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互联网及应用、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新技术、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5个方面展开,共分10章,分别介绍和讲解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互联网网际层、互联网传输层、互联网应用层、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等内容。本书内容反映了计算机网络在移动网络、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新发展与应用,采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和管理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和工业工程等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配套授课电子课件,需要的老师可登录wwwcmpeducom免费注册,审核通过后下载,或联系编辑索取(QQ:2966938356,电话:010-88379739)。
内容比较新,适合管理专业选用。
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对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网络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互联网 新型业态,正在改变着经济增长模式、管理决策手段和人们生活方式。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各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管理学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需要,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结合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实践,针对管理学专业特点,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特色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以应用创新为目标定位。在内容组织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为目标,选材都是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计算机网络最新应用,兼顾创新能力培养,使读者能举一反三。②以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为结构主线。为了既保证教材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克服多而全的理论堆砌,本书以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为主线,仅对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进行阐释,并在章首给出学习目标和知识要点,便于学生抓住主线,掌握精髓。③以网络应用与管理融合为问题背景。第10章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是专门针对管理学专业学生安排的,并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加深对问题、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本书由蒋翠清教授主编,丁勇副教授任副主编。其中,第1章由聂会星编写,第2章和第10章由丁勇编写,第3章由郭亚光编写,第4章由陆文星编写,第5章和第6章由褚伟编写,第7章由马华伟编写,第8章和第9章由蒋翠清编写。全书由蒋翠清、丁勇统稿。王睿雅、樊鹏、刘菁、卫斌和李光智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整理工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文献和资料,在此谨向作者们表示感谢!由于编者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学术见解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帮助我们共同提高本书的质量和水平!
编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与分类
131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32计算机网络分类
133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4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4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习题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数据通信模型
212信道及通信系统
213数据通信方式
214数字数据通信同步
215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
指标
22数据编码技术
221数据编码的基本概念
22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方法
223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方法
224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方法
23多路复用技术
231多路复用技术概述
232频分多路复用
233时分多路复用
234波分多路复用
235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236码分多路复用
24数据交换技术
241电路交换
242报文交换
243分组交换
2443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比较
本章重要概念
习题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11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31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313TCP/IP体系结构
32物理层
321物理层概述
322物理层的特性
323物理层的网络连接设备
33数据链路层
331数据链路层概述
332帧的格式
333停止等待协议
334连续ARQ协议和选择重传
ARQ协议
335HDLC协议
336PPP
34网络层
341网络层的基本概念
342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
343路由选择与路由算法
35传输层
351传输层概述
352传输层的功能
353传输层服务及协议
36应用层、会话层和表示层
361应用层的基本功能
362会话层与表示层
本章重要概念
习题
第4章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41局域网概述
411局域网的概念及其特点
412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413局域网标准(IEEE 802系列
标准)
414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42以太网
421以太网概述
422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
423以太网的MAC子层
424以太网的组成
43令牌网
431令牌环网
432令牌总线网
44高性能以太网
441交换式以太网
442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
443高速以太网技术
444扩展的以太网
45无线局域网
451无线局域网概述
452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453IEEE 80211 标准
本章重要概念
习题
第5章互联网的网络层
51互联网网络层概述
52IP地址
521IP地址的概念
522IP地址的分类
53划分子网和构建超网
531子网掩码的概念
532子网化
533超网化
54IP数据报
541IP的格式
542IP直接交付
543ARP
544IP间接交付和路由转发
55互联网路由选择协议
551路由表和路由选择协议
552互联网的核心结构
553自治系统体系结构
554RIP
555OSPF协议
56ICMP
561ICMP的特点
562ICMP报文格式
563ICMP的应用
57IPv6
571IPv6的特点
572IPv6报文格式
573IPv6和IPv4共存的方式
本章重要概念
习题
第6章互联网的传输层
61互联网传输层协议概述
611互联网传输层的作用
612网络环境的进程标识
613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62TCP
621TCP的特点
622TCP报文段格式
623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624TCP的滑动窗口机制
625TCP的发送端输出控制
626TCP的拥塞控制
627TCP的差错控制
63UDP
631UDP的特点
632UDP数据报的格式
633UDP的应用
64内部网络的访问NAT
与VPN
641内部网络的访问需求
642NAT
643VPN
本章重要概念
习题
第7章互联网的应用层
71DNS
711DNS的基本概念
712DNS的层次化命名结构和
命名管理
713域名解析方法和过程
72WWW
721WWW概述
722URL
723HTTP
724HTML
73Web 20
74FTP
741FTP概述
742FTP的主要工作原理
74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和
网络文件系统(NFS)
75电子邮件
751电子邮件概述
752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753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
IMAP)
754通用互联网邮件扩充
(MIME)
76DHCP
77Telent协议和SSH协议
771Telent协议
772SSH协议
本章重要概念
习题
第8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81网络安全概述
811网络安全威胁
812网络安全的目标和内容
813网络安全的技术体系
82数据加密技术
821数据加密的基本概念
822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823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824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83数据签名与鉴别技术
831数字签名
832报文鉴别
833CA认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