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样本》以宏大的气势、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南水北调工程在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效,一个个详实的数据、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再现了南水北调十年治污历程的艰辛,凸显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长篇报告文学:美丽中国样本》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和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书稿。作者裔兆宏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用优美的文字,全方位叙述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南水北调巨大工程的由来、决策、实施的全过程。作者以独特的角度,向读者展示这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大事,讴歌先进事迹,歌颂先进人物,鞭笞丑陋现象和行为,歌颂它的历史功绩。
裔兆宏,笔名金陵栖、照泓,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华西大学路遥文学院教授,《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编委。先后发表和出版过散文、杂文、小说、电视剧本、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共400 万多字。主要作品有:杂文集《为青春祈祷》;长篇报告文学《青春无悔》、《中国式世界冠军》、《人间大爱》、《张闻天在延安》(系“2010 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不辱使命》、《洒下一片真情》、《中国志愿者》(系“2012 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2013年全国青少年百种优秀图书”)、《国家情怀》;长篇纪实文学《爱情青春痘》;长篇小说《前程有多远》;电视文学剧本《月缺月又圆》等。
引子
第一章 水患的九州
◎上苍的眷顾
◎先人的遗憾
◎洪涝,民族的心腹大患
第二章 大国行动
◎干渴的北方
◎一代伟人之梦
◎从梦想到蓝图
◎天津为何不要长江水
第三章 绝望中的河湖
◎哭泣的“母亲河”
◎古老运河不堪重负
◎淮河,还能叫“河”吗
◎呻吟的南四湖
◎清水河怎成了“黄水河”
◎堪忧的水土流失
◎黄姜为何成了“黄祸”
◎东线取水口安全吗
第四章 面临向北方送水“大考”
◎开工,更让“治污”成热点
◎一位“淮河赤子”的抗争
◎东线人努力了
◎堵污源,中线紧锣密鼓
◎“大考”岂能过关
◎寻找难治的污染源
第五章 “大考”带来的深思
◎哪来的“拦路虎”
◎为何没生态补偿的机制
◎呼唤法制的约束力
第六章 勇于争先的江苏
◎运河源头碧水流
◎“运河之都”的智举
◎水绿宿迁的奥妙
◎煤城果断“亮剑”
第七章 凤凰涅槊的山东
◎哪里来的压力
◎治污,就是“战争”
◎污水变清流的妙用
◎斩断“戈尔迪之结”
◎湿地,生态治污的奇迹
第八章 丹江口拒绝污染
◎告别黄姜之“痛”
◎撬动一个地级市的绿色转型
◎为了庄重的承诺
第九章 清流北上启迪什么
◎“库兹涅茨曲线”不适应中国
◎节水,生态文明的破题之作
◎被逼的循环经济之路
◎如何考核官员政绩
◎生态文化显魅力
尾声
郧县位于中线水源区,在其境内,丹江口库区回水总长140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和重要的水源区。然而,郧县当时的水土流失却有20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5%,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县之一。
陕西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水源区急需治理的水土流失还有29878平方公里,占流域总土地面积的45%。
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增加化肥使用量。而土壤中残留的化肥,残留的农药,又被大量携带入水库,造成面源污染。
……盗挖滥采矿产资源,是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另一大原因。
河南淅川县矾矿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矾矿资源产地之一。由于国内外矾价飙升,暴利驱使之下,一些不法业主盗挖滥采矾矿资源。一些县乡干部在利益的驱动下,也涉嫌参与其中。
淅川县寺湾镇矿管所干部申某、土地所干部张某、兽医站干部叶某。还有下街村支书白某等人,在没有任何合法采矿手续的情况下,不顾柳林沟村干部群众的反对,带着两台挖掘机,雇用五六十人来到柳林沟村6组北面的陈碳沟,用炸药炸山开挖矿口,将矾土挖出,雇用几十辆农用机动三轮车,浩浩荡荡,或被拉到山外高价倒卖,或被拉到周边县市进行冶炼,赚取高额利润。
在陈碳沟里面有矾土矿的一面山坡,无论是从沟上,还是到沟下,均被非法采矿者破坏得千疮百孔。
爬到山坡之上,只见每个矿口内部岩石裸露,矿口边缘树根裸露。而在矿口之上,原先茂密的山林被采矿者伐掉之后,已经变得光秃秃的。
村民们气愤地说,如此乱采滥挖,不仅破坏矿产资源,也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必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祸害百姓,殃及子孙。
而采矿者往往趁着早晨,聚集五六十人来到陈碳沟,非法采矿。甚至在半天时间,到陈碳沟拉矾土的农用机动车就有近百辆之多。
柳林沟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曾联名向镇里举报非法采矿行为。非法采矿点也曾被查封过,村民们也确实高兴了一阵子。然而,仅仅过了两三天,非法采矿死灰复燃,这让他们大失所望。
由于当地政府对非法采矿整治不力,陈碳沟的乱挖滥采行为十分嚣张。
登上淅川县马蹬镇离水库最近的山坡,放眼望去,四周的坡面上沟壑纵横,展露出的大片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景像!这一带都是红色砂岩,其状态松散,容易流失。
而这里年降雨量是800毫米,且60%集中在夏季,坡度陡,植被差,一遇暴雨,洪水泥沙,夹带着面源污染,统统泻到了丹江口水库里面。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长期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刮走了地表土层,淤塞河道及库区;还将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带入水体,使得土地肥力下降,水质遭到污染。
据全国第二次卫星遥感调查资料显示,在河南、湖北和陕西3省南水北调的水源区,水土流失共有4.74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总面积的54%。而在这样的土地上,当地农民又开垦出大片的耕地,这无疑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按照林业部门规定,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不宜开垦种地,应该退耕还林。然而,由于地貌限制,丹江口水源区超过25度以上的耕地,比比皆是,有些地方甚至还把地种到60度以上的陡坡!水利部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总工程师彭彪认为:“坡耕地很多,占了相当的比例。它施用大量的化肥以后,一下就冲到了河里,那么最终就冲到丹江口水库里了。”水源地各县市为扭转水土流失的局面,虽已采取了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但因难度大,加上财力困难,治理面积每年仅为3%,水土流失每年给丹江口水库带来的是12亿吨的泥沙、600多万吨的化肥和5000吨农药。
丹江口水库出现了一些水质污染的情况,面源污染是水库氮磷超标的主要原因。而库区周边严重的水土流失,则直接加剧了污染的程度。
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局长翁立达说,丹江口水库受面源污染的影响,已接近纳污能力的上限,部分功能区的污染物现状人河量,已超过水体纳污能力。
而丹江口库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荷重,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很脆弱。
还有,陕南地区多为国家级贫困县,无资金投人防污治污的项目。
看来,保护好汉江中上游水源,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