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亮点:
(1)以“必需、够用”“点到为止”为原则,将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严格控制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要求的范围内,以适应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要。
(2)《病理学》把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编写在一起,前者为上篇十一章,后者为下篇十一章,总共二十二章。
(3)为指引学习的要点和重点,每章开头设置了“学习目标”,章尾附有“目标检测”。
(4)考虑到护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每章编入治疗要点和护理原则。
(5)教材的目标检测题是按照201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而设计的,这为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双证考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病理学》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护理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病的组织器官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由于研究的重点不同,病理学可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作为一名医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首先要学习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基础医学学科,然后学习病理学,接着转入学习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因此,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为临床各科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教材的编写特色有如下几点:
(1)以“必需、够用”“点到为止”为原则,将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严格控制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要求的范围内,以适应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要。
(2)该教材把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编写在一起,前者为上篇十一章,后者为下篇十一章,总共二十二章。
(3)为指引学习的要点和重点,每章开头设置了“学习目标”,章尾附有“目标检测”。
(4)考虑到护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每章编入治疗要点和护理原则。
(5)教材的目标检测题是按照201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而设计的,这为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双证考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本教材由陈光忠、符宝敏任主编,吴红芳、相霞、舒文环、李晓芳、王辉任副主编,王雪莹、王晓安、乔慧子、余彦、耿源源、韩友春、韩明飞、游庆华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本教材的上篇病理解剖学由陈光忠负责统稿,下篇病理生理学由符宝敏负责统稿,最后由主编陈光忠统审定稿。
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本教材配有电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如有需要请登录教材服务网站进行下载。
在本教材完稿并将付之出版之际,回首历时一年多的编写工作,我们深感水平有限,教材内容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和错误之处,敬请同仁、教材使用者不吝批评指教,以求日后不断完善。
上篇 病理解剖学
第一章 病理学概述
目标检测
第二章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第二节 变性
第三节 细胞死亡
第四节 损伤的修复
目标检测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第二节 血栓形成
第三节 栓塞
第四节 梗死
目标检测
第四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及原因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三节 炎症介质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第五节 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第六节 炎症的结局及炎症的护理
目标检测
第五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组织结构
第三节 肿瘤的异型性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与扩散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七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第八节 常见肿瘤的举例
第九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十节 肿瘤的防治与护理
目标检测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三节 高血压病
第四节 风湿病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六节 慢性心瓣膜病
目标检测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节 肺气肿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目标检测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胃炎
第二节 溃疡病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五节 消化系统肿瘤
目标检测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脏的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学知识概要
第二节 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肾盂肾炎
目标检测
第十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第二节 子宫体疾病
第三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第四节 卵巢肿瘤
第五节 乳腺疾病
第六节 前列腺疾病
目标检测
……
下篇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