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以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和记叙内容的丰富性,加之诗歌特有的简洁、凝练、含蓄的艺术性,激发着历代学者的研究热情。许多学者从民俗学角度关注其中的生活习俗,挖掘和探究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考古资料逐渐被引进《诗经》研究领域,推动了《诗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借助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丰富的考古发现,通过文字记载和考古实物的有机结合,对《诗经》表现的诸多生活习俗予以综合考察分析,并通过探求交融了宗教信仰、生态条件、经济方式、社会制度、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生活习俗,再现历史的细节和真实,带读者进入《诗经》的时代,去接近质朴、粗犷的远古世界,从而了解先民的伦理观念、道德信仰、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情感意志,进一步强化人们对《诗经》史料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序
绪言
一 《诗经》民俗学和考古学研究现状
二 做一点进一步的研读
第一章 农耕习俗
第一节 农耕生产习俗
一 时序节令
二 耕种方式
三 生产工具
四 耕种过程
五 作物种类
六 作物用途
第二节 农耕信仰习俗
一 藉田劝农
二 祈报求丰
三 预卜祈雨
第二章 采集习俗
第一节 采集对象
第二节 采集品用途
第三章 渔猎习俗
第一节 渔业习俗
一 捕鱼工具
二 鱼类用途
第二节 狩猎习俗
一 狩猎形式
二 工具方法
三 猎物用途
第四章 畜牧习俗
第一节 饲养方式
第二节 蓄养种类
第三节 禽畜利用
第五章 服饰习俗
第一节 服装形制
第二节 服装原料
第三节 佩饰种类
一 发饰
二 颈饰
三 腰饰
第四节 佩玉习俗
第六章 饮食习俗
第一节 主食种类
第二节 菜肴类型
第三节 调料配用
第四节 饪食器具
第五节 饮酒习俗
第六节 饮食惯制
第七章 居住习俗
第一节 居住方式
第二节 营室习俗
第八章 交通习俗
第一节 交通设施
一 陆路
二 水路
第二节 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
一 乘车
二 乘舟
第九章 婚姻习俗
第一节 成婚之礼
第二节 婚姻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诗经 中生活习俗的考古学观察》:
他死后人们封土立社祭祀他,因此又称社为后土。《礼记·祭法》记载,上古天子为百官以下建的社叫太社,《大雅·绵》言“乃立冢土”,这里的“冢土”就是太社。天子自建的社叫王社,诸侯为贵族建的社叫国社,诸侯自建的社叫侯社,大夫以下成群建的社叫置社。
稷神作为五谷神,与社神同为先民拜求丰收的对象。《豳风·七月》《小雅·甫田》《小雅·大田》中出现了同样的诗句:“馌彼南亩,田唆至喜。”部分学者对田唆为田官之说提出异议,赞同田唆即后稷之说,闻一多先生认为“周人称其田神曰田唆,实即后稷也”。后稷对农业的贡献是被充分肯定了的:“思文后稷,克配比天。立我烝民,莫非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周颂·思文》)后稷自孕育之始就被神化了,加之在种植庄稼方面有异才,又得天之助,率民努力于耕稼,奠定了在先民心目中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在《诗经》中被艺术地再现和热情地歌颂。后稷有功于人类,先民就视其为稷神,把丰收寄希望于他,《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