能
第三节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第四章 处方与剂型
第一节 处方
第二节 常见剂型
第三节 新型制剂
第五章 常见疾病与非处方药
第一节 感冒与非处方药
第二节 流感与非处方药
第三节 发热与非处方药
第四节 疼痛与非处方药
第五节 失眠与非处方药
第六节 过敏性疾病与非处方药
第七节 荨麻疹与非处方药
第八节 晕动症与非处方药
第九节 胃病与非处方药
第十节 胃肠炎与非处方药
第十一节 消化不良与非处方药
第十二节 恶心、呕吐与非处方药
第十三节 腹胀与非处方药
第十四节 便秘与非处方药
第十五节 慢性肝炎与非处方药
第十六节 咳嗽、咳痰与非处方药
第六章 特殊药品
第一节 医疗用毒性药品
第二节 麻醉药品
第三节 麻黄素
第四节 精神药品
第五节 放射性药品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节选)
附录B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节选)
附录C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附录D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附录E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
附录F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药品与生命的奥秘》:
二、使用抗生素常见的误区
误区1:抗生素等于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则是针对炎症的。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某患者得了葡萄球菌肺炎,头孢菌素是可以选择的一类药。然而,有人认为第三代、第四代头孢的品种新、价格贵,疗效肯定比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要好。事实恰恰相反,对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价格便宜的第一代头孢要明显优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使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烧。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许多人认为抗生素是退烧药,发热可随意使用。的确,患者发生细菌感染时会伴有发热症状,经过使用抗生素使得炎症消退,体温自然恢复正常。但是,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对其无效。
每次患小病就使用抗生素,无异于经常对致病菌的抗药能力进行“锻炼”,原因是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某些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它们一次比一次强壮并大量繁衍。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药效越强的抗生素,制造出越凶险的超级细菌。中国平均每年已经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的滥用!
误区7: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误区8:一旦有效就停药
我们已经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需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