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洋图集:海洋生物与生态》共包括叶绿素α及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卵和仔鱼、大型底栖生物、大型底栖生物、游泳动物、潮间带生物、珊瑚礁生物和珍稀濒危生物、断面分布图、微生物和水母新种、概述共11个专业图件,包括图幅400幅。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这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受到各方高度重视。2004年3月,国家海洋局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正式组成专项领导小组,由此,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的序幕。
20世纪,我国系列海洋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为海洋事业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50年代末开展的“全国海洋普查”,是新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的海洋综合调查;70年代末,“科学春天”到来的时候,海洋界提出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口号;80年代,我国开展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大洋多金属资源勘查”,登上了南极;90年代,开展了“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研究”和“全国第二次污染基线调查”等,为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海洋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跨入21世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下,908专项任务得以全面实施,专项调查的范围包括我国内水、领海和领海以外部分管辖海域,其目的是要查清我国近海海洋基本状况,为国家决策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海洋管理服务。本次调查的项目设置齐全,除了基础海洋学外,还涉及海岸带、海岛、灾害、能源、海水利用以及沿海经济与人文社会状况等的调查;调查采用的手段成熟先进,充分运用了我国已具备的多种高新技术调查手段,如卫星遥感、航空遥感、锚系浮标、潜标、船载声学探测系统、多波束勘测系统、地球物理勘测系统与双频定位系统相结合技术等。
908专项创造了我国海洋调查史上新的辉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涉及部门最广的一次综合性海洋调查。调查历经8年,涉及150多个调查单位,调查人员万余人次,动用大小船只500余艘,航次千余次,海上作业时间累计17000多天,航程200多万千米,完成了水体调查面积102.5万平方千米,海底调查面积64万平方千米,海域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面积151.9万平方千米,取得了实时、连续、大范围、高精度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底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地貌、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光学特性与遥感、海岛海岸带遥感与实地调查等海量的基础数据;调查并统计了海域使用现状、沿海社会经济、海洋灾害、海水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基本状况。
908专项谱写了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认知海洋的新篇章。在充分利用908专项综合调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系列《中国近海海洋图集》。其中,按学科领域编制了11册图集,包括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光学特性与遥感、海洋底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地貌、海岛海岸带遥感、海域使用、沿海社会经济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学科;按照沿海行政区域划分编制了11册图集,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海岛海岸带图集(本次调查不含港澳台)。
系列《中国近海海洋图集》是908专项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晶,是继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渤海、黄海、东海海洋图集》和21世纪出版的《南海海洋图集》之后又一海洋图集编制巨作。图集内容更加充实,制作更加精良,特别是首次编制的海洋光学特性与遥感、海岛海岸带遥感、海域使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岛海岸带等图集,填补了我国近海综合性图集的空白,极大地增进了对我国近海海洋的认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它们将为我国海洋开发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系列《中国近海海洋图集》是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与渔业厅(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牵头编制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的成果,同时得到了相关部门、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图集不足之处,恳请斧正。
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分布图
调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种类数分布图
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
渤、黄、东海近海叶绿素a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南海北部近海叶绿素a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调查海域叶绿素a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渤、黄、东海近海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浮游植物
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分布图
调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种类数分布图
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
渤、黄、东海近海叶绿素a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南海北部近海叶绿素a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调查海域叶绿素a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渤、黄、东海近海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微微型浮游生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南海北部近海微微型浮游生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渤、黄、东海近海微型浮游生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南海北部近海微型浮游生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10m、30m、底层)
调查海域微型浮游生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表层)
渤、黄、东海近海网采浮游植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网采浮游植物优势种细胞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4种优势种)
南海北部近海网采浮游植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网采浮游植物优势种细胞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4种优势种)
调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细胞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浮游动物
渤、黄、东海近海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浮游动物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浮游动物优势种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4种优势种)
南海北部近海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浮游动物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浮游动物优势种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4种优势种)
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鱼卵和仔鱼
渤、黄、东海近海鱼卵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仔鱼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鱼卵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仔鱼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调查海域鱼卵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调查海域仔鱼总丰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大型底栖生物
渤、黄、东海近海大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大型底栖生物总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4种优势种)
南海北部近海大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大型底栖生物总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4种优势种)
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总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游泳动物
渤、黄、东海近海游泳动物总重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游泳动物总重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调查海域游泳动物总重量平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潮间带生物
渤、黄、东海近海潮间带生物总生物量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潮间带生物总栖息密度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潮间带生物总生物量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南海北部近海潮间带生物总栖息密度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
渤、黄、东海近海潮间带生物主要类群生物量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3个主要类群)
渤、黄、东海近海潮间带生物主要类群栖息密度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3个主要类群)
南海北部近海潮问带生物主要类群生物量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3个主要类群)
南海北部近海潮间带生物主要类群栖息密度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3个主要类群)
珊瑚礁生物和珍稀濒危动物
全国珊瑚礁健康状况图
造礁珊瑚种类分布图
文昌鱼密度分布图(春、夏、秋、冬)
断面分布国
叶绿素a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8条断面)
微微型浮游生物细胞总丰度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8条断面)
微型浮游生物细胞总丰度断面分布图(春、夏、秋、冬;8条断面)
微生物和水母新种
微生物新种形态特征及生理生态特点
水母新种形态特征及分布
参考文献
概述
浮游生物种类数
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鱼类浮游生物(鱼卵和仔鱼)
大型底栖生物
游泳动物
潮间带生物
珊瑚礁生物和珍稀濒危生物
微生物和水母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