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缘起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际暑期学校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应对雾霾——热力学方法论在中国”,*次将跨越学科、涉及社会生态议题的“雾霾”作为建筑学的研究主题。同时,鉴于热力学引入城市与建筑领域带来的专业范式转变,课题将哈佛、同济等建筑院校推动的热力学建筑前沿研究作为思考这一主题的工具和方法,“热力学”已涌现为一个科学的工具,服务于社会规划,甚至是一个新的范式,通过引入熵和不可逆转的时间概念来塑造思想的景观。
全书中英对照,主张运用热力学与复杂科学的思维方法,重构中国当代城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的边界问题、物质问题、能量流问题与组织形式问题,并对现代主义的建筑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
伊纳吉·阿巴罗斯
“设计应对雾霾”是个令人兴奋的标题,它使我们即刻开始重新思考设计在当代城市中扮演的角色。“热力学建筑视野下的空气提案”更是恰到好处地打消了人们最后的疑虑:这是在热力学原理基础之上设计空气,或是用空气进行设计。李麟学教授为同济大学国际暑期课程提出的方案直截了当,激动人心。一些来自世界各地最权威建筑学校的优秀学生受邀,重新思考那个与时间密切相关,被现代人粗略定义为“空间”的概念,正在向物质性方向转变:空气是挥发性材料,而这种不稳定的物质,不过是由微小的颗粒构成。因此对它们的处理,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原理得以完成,也就是当代科学所描述的,能够最终决定生死和时间的热力学原理。
因此,“设计应对雾霾”可以说是一次从非材料化的情形出发,与生活和财富息息相关的设计邀请。这一方法对于上海来说尤为重要;在中国,热力学理论的应用已经不再是假设性的建议,而是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关联的事件。如今,形态恢宏,装饰独特的花纹或肌理不再意味着建筑的品质。恰恰相反,品质存在于一种强烈、愉悦而多样的生活体验,以及一座将人们日常生活变得坦诚而亲切的城市中。
“中国城市向新常态回归”口号的提出,向保守主义和怀旧之情打开了大门。在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呼唤中,许多人从中受益。常态——假如如今还存在所谓常态的话,只能通过现实生活质量进行表达,并在物质文化中得以呈现。我们周围的物质,支持着我们的日常活动,并使它们成为一条引领人类进步的康庄大道。对李麟学教授来说,热力学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既是一种建筑特质的别样呈现方式,又是一条建筑教学的独到路径,更是一种注视学科过去并对其现代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同时也是面对未来,寻找我们的科学知识何去何从的另一种方式,当我们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环境中进行设计,城市发展速度和尺度已经将一切回头路和怀旧可能性断绝,既非过去,也非现代。我们就像一位孤儿失去了双亲,孑然而立,面临着没有传统也没有现代的矛盾二元对立状态。但是现在我们开始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建筑材料,如何用空气建造我们的建筑。这种物质包含了一切潜力和维度,既是答案又是问题。
诚如所见,工作坊主题的提出及参与者的遴选非常高瞻远瞩。但是,用这种快速的学术模块化的暑期工作坊回应如此艰深的跨学科问题是否可能?手捧本书的读者也有权利质疑。作为一个聆听并广泛讨论过各个展出团队作品的评委会成员,我的观点是完全肯定的。学生们的热情、高水准和对知识的渴望,加上李麟学教授炉火纯青的团队管理技巧,催生了工作坊和著作的雏形。读者们也可以提前体会到未来时代的真实示例。在我看来的确如此,极富竞争力的一代人构想出可以象征室内和室外空间特质的设计形态,并且重新思考在新的公共边界中如何构建建筑类型和街道生活。这一切创意的集合表明,将热力学应用于设计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其重新定义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失败过程,以及仍被人们广泛采用的技术。
李麟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L主持建筑师。
周渐佳,上海冶是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讲师。
谭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学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序言 ○ 伊纳吉· 阿巴罗斯
主题文章
为何研究空气?○李麟学
捕捉空气:空气与建筑的几种可能○周渐佳
《北京蓝》的影像叙事○王子耕
应对慢性灾害:烟尘、废气和雾霾○艾奥里奥
索托· 汉德拉纳塔
新邻里模型:新城市主义的热力学○谭峥
建筑废料纪念碑○刘宇扬
步骤:对社区可持续性问题的系统性思考○
苏运升,乔治· 吉奥吉夫
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和研究方法○李卓,陶文铨
设计成果
非“异形”热力学
不可见的基础设施
净化:生态介入
核:空气基础设施
热力学呼吸系统
藤
步骤:退出雾霾
互惠的城市主义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