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批评五卷进行完整综合的叙述和论析。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散文卷”,内容重点有:一、从史的角度论述不同时代产生的作家与作品,同时关注不同时代、民族出现的文学现象与思潮。二、以作家文学为主,向人们展示从古至今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而不是仅仅以少数民族民间创作为重点。三、注重综合比较研究,包括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以及中国周边国家文学以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
绪论
散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与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并称。散文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可叙事、抒情、也可议论。它主要撷取生活的浪花与片断,以表达作者的情思,从而揭示其社会意义,体现审美主体的情感。少数民族散文涵盖文体有书表、碑铭、历史文学、传记文学、随笔、游记、小品、杂文、抒情散文、报告文学、特写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具有多重价值。我国少数民族散文作品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西北地区的书表和碑铭,它们不但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具有文学价值。至明清,逐渐出现了游记、随笔、杂文等。现当代以来,又相继出现了小品、特写、通讯、报告文学等散文样式,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可观的成就,并涌现了一大批少数民族散文作家。19世纪下半叶新疆曾有一时将长诗改写成散文的风气,如维吾尔族的默罕默德·胡都伯克将自己的诗作《真理的涵义》改写成散文,佚名的叙事长诗《萨迪尔·伊斯堪德尔》被改写成散文,艾利希尔·纳瓦依的长诗《帕尔哈德与西琳》和《莱莉与麦吉侬》被乌买尔·巴克改写为散文,等等。这种平静的改写很快就被硝烟打破,有感于社会的矛盾激化,哈萨克族诗人阿拜·库南拜依的散文集《阿克利亚》提出新的兴邦治国的主张,其散文作品大多为犀利的杂文。1919年以后的现代少数民族散文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与古代散文迥然不同,面貌一新。五四文学革命、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抗战文学运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内解放战争,使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杂论、政论、小品文崛起,在内容上充满了硝烟,在风格上如匕首般锋利,如冲锋中的呐喊,弥漫着战斗的气息。各民族作家充分发挥散文灵活自由的特长,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各民族的生活,抒发情感。1949年以后的当代少数民族散文,报告文学、历史文学、随笔、通讯、政论、游记、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大量涌现,作者队伍逐渐壮大,如百花争艳,目不暇接。各民族作家致力于模山范水,从民俗风情、地理物产等方面表现五光十色的少数民族生活。故都之风物,草原之壮美,亚热带风光,南国奇观,以及生活于其间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及其历史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民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画卷,体现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散文创作的浓郁民族特色。历代少数民族散文,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风云,社会的变革,以及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成为中华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少数民族散文具有题材广泛,形式活泼多样,手法灵活多变,功能与时嬗变等风格特点。
1、题材广泛。少数民族散文取材较之小说等体裁要广泛得多,集中体现出三个突破:一是突破本民族题材的局限,在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中取材于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壮族作家凌渡的散文,就涉及到了广西的所有原住少数民族;白族作家马子华的散文,就涉及云南傣、佤、拉祜等民族。二是突破少数民族题材的范围,取材于包括汉族地区的全国。苗族作家沈从文,满族作家老舍、端木蕻良、黄裳,蒙古族作家萧乾,回族作家穆青、郭风,壮族作家华山等的散文、通讯、报告文学,许多就取材于汉族地区等全国区域。三是突破国内题材范围,取材于其他国家,萧乾二战时期在欧洲写的通讯、报告文学就具有代表性。表明了少数民族散文家视野开阔,胸襟博大。
2、形式活泼多样。少数民族散文既有书表、碑铭、游记、随笔、小品、特写、速写等形式活泼、短小精悍的篇幅,也有历史文学、传记文学、报告文学、长篇特写和革命回忆录那样的鸿篇巨制。其风格或深沉,或思辩,或幽默风趣,或感情真切,给人不同的艺术享受。又由于这些散文中有的是用民族文字创作的,其形式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故而深受各民族民间作品格式的影响,有的作品为散韵结合的形式,活泼风趣,引人入胜。
3、手法灵活多变。少数民族古代散文作品中的历史文学、传记文学,叙事和议论相结合,抒情和思辩相补充,史实与夸饰相映衬,显得既有历史感,又富文采。少数民族现当代散文吸收了中外写作技法,有的以白描为主,有的以细致入微取胜,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新奇浪漫。而叙事、抒情、议论、夸张、浪漫、虚构、讽刺、顺叙、倒叙、插叙等交叉使用及简洁优美的语言,使这些散文作品异彩纷呈。
4、功能与时嬗变。文学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审美实现的,不同的美感产生不同的功能,而美感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这便是功能嬗变的客观基础。古代少数民族的散文,如藏族、蒙古族的历史文学和传记文学,其审美理想多与藏传佛教教义密切相关,以遵佛法为美,以善为美,以修行为美,以慈悲为美。到了近代,壮族的散文有一种强劲的警世功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体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主流的善恶观,其审美理想在于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现当代少数民族散文则有着多层次、多棱面、多角度的审美要求,其共性则是“文以载道”。抨击时弊、呼唤独立、争取自由、欢呼解放、赞美新风、批评陋习、倡导文明、追求理想、振兴中华,都是散文中的“道”,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要求,发挥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作品的功能。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散文既体现出壮美、豪美和崇高美,也体现出柔美、优美和纤柔美。
本书章节的设置以年代为序,上编为古代部分,下编为现代部分。考虑到书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散文卷》,应广泛容纳各民族作家的创作,打破以往各类少数民族文学史仅限于作家众多的民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个人的撰写惯例,在下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散文”部分增设了八、九、十章,阐述那些文学创作滞后、作家数量较少民族的散文。因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识别的,故这三章的起始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样的设置是本书的突出特点。
后记
此书应赵志忠教授邀约编撰,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编撰时断时续进行了四、五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一个相对持续较长的时间集中撰写,常常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每次中断后再启笔,都需重新整理思路。现在终于杀青,了却一桩心愿,也对赵志忠教授有所交待。由于资料的欠缺,编撰的时断时续,加之作者的水平所限,本书尚不能完全涵盖和呈现中国少数民族散文史全貌,还需后继者不断丰富完善,权当是率先抛出的一块砖,不足与缺憾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本书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编撰而成,参考和引用了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在书中无法一一注释,望请见谅!所参阅和引用的研究著作均列于书后的参考书目中。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一直得到赵志忠教授的支持、关怀与督促,在此表示感谢。还要感谢我妻子赵富芬,如果没有她的支持,保障我的写作时间,才得以完成本书的编著。
杨春
2011年11月2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