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第三版)》以别开生面的体例形式、简约流畅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中国政治制度在四千余年间纷繁而复杂的演变历程,其间涉及夏商周三代制度、皇帝制度、宰相制度、职官制度、言谏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司法制度和地方建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也涉及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制度的艰难变迁历程。在具体制度的描述和勾画中,作者还不时将读者带入对中国政治制度史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中国国家起源的方式与国家形态之间的关系、西周选择封建制的原因、封建制与宗法制的关系、秦以后多数王朝选择中央集权体制形式的原因、皇权的性质、相权的性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发达的监察制度与皇权极端化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后妃干政、宦官乱政等。所有这些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第三版)》皆有严肃讨论,且多有独到的见解。历史的白描和制度的叙述,伴随着理论问题的陈说、知识的讲述,夹带着智慧的启迪,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第三版)》能够带给读者的大收获。
导论
第一篇 先秦政治制度
第一章 国家起源的相关理论问题
第一节 假说与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 国家定义与前国家时期的政治组织
第三节 走向国家形态的动力与早期国家类型
第二章 中国国家的起源
第一节 传说时代的中国先民
第二节 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
第三节 中国国家的起源及类型
第三章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夏代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 商代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型与发展
第二篇 秦以后古代政治制度
第四章 皇帝制度
第一节 皇帝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皇帝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第三节 皇位继承制度
第四节 后宫制度
第五节 宦官制度
第五章 宰相制度
第一节 秦汉到南北朝时期的宰相制度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宰相制度
第三节 宰相制度的衰落:明清的内阁与军机处
第四节 相权与皇权的协调与冲突
第六章 职官制度
第一节 隋唐以前的正途考选制度
第二节 隋唐以后的正途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兴起与演变
第三节 异途选任制度
第四节 职官任用与考核制度
第五节 职官品级与俸禄制度
第六节 职官退休制度
第七章 言谏与监察制度
第一节 秦汉至南北朝的言谏与监察制度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言谏与监察制度
第三节 两宋时期的监察制度
第四节 明代的监察制度
第五节 清代的监察制度
第八章 军事和司法等制度
第一节 军事制度概述
第二节 司法制度概述
第三节 宗室和功臣分封制度
第九章 地方政治制度
第一节 地方建制概貌
第二节 县及县以下基层政权组织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
第三篇 近代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制度
第十章 中国政治制度向现代的转变
第一节 现代化的挑战与清政府的反应
第二节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的制度调整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时期的制度改革
第十一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辛亥革命建立新体制的尝试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概貌
第三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与袁世凯政府的组成
第十二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变迁
第一节 《新约法》与洪宪帝制
第二节 “府院之争”与后袁世凯时期的政局
第三节 政治乱局与《临时约法》框架下的政治制度概貌
第十三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创立与党治基础
第二节 行宪前的国民政府政治制度概貌
第三节 五院制的国民政府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第三版)》:
第三节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社会和政治一般状况
周人可能是从黄帝族中分离出来的,与夏人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所以,周人也常以“夏”自谓,认为自己是夏人的后继者。周人祖先在尧舜禹时曾参加了中原联合体,并担任“后稷”,即负责管理农业的官员,夏王朝建立之后,周族首领也一直在王国中担任这一职务,并持续到夏王朝灭亡前后。
在夏王朝时期,周族可能居住在山西南部一带,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夏灭亡前后,周族被迫向西部山区迁徙,接受了当地土著的游牧生活习惯。数百年之后,至公刘的时候,周族才重新从土著的游牧民族中独立出来。《诗·大雅·公刘》描述了周族在公刘的率领下,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全副武装大举移民的情景,他们离开了有“百泉”的原住地,登陟高岗,前往胥和豳(大概由晋南西迁进入了陕西东部),在那里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这时,周族的政治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发展,修筑了豳城作为政治活动的中心,建立了“三军”等军事组织,重新划定了内部的土地,制定了税赋。
公刘的后代庆节再度西迁到泾水流域的长武一带,并用豳这座旧都的名字来命名新的居住地。然而,到古公时代,因受犬戎所逼,周族不得不再次西迁到陕西岐山南麓的周原一带。古公在周族发展史上是一个关键人物,史称他“复惰后稷、公刘之业”,“营筑城郭室屋”,“作五官有司”。在他的经营之下,周族迅速发展起来了。目前在岐山一带发现了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的周代文化遗址,其中大部分属于灭商以前的遗迹,特别是岐山凤雏村的先周宫殿遗址,其规模宏大,已初步具备了王都的规模。
卜辞中有一些商出兵伐周的记录,大多在武丁时期,有人认为这些卜辞中的“周”可能是周族迁往岐山前周原的原住民。但这一判断是基于周人由西向东迁徙的旧说才作出的,如果周人原本居于晋南和陕西东部,而这一地区又一直是商王朝的劲敌土方、鬼方的活动区域,则周人在商与鬼方的主战场上生活必然多有不便。公刘的西迁或是出于这一原因。但武丁时,商的势力所及已达到了渭河下游一带,逃到陕西东部的周人也在商王朝的多次征服下暂时臣服,但庆节再度向西北方向迁徙之后,可能暂时脱离了商人的控制,因此,在武丁之后,周人在商人卜辞中消失了100多年。
周人再度与商王朝发生联系当在古公迁到周原之后。《诗·大雅·绵》:“至于歧下。爰及姜女。”大概是古公初到周原一带时,马上就以联姻的形式与渭水流域的姜姓部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此时渭水流域已被纳入了商王田猎区,在这里生活的方国不对强大的商人低头是不可能的。可能就在这一时期,古公接受了商王朝的封号。殷墟第四期(武乙、文丁时)卜辞中有“周侯”的辞例,而周原卜辞中也有一些祭祀商王(商汤、太甲、帝乙)的辞例。
从古公时起,周已与商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这包括接受商的册命,与商豪族或王族联姻等。武乙末年,王季到东方朝觐商王;文丁四年,封王季为商牧师,进入山西对商夙敌戎狄各部作战。《诗·大雅·皇矣》记载,“维此王季”,“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由于周人的势力急剧壮大,可能引起了商王的猜忌,王季最终被文丁所杀。但周并未因此而与商决裂,而是转移了经营战略,向西、北方向发展,并逐渐积累了灭商的力量。
虽然周人认为自己的复兴是从古公太王时开始的,但直到王季被杀,周人仍只是商王朝西部一个附属的方国,即便在文王时也没有改变这一事实。据说文王曾在位50年,西周灭商的事业就是从文王时期开始经营的。
不过,在文王统治的前43年,他大概还是偏重于内部以及商王朝视野以外方国的经营,武王灭商时参与的主要方国有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周原卜辞中,微、蜀等国均出现过,这些方国大概多是文王这一时期收服的。在长期向西、北、南等边缘地带扩张之后,文王大概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方国,遂开始正式称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