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乱云飞渡,国际热点新旧叠加,在全球化狂飙猛进之时,各种突发事件和不稳定因素往往不期而至。特朗普作为一匹政治黑马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美国成为未来数年的不确定因素,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在风云变幻中,中国外交如何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本书精选了作者对中国外交的观察与思考。上篇论述中国外交的新发展;中篇是对中美关系的新观察;下篇是聚焦世界秩序的重塑。环环相扣,希望这些思考能为读者理解中国新外交、理解中美关系提供有益的视角。
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理解18大以来的中国外交?
今天国内外对中国外交的兴趣与好奇几乎着迷,人们对中国外交的关注度之高与中国国力提升成正比。中国越发展、越引人注目,也越苛求。处于聚光灯下的中国,其言行举止都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挑剔的目光。
当国内有人认为中国外交还是太软时;国外则有人认为中国外交已经咄咄逼人。这两种观点南辕北辙,互不妥协,却难以描述今天中国外交的本质特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拓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中国外交呈现新气象。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如何解析这些新理念,它们如何重塑中国的大周边,如何影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中国外交的新表述、新倡议、新理念层出不穷:如中国梦、一带一路、亚洲新安全观、发展观、正确的义利观、新型大国关系、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林林总总。其中,“一带一路”无疑是中国最具雄心的对外战略倡议,勾画出了21世纪一幅波澜壮阔的合作发展图景,展现了中国的雄心与领导力。
中国如何与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相处?过去中美实力差距悬殊,这并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在中国坐二望一,这便成了一个十分尖锐而紧迫的挑战。国内外对中美是否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争论不断。
美国既是大国,也是中国的周边国家。当今中国所面对的众多问题集中在周边,而其背后的推手便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美国以亚太“再平衡”为抓手,“重返”亚洲,既是今天亚洲地区的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部分答案。
中国的崛起创造了奇迹,找到了一条和平发展道路,颠覆了不少预言者的经验判断。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变量之一,中国的外交政策调整必将对亚太乃至美中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正成为一个催化性力量,即有能力制造新的话题,并推动这一话题成为主流话语。“一带一路”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家重视。事实上,当前世界变化的一个新现象就是:中国关心什么,地区就要关心什么,全球就关心什么。反之,就会落单,就会错过未来。换言之,它们关心中国实际上就是关注自己的命运。
美国将是最后一个帝国。当前中美关系正于历史与未来的晨昏线,既复杂,又简单,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中美互为对方政策的影像,中美相互需要,相互依存,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美国越来越在乎中国的看法,这是由于美国越来越多地从中国的眼里看自己,尤其担心中国看扁美国;中国在乎美国的感受,因为中国也从与美国的交往中打量自己。
崛起的中国倡导以新型大国关系来取代“强国必霸”,倡导以建立命运共同体来替代零和博弈,倡导结伴不结盟,这些思想均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中国外交展现前所未有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是基于对形势的准确研判,而且基于对困难与挑战的清醒认识。坦率地讲,中国外交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也可做得更好,有的地方也需要改进。任何政策调整也难以一劳永逸地化解挑战,需要不断集思广益,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世界新秩序重塑之路比想象的要艰难。国际形势乱云飞渡,国际热点新旧叠加,战火不断,危机连绵,在全球化狂飙猛进之时,还有多少黑天鹅从天而降?由于中国所处国际地位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前所未有,中国外交如何保持定力,趋利避害,开拓创新,化险为夷,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提供助力,成为一重大紧迫课题。
作者长期跟踪研究中国外交,美国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曾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2007-2011),2012年出版《一个外交官的美国密谈》(江苏人民出版社)专著,着重讲述中国外交官眼中的美国政治万花筒和纸牌屋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近年来笔者对中国外交的观察与思考,从其脉络中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与下篇,上篇论述中国外交的新发展;中篇是对中美关系的新观察;下篇是聚焦世界秩序的重塑,环环相扣,可温故而知新。希望这些思考能为读者理解中国新外交、理解中美关系提供有益的视角。
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国际问题研究》(中英文)杂志主编、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东盟地区论坛专家名人小组中方专家名人;中央电视台国际问题评论嘉宾。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外交学院,获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外交官、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研究方向是中国外交、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国际安全与发展。出版有《一个外交官的美国密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
前言:中国外交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
上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值得期待
2016:世界和中国会怎样?
南海仲裁案是一场闹剧
“萨德”是徘徊在东北亚的新冷战幽灵
中国不会被亚洲国家孤立
中菲相向而行才是正道
“萨德”成为韩国的烫手山芋
G20杭州之晤续写“主场外交”新精彩
破解中国大外交新“密码”
准确把握大国责任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超越历史赢得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赢得下一个十年:中国塑造多支点外交
中国需要构建怎样的周边
赋予万隆精神新内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不负责的保护等于戕害
亚洲声音从博鳌发出
中篇: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历史没有假期,美国却有心事
摆脱大国兵戎相见历史魔咒
中美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吗
中美关系升级版如何描绘?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智慧和担当
中美应超越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
中国从响应到倡议,美国该高兴
中国的理论贡献:发展新型中美关系
期待习主席访美带来“惊喜”
夫人外交:中美关系崭新的一抹靓色
美国对台军售何时了
下篇:重塑世界秩序
G20杭州峰会:在关键当口发挥了关键作用
世界秩序 艰难重塑
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二战果实不容篡改,维护正义共促和平
没必要担心中国挑战国际秩序
为国际秩序注入正能量
中国应倡导“负责任的保护”
负责任的保护:建立更安全的世界
厘清迷思,推动亚洲安全合作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前景论析
战后最大结构性调整
欧洲的安全模式为什么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