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理论与病毒性疾病防治》基于温病学理论,结合人类病毒病发病特点,系统介绍了温病与病毒性疾病的关系,病毒性疾病的温病病因、病机、治则及病毒性疾病的卫气营血证治方药,并结合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了温病理论指导病毒性疾病证治思路及温病某些方药的抗病毒作用机理,以期丰富温病防治病毒性疾病理论和方法。书中涉及国家禁用药材,如犀角等,用替代品。
《温病理论与病毒性疾病防治》对于中医、中西医、中药等科研、教学、临床的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也适用于从事病毒性疾病基础研究、卫生防疫人员以及研究生参考。
病毒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病原体,能导致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随着气候的极端变化,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不仅成为一年四季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多数具有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快、传变多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医务界的努力,多数强烈的病毒病已被控制,但少数又重新蔓延和流行。还有不少新的病毒性疾病陆续被发现,2003年的“非典”,2009年、2013年的禽流感,2014年的埃博拉等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新病毒病出现和旧病毒病死灰复燃的因素有:国际航空旅游业的发展;大城市增多,但缺乏足够的卫生配套设施;食品贸易的全球化;森林的人为破坏;抗生素的滥用等。目前,抗生素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对于病毒性疾病,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并出现了耐药性、毒副作用等问题。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平均寿命提高了几十岁,但正像蒸汽机把人类带人大工业生产时代一样,病毒性疾病滥用抗生素对人体内部环境的强度污染,正向全人类敲响警钟。
中医中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国内外医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一些中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中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理论内涵的温病学理法方药,为解决当前发生较多的病毒性疾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温病中常用的金银花、连翘、黄芩、青蒿、柴胡等抗病毒作用突出,温病中常用方剂,如银翘散、白虎汤、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等,对于病毒性疾病发热有良好的退热效果,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深谙温病理论,研讨其临床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优势和潜力,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医药抗病毒疾病理论,创新治疗病毒性疾病新方法,筛选有效抗病毒方药,提高人类健康福祉,具有积极意义和时代需要性。
本书基于温病学理论,结合人类病毒病发病特点,系统介绍了温病与病毒性疾病的关系,病毒性疾病的温病病因、病机、治则及病毒性疾病的卫气营血证治方药,并结合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了温病理论指导病毒性疾病证治思路及温病某些方药的抗病毒作用机理,以期丰富温病防治病毒性疾病理论和方法。书中涉及国家禁用药材,如犀角等,用替代品。
本书对于中医、中西医、中药等科研、教学、临床的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也适用于从事病毒性疾病基础研究、卫生防疫人员以及研究生参考。
本书由中国国家科技部项目“治疗温病的中药新药研发”(编号:2014ZX09509001-001)及山东省高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病毒性疾病的中医温病文献研究”(编号:XTCX2014A-01)资金资助。
张思超,男,1963年10月生,山东省郓城县人,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中医健康管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坐诊专家、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学系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及教学课题9项,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70余篇。参与的“以文化人厚重基础——中医学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获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科研课题“牛黄承气汤对病毒性发热兔脑肠组织SP、NT含量的影响及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获山东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一章 温病定义、分类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 温病定义及特点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及分类方法
第三节 温病与温疫
第四节 温病与病毒性疾病关系
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的温病病因
第一节 疫病病因古代论述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的现代温病病因
第三章 病毒性疾病的治则治法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治则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常用治法
第三节 病毒性疾病兼夹证治法
第四章 病毒性疾病的温病辨证与治疗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
第二节 卫气营血证治
第五章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预防
第一节 古代疫病预防
第二节 疫病预防原则
第三节 疫病预防方法
第六章 抗病毒中药新药的研发
第一节 中医理论构建
第二节 中医抗病毒新药组方原则
第七章 常见病毒性疾病温病辨治思路及研究概况
第一节 病毒性脑炎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第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四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五节 麻疹
第六节 流感
第七节 艾滋病
第八节 手足口病
第九节 病毒性胃肠炎
第八章 温病常用方剂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第一节 卫分证方剂
第二节 气分证方剂
第三节 营分证方剂
第四节 血分证方剂
第九章 温病常用中药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第一节 解表药
第二节 清热药
第三节 化湿药
第四节 开窍药
第五节 补虚药
《温病理论与病毒性疾病防治》: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及分类方法
一、温病的范围
温病的范围较广泛,外感热病中除风寒性质的急性病皆可属于温病范围,一般教材及参考书中则以四时温病为主,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另外,还有本属于温病范畴的疫毒痢、瘟黄、麻疹、白喉、百日咳、疟疾、霍乱等,按传统分科方法已归列于内科、儿科、喉科等相关学科中。
在历代文献中,对温病范围的论述随着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发展,对温病的认识不断深化,温病的范围逐渐扩大,病种逐渐分化,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时,温病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例如《温病条辨》就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痢疾、黄疸等病种。
西医学中有部分疾病可划归温病范围,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类: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其中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等;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等;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螺旋体病中的钩端螺旋体病;原虫病中的疟疾等。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综合征,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近年来也有人把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胆道感染等归属于温病的范围。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如中暑、变应性亚败血症、急性白血病等。
温病的命名有不同的依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例如发生在春季的称春温,发生在冬季的称冬温。二是根据四时主气命名,如风温、湿温、暑温。因为春天的主气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气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气是湿,故称湿温。三是根据季节与主气结合命名,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气是燥,故名秋燥。四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证候命名,如大头瘟、烂喉痧。临床表现为头面肿大、灼热疼痛者,定名为大头瘟;而临床表现为咽喉红肿,甚至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者,则命名为烂喉痧。如流行性腮腺炎则属于大头瘟。五是根据流行情况命名,如将能引起广泛流行的温病叫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实际上,温疫或天行病、时行病,不是单一的病种,而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上述一些温病如引起了大范围的流行,都可以称之为温疫。
二、温病的分类
目前较常用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种:一是根据病证的性质分类。即根据温病的临床证候表现是否兼夹湿邪,将温病大体分为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等。但应明确,温热类温病在病程中也可夹湿,由于其在病证性质上仍热象显著,如风温在初起时,也可夹有湿邪,但仍以表热证为主要特点,在其后的病理演变上也以热象显著为主,所以应归属于温热类温病;而湿热类温病在病之初起往往湿象表现较突出,甚至以湿邪的表现为主,然后再化燥化火。临床上某些符合温病的病毒性疾病可按夹湿与不夹湿分为两类进行辨治,如病毒性脑炎,可按夹湿与不夹湿分为两大类,通过舌苔的干腻及有无湿邪的一般症状,如肢体困重、胸脘痞闷、纳呆等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