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是一门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从人的生物性特征到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化,从人类文明的历史遗迹到现代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实践,等等,都是人类学研究的内容。由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人类文化所包含的范畴的广泛性,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研究对象不断细化、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的特点,使人类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日益庞大复杂。
面对这门学科所需要探究的种种纷繁复杂问题,人类学在积极借用或结合其他学科来探究人类自身和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这使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人’本身及其所创造的文化”[①]为己任的人类学在不断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出多门人类学分支学科,拓展了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可以说,人类学学科理论的不断深化发展,与人类学分支学科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面对人类学分支学科不断拓展深化的学术发展趋势,对各人类学分支学科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学术前沿的认识和把握,成为掌握人类学理论体系和了解人类学学科发展趋势的必要条件。由于各人类学分支学科理论具有构成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大厦中的砖和瓦的重要意义,在中国,不少以《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为其书名的著作,都会选择一些重要的人类学分支学科加以介绍,如庄孔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将体质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心理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影视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作为人类学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进行论述。在有关评述西方人文社科前沿的著作中,更是把分支学科的介绍为其内容构成,如招子明、陈刚主编的《人类学》一书,共有十六个章节,每章概括了一个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发展脉络、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代表性学者及著作等,重点介绍了该分支学科的近十年来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瞿明安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也把经济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等十余个在中国本土发展较好的人类学分支学科进行介绍。
但是,把各人类学分支学科作为其中的专题,放在诸如《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之类的综述性研究成果或教材中介绍,往往因结构安排限制,只能重点选择介绍部分分支学科。在内容安排上,为了与其他版块(如亲属制度、族群关系等)内容的相呼应,所介绍的分支学科以其理论介绍为特色,而弱化对分支学科的发展史及学术前沿的介绍。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和学习者对分支学科的认识和掌握。
学习各人类学分支学科理论和方法,对深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拓展其学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出版的有关人类学分支学科的成果,主要由两类,一类是是关于研究某一人类学分支学科的著作和教材,如《经济人类学》、《旅游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等等;还有一类,就是前面介绍的诸如庄孔韶《人类学通论》这一类的人类学著作或教材中,有专门的专题或篇章介绍一部分人类学分支学科。但是,时至今日,尚无一本综合性的介绍各人类学分支学科的著作或教材。这显然是无法满足高等院校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需要。无论本科生教学还是研究生教学,受学制学分的限制,各高校一般都只能开出几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课程。特别是研究生教学中,我们深深感到,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发展源流、理论体系、学术前沿,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研究生把握人类学学科理论体系,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兴趣。为此,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为研究生开设了《人类学民族学分支学科》专业基础课,以期通过这一课程,尽可能多地把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或者是发展较快的分支学科向学生进行介绍。本课程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每一任课教师承担一至二个专题的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各位任课教师不断修改完善所授课的专题内容,并且在云南大学研究生院和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推动下,完成了《人类学分支学科概论》这一教材的编撰工作。这本教材正是各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完善的结果。
《人类学分支学科概论》一书,集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研究力量为一体,充分发挥各位学者的研究特长撰写而成,主要是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本书也是一本较为全面地了解人类学分支学科发展的专业书,供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参考使用。
在编写这部教材中,我们旨在体现以下特色:
第一,尽可能涵盖主要的人类学分支学科。
本书选取了十六个人类学分支学科,它们分别是:体质人类学、历史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女性人类学、媒介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法律人类学、政治人类学、影视人类学、都市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边疆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本书附录)。所选择的这些分支学科,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已经有一定的体系性发展。如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等分支学科,在国际国内都有相当一个学术群体在进行研究,已经产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形成了有其学科特色的理论建构和方法运用。二是在中国具有发展迅速或对现实社会影响较大的新兴分支学科。如媒介人类学、都市人类学、边疆人类学等。比如说,都市人类学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这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无不关联。当今中国社会,城市迅速扩张,人口流动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农村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在不断扩大,这一切都让过去关注于农村、关注于乡民的人类学民族学家需要把研究视角投向城市,都市人类学研究的空间将日益广泛。
第二、内容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和前沿性。
本教材中各门分支学科的撰写,基本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总体概述、学科发展沿革、最新前沿与发展趋势、理论体系与重要观点,尽量在有限的篇幅中,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也较为注重对分支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的介绍。本书鼓励作者个人学术观点的表达和阐释,但本书更注重的学科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的归纳和综论,其目的在于通过本书向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学科发展脉络和学科研究主题。
第三,重视结构的逻辑性和文字表达的通俗性。
作为一本研究生教材,是要让学习者能够深入浅出地读懂它、理解它、吸收它。与一般人类学理论专著的显著区别是,它不应该用复杂深奥的语言进行理论阐述,也不应该是含混不清的逻辑体系。因此,各位作者在撰写中较为重视结构的逻辑性和文字表达的通俗性,以求本书好读易懂。为了学生学习方便,我们在每个分支学科专题后面都设了附录,在这里提供了一些推荐阅读书目,以便学生在课后阅读中拓展相关知识。同时,还附有复习思考题,提供学生学习思考。
当然,《人类学分支学科概论》一书的编写还有许多不足,期待各路方家批评指正!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完善。
张锦鹏
2015年12月
[①] 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张锦鹏,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出版专著2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项目等8项国*级、省级课题,主持政府和企业委托课题4项,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项目、云南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省政府重大咨询决策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2009年著作《南宋交通史》获云南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云南大学第十四届伍达观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杰出奖等多项奖励。本课题参编作者多是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学研究的教授、副教授,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实力,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各参编作者均为某一分支学科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