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打动孩子心灵的动物经典》介绍:布克原本在庄园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忠实地陪伴着主人。
但阿拉斯加的淘金潮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被辗转卖到了天寒地冻的北极地区,成了一条雪橇狗。置身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远离熟悉的文明社会,他渐渐明白了只有遵循大棒和牙齿的法则,才可以继续生存下去。潜藏在体内的野性苏醒了,他变得狡猾、凶猛,只有与主人桑顿为伴时,他才显出忠实善良的一面。
在桑顿被印第安人杀死之后,他与人类的联系彻底中断了。他再也无法抗拒长期以来萦绕耳际与心头的呼唤,终于顺应复苏的野性本能,回归丛林。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美国20世纪ZHU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从1900年起,他连续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小说,讲述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故事。他常常将笔下人物置于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以此展露人性中深刻、真实的品格。杰克·伦敦赞美勇敢、坚毅和爱这些人类的高贵品质。他笔下那“严酷的真实”常常使读者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报告文学、散文和论文。其代表作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白牙》、《热爱生命》、《海狼》、《铁蹄》等。
回归荒野
大棒和牙齿的法则
原始的统治欲
夺取统治权
缰绳和雪道的折磨
对一个人的挚爱
呼声萦绕
《野性的呼唤/打动孩子心灵的动物经典》:
回归荒野 布克住在一所叫作米勒法官庄园的大宅子里。它坐落在圣克莱拉山谷,这里终年沐浴着阳光,远离喧嚣的大路,在葱茏的树木间若隐若现。透过树丛可以瞥见宅子四围宽敞阴凉的露台,宅子前面是几条砾石铺成的车道,蜿蜒绕过宽阔的草坪,又从高大的白杨树那纵横交错的枝干下面穿了出去。宅子后面更加开阔。几间宽大的马厩里,十来个马夫和小童正聊得起劲。几排仆人住的房舍披满了藤蔓,更多的房子整齐地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头。你还能看到一列列的葡萄棚架、青翠的草场、几片果园和小块的草莓地。庄园里还有自流井的抽水房和水泥筑的大游泳池,米勒法官的儿子们早上在池子里游泳,下午在里面乘凉。
这片广大的领地就是布克的王国。他一出生就在这里,已经生活四年了。当然,这里还有别的狗,这么大的地方如果只有他一条狗那就怪了,不过那些狗都不必提起。他们来了又走了,不是住在拥挤不堪的狗圈里,就是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无人理睬,就像那条日本狮子狗土茨,要不就像那条墨西哥无毛犬伊萨贝尔。那些奇怪的家伙几乎从没把鼻子探出过房门,更别说下地活动了。另外还有些猎狐犬,至少有二十条,每次土茨和伊萨贝尔从窗户里往外望的时候,他们就放开嗓门,恶狠狠地叫,不过屋里有整整一个军团的女用人拿着扫帚和抹布在守卫呢。
布克跟他们可不一样,不会只待在屋子里或是狗圈里,整个庄园都是他的。他在池子里游泳,和法官的儿子们一起打猎;早晨和傍晚,他陪法官的两个女儿莫莉和艾丽斯悠闲地漫步;冬天的晚上,他躺在米勒法官的脚边,享受书房熊熊炉火的暖意;他让法官的孙子们骑在背上,和他们在草地上打滚,寸步不离地陪着他们在幻想的冒险游戏中走到马厩附近的喷泉那边,甚至更远,一直走到牧场和种草莓的地方。和猎狐犬一起时,他总是摆出君临一切的姿态,至于土茨和伊萨贝尔,他更完全不加理会,因为他是国王,统治一切,庄园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要臣服于他,爬着的、走着的、飞着的,人也不例外。
他的父亲艾尔默体形庞大,是一条圣贝纳狗①,生前与米勒法官形影不离,布克很有可能会像父亲一样。他的身材不如父亲魁梧,只有一百四十磅重,这是因为他的母亲是体形较小的苏格兰牧羊犬。不过,优越的生活、尊贵的地位赋予了他威严的仪表,所以一百四十磅的身体仍显得派头十足。从出生那天起,他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和乡间某些与世隔绝的绅士一样,四年下来他也变得自命不凡,甚至有点忘乎所以了。然而,他毕竟没有堕落成一条被人娇惯、供人消遣的宠物狗。打猎和各种户外运动让他保持了剽悍的体形、强健的肌肉,他尤其爱水,和那些天生与水为伴的动物一样,布克一到水里马上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