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在孩子学习这个问题上,大多都有一个困扰,孩子不爱看书,不然就是看了却不懂书里在写些什么,看了也跟没看一样,一问什么也没记住,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
阅读能力低下。
阅读,是故事的起点,也是孩子终身受用的能力,更是改变孩子人生的支点。会阅读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人生!
《我在台湾教语文——阅读改变孩子的人生》本书讲述了杨志朗老师推广阅读卓有成效的事迹,带动全校及家长齐心响应,并以此改变了无数孩子的人生,从差等生到优等生,考取优秀大学。
此外,书中还讲述了杨志朗老师与几位学生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偏远乡村的老师在基层教育中无私的奉献精神,用一己之力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
★1.阅读,是故事的起点,也是孩子终身受用的能力,更是改变孩子人生的支点。
★2.台湾阅读推广卓有成效的杨志朗老师,教孩子如何爱上阅读以及阅读的方法、技巧。
★3.这是一本指导孩子如何爱上阅读以及如何阅读的书。
★4.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多位教育人士推荐。
★5.真正的语文课,是让孩子学到东西,在考试结束之后仍然对人生有着重要的价值,把本该属于孩子的文化知识、灵动思考、情怀思绪,从教科书与试卷中释放出来。
★6.广泛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拉着家长一起阅读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杨志朗,彰化和美人。毕业于高雄师范大学。1998年起任教于彰化鹿港鹿鸣中学,担任语文老师,积极用各种方式推动阅读教育。2007年荣膺彰化县特殊优秀教师,2009年入选天下杂志教育基
金会典范阅读教师,2010年获颁个人阅读推手奖,2010荣获第十一届POWER卓越教师奖,2011年获得第九届SUPER教师彰化县一等奖,2014师铎,2015星云教育典范教师奖。
Part 1 把阅读变有趣
01 穿越时空当我遇见…… / 003
02 每天一百分钟的阅读 / 013
03 老师以身作则最重要 / 017
04 校外有蓝天 / 023
05 教室外的学习 / 030
06 绘阅读 / 035
07 爱上阅读,从流行歌曲开始 / 042
08 原来,阅读可以这么快乐 / 048
09 阅读、引导、赏识的力量 / 054
10 百万元打造的书城 / 061
11 学古人圈点句读 / 066
Part 2 家长一起来阅读
12 亲子共读共写,每天爱的十分钟 / 073
13 拉家长一起阅读成长 / 080
14 建立网络社交学习平台 / 088
15 为爱朗读 / 093
16 给家长的读书会 / 098
17 每年一千本赠书,留住家长的心 / 106
18 善的力量 / 110
Part 3 杨老师的学生们
19 给孩子另外一个家 / 117
20 被家暴的男孩——陈进长 / 125
21 离家女孩——王依婷 / 128
22 我是笨小孩——蔡致远 / 132
23 贫穷的呼喊——四维、奇轩与仁杰 / 140
24 偏乡破天荒医生——许皓宁 / 149
25 青出于蓝——黄育德 / 165
26 险入歧途——李禾学 / 174
后记/今后只愿拿粉笔 / 183
11学古人圈点句读
对于没有文字阅读力的中学生,如何让他们静下来阅读?我试着用大学语文系圈点读书的方法,先“半强迫”孩子阅读。借由圈点书,至少可以确认孩子真的有读进去。
相信多数老师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考试还可以知道效果,读课外书怎么鉴定能力提升了没?
当然不难鉴定。阅读力不佳,语文就差;语文差,其他科目连题目都看不懂,自然不会好。各种考试测试,如果连题目、主旨都抓不到重点,遑论高分。
要鉴定孩子的阅读力,月考即知,大考即知,作文写作、触发功夫都逃不过老师的法眼。先让孩子喜欢碰书、接触书、翻开书,引领为要,一旦学生爱上阅读,对生硬艰难的教
科书就不再排斥,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了。为了开出美丽的花,要愿意付出时间来等待,一味求速揠苗助长,最终不过槁木死灰罢了。
随着科技的发达,孩子们习惯了声光强烈、影音震撼的电子产品,上起严肃的课程毫无兴致。所以我想了带领方法:以简单小广告、小影片着手,有时搭配流行歌曲来活化文学;进而从微电影、绘本、寓言等童话故事、有注音符号的儿童读本展开;再进化到散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最终是古典小说,循序渐进。对于不同资质的孩子采取不同策略,涉猎不同书籍,让资优孩子有发挥空间,同时也拉拔弱势驽钝孩子。
先从短小精悍的名家作品练习
对于大家最头痛的、没有文字阅读力的中学生,又该如何着手?我采用的是大学语文系圈点读书的方法:先“半强迫”孩子阅读,借由圈点,至少我可以确认孩子有读进去。张
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一开始,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明知道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但无法“确认”孩子是否“有”读,即便孩子有写心得也无法明确得之。某天突然灵光一闪,乍现《尔雅义疏》这本大
学教授要我们圈点句读的古籍。想起自己大二那年,边圈边骂,边骂边圈,一年后,看古文的功力莫名大增,于是决定用此法姑且试试。我要孩子静下心来,边看书边跟着书中标点符号圈圈点点,一方面让我确认孩子可以一字一句专心阅读,再者行文句读功力也会变好。
“如果孩子没看,只是快速圈点书,你也不知道啊?”这是个好问题。一开学,我拿语文课本《雅量》做实验,要他们不看内容,只要找出标点符号,用铅笔跟着圈点,和一句一句阅读之下的圈点,时间相差不远。此时,再加以机会教育,鼓吹阅读的必要性、重要性,那成功就在前头。我要强调,初一生可塑性强,老师重视什么,孩子亦步亦趋地跟着学,这方法尤适于初一生入门,寒假、暑假再让古典小说上场,屡试不爽。
找一本可以圈点的书,全班共读、共圈、共写。我选择《一页一小品》系列、《八百字小语》系列,短短一页就是一则美丽篇章,十分钟可以从容圈点咀嚼完,并将其中生难字词圈起来,书写于上方空白处,每一则再写上两百字心得,此为眉批功夫。结合阅读短篇精华文章,减少错别字,触发写作功夫,先从短小精悍的名家作品练习,效果显著。
读书贵在触发与自得
此外,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效果更是加倍。为什么要学生阅读?我想是为了将阅读发展出的“能力”落实在生活上,书重在读,贵在用,用在利益众人身上,而不是束之高阁,更不是当案头摆饰。有些人只晓得买书,不懂得读书,其实读书的妙处贵在触发功夫与自得收获,有了触发与自得,才能去解、去化苦难的境。
这一年,我带着大强向阅读前进。有一次大强对我说:“以前要我读书,简直像要我半条命。你听过抵死不从吧?一打开书本,脑中便会出现几团纠结的毛线球!现在我不一样了,有你一字一句教我圈圈点点,我可以立刻静下来,慢慢看完一页了。”接着,我再趁机慢慢引导大强,多说好话,多行好事,效果加倍。在每一次的“喜阅”之后,他总是问我:
“老师我厉不厉害?”我必报以热烈回应:“你好厉害,给你一百个赞!”
“老师,我棒不棒?”
“你真的好棒!你是全班的典范,老师以你为荣!”
我常常在全班面前赏识大强,说他的好、他的改变,我要让家长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宝贝。如果大强是你的孩子,你会在一开始就放弃他吗?也许我们这一代都在父母高期待下“被挑毛病”,除非一百分,否则很难得到一句“表现良好”的夸赞,所以很少有人发自内心去看孩子成绩以外的长处。家长们,您知道大强的每一小步有多难、有多艰辛吗?
我希望家长们能看见,一个杰出孩子的诞生,缘自于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