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造像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代表。《人间佛国大足石刻》从历史篇、艺术篇、研究篇三个角度详尽地描述了大足石刻,还简介了西南地区其他重要石刻。
巴蜀佛教文化孕育的大足石刻,开创发展于唐末和宋代,属于中国石窟艺术的晚期作品,富含佛、道、儒三教造像和表现佛经变相的石窟图,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在雕刻技艺和风格上,对我国早期石刻风格继承创新,显示了镂空技术、线条造型和线面结合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崇丽构建——塔窟建筑
石窟艺术和建筑艺术是分不开的,在大足石窟中就有许多富含建筑原理和技术的洞窟,如转轮经藏窟,巧妙地用转轮经藏作为洞窟的支撑,增加了洞窟的稳定性。北山的多宝塔也是一件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屹立千年而不倒。
转轮经藏
转轮经藏为南朝梁时傅弘所创,其功能是代替诵经,在藏传佛教寺庙中经常看到它的身影。
北山第 136 号窟就是一个转轮经藏窟,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此窟顶为平顶,平面呈长方形。窟的中心柱即为转轮经藏,八面形制,分为三层。最下层为须弥山,呈方形,山上有蟠龙,首尾相接于正面。龙身上为八角基座,莲瓣型,上刻有雕花栏杆,栏杆上下有数十名儿童,或爬、或立、或坐,姿态优美,天真烂漫。中层在基座之上立有四根立柱,每根柱子皆雕有一降龙,柱底部有祥云,另有女神,衣带飘舞,各持宝物。最上层为八面实心顶盖,外有八角高飞檐,八面顶盖上各面雕有宝塔、祥云、小亭等。
窟中正像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后有圆形火焰背光和头光,身着袈裟,双手举于胸前,作说法状。在窟的左右两壁还各有三组造像,呈对称分布。左壁第一组为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头戴方形高花冠,身穿褒衣博带,胸前装饰有璎珞,左手握经卷,右手结印。莲花座下为一青狮,旁边有狮奴,身穿铠甲,足蹬宝靴,双手牵着缰绳。
第二组为玉印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头戴高花冠,亦穿褒衣博带,璎珞华丽,左手握衣带放在膝上,右手握玉印。左下侧为善财,儒生打扮,双手持笏。右下侧为龙女,少女装扮,亭亭玉立。
第三组为如意珠观音,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头戴高花冠,冠上披有头巾,身穿 U 型天衣,衣袖部装饰有各种花卉图案。双手握如意珠于腹部,如意珠散发毫光延伸到墙壁。
右壁第一组为普贤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头戴方形高花冠,身穿褒衣博带,胸前有双环形璎珞,左手抚膝,右手拿如意。莲花座下为一白象,旁边为象奴,身材粗壮,手握牵象缰绳,甚是威严。
第二组为日月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头戴高花冠,身着天衣,胸部装饰有璎珞,衣带飘于金刚座下。日月观音有六臂,上两臂分别托日、月,中间两臂一手托钵于腹部,一手举杨柳枝,后两臂一手握长剑,一手握战斧。观音左右分别立有男侍者和女侍者。
第三组为数珠手观音,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头戴高花冠,身着天衣,胸部和衣袖处皆装饰有烦琐的璎珞。左手握右腕,右手拿数珠,数珠呈“8”字形。在洞窟的两侧各立有金刚力士,面目狰狞,肌肉发达,身穿短裙,手握短棍、铜锏。
转轮经藏窟,窟型设计匠心独具,巧妙地将转轮经藏刻于中心柱之上,成为该窟的中心。窟中央为释迦牟尼佛,两侧菩萨对称分布,整齐而富有层次。人物雕凿细腻生动,神态各异,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