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在本分与责任之外
陈家琪
凌宗伟老师几年前曾听过我的一次演讲,我倒真不认识他。后来,王丽琴把他介绍给我,于是就收到了他寄来的三本书,有他自己所著的《好玩的教育》《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和王丽琴主编的一本关于城中村教师生存实录的《被遗忘的烛光》,他大约是这一课题的关注者。
王丽琴告诉我,凌宗伟老师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现在在南通通州专事培训中小学教师。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头衔和成就。第一,对我来说,倒是南通这个地名更为吸引人。我认识的许多极为优秀的中小学校长或老师都是从南通出来的或与南通有关,如成尚荣、李庆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恐怕还有优秀教师周益民等人。总之,自张謇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立通州师范学校以来,南通这个地方就成为我们这个国家在东南沿海一带培育中小学教师的中心或摇篮。我对这个地方充满崇敬之意,觉得从那里出来的每个人都值得尊敬。第二,王丽琴告诉我,凌老师很有个性,非常努力,现正带一批老师攻读杜威与加涅的书。从他的这本《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中就可以看出,他阅读广泛,涉猎范围极广,尽管大都与教育学有关,但如果把关爱与批判视为动态教育学的两个部分,那么要讨论的问题就不仅仅是教育学领域里的问题了。然诚如凌老师所言,批判性思维不能对人不对己,许多时候更应该是对己的。需要强调的是批判性需要判断力,而判断力不只是知识的问题,它本身是知性与情感的糅合。
作为一位有着几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又曾当过校长的优秀语文老师,他自然很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本分与责任。在这本文集中,我们也可以不断读到他关于教师的本分与责任的文字。首先应该承认,文字里真正积累着他几十年的经验而经验,自然是经观念整理后的所得,即他在这本书中所反复强调的就事论理的理,绝非一般地只是叙事而已;其次,或者说,更重要的,就是那种真挚的情感流露了:对这个国家、对学生和老师,还有那些法盲家长们的情感。
除了韩愈那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外,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的学校看到大体类似的校训,都在强调为人师者,要有本分与责任意识,就是说,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尽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
但我相信,并没有多少人去关心这些千篇一律的校训,更少有人会意识到韩愈这句话中的传道是什么意思。当了老师,讲什么、怎么讲,似乎一切早已定好,后来者照办就是了,只有很少的人会真正上心地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对这些人来说,所面对的又大都是自己的本分与责任之外的事。
凌老师专门有一篇文章谈教师的本分与责任是什么,但你把这本文集读下来,又会发现所涉及的问题似乎大都超出了教师的本分与责任,比如: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把我们的孩子修剪成平庸而又自满的造分机器;学校相互之间在上面的要求下不停地攀比、评奖、排名次、定指标;以运动或整风的形式让老师们端正态度、提高素养,于是使得虚荣、浮夸、攀比之风甚嚣尘上。而这所有恶习的影子,都可以从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教学中所施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找到范本。更可悲的是,当发现了孩子中间的不良现象时,我们就开始祭出严苛的学校制度,或是所谓的班规班纪,将那警告禁止开除等极端手段当成了屡试不爽的利器。毫不夸张地看,我们正是在正义的化身下,为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对孩子天性和本真的扼杀推波助澜;还有我们那些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日日夜夜盼子成才的家长。但实际上人们并不是十分清楚何为真正的关爱。
于是,我们在不少地方就看到了高考后走向自杀的学生,《成都晚报》还摘要公布了一位学生发表在QQ空间中的最后一篇日志:死了,我的心自由了!自由,多么可贵的概念,非要以死才能获得吗?
我真的很少能想象到一位中学校长能如此宽容地理解早恋(其实也只是彼此喜欢而已);能看到教育不是经济问题,但搞成了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但搞成了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但搞成了军事问题;能在真理的意义下提倡怀疑与批判。我们看看这本书,《名校凭什么收门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应符合公平发展的制度伦理》《是搞教育,还是搞新闻?》《冷漠围观和暴力本身一样可怕》《谁挖下了学区房这个坑?》等文章所反映的问题,事关教师的本分与责任吗?可以说有关(有些至少与校长有关),但更明显的是关系不大。你管不了那么多,你也改变不了更多的人在丑恶面前只能缄默,无法让他们明白围观斗殴与实施暴力几无两样,无法让那些老师或主要是家长们不认为男女同泳就有失文雅,或者说男女就应该分餐就食,等等。
整个社会中正慢慢弥漫着的失范、戾气、凶残和仇恨,正积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影响到我们孩子们的心灵,我们又当如何?
我有时想,凌老师真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了解到,当他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了名牌大学的学生后会是一种什么样子,还有在大学期间就不得不关心的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对我们的孩子的另一种逼迫与强制。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慢慢来呢?
我们的小学、中学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子。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凌老师这样问着,我们每个为人师者是不是也应该在本分与责任之外更多想想那些看似无关的问题?比如,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特征,文化与制度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无知?我们在普遍的紧迫与压抑下如何让孩子们活得更自在一些,更能在自由的名义下享有自己的尊严与平等?历史真的有方向、有进步吗?小学、中学、大学能不能视为人生的几个阶段,而阶段又意味着什么?在某一阶段,当不了第一或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又有多么了不起?如此等等。我想,凌老师是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参与对话的。
对话,是我们谁都离不了的公共生活。你能离开公共生活的政治性去奢谈仁爱,去向往教学中的诗意、绿色、草根,去区分真假语文的文化特征吗?
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似乎应该有那么一段离开麻将、广场舞、手机、电脑的时间,慢慢来,想想面对貌似不可改变的教育生态,我们能干什么。想什么,自然只是自己的事,而凌老师,只不过告诉了我们他所想到的一些事而已。
序二
教育言论,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凌宗伟
作为一名教育评论爱好者,我常常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发表教育言论?如何将教育言论写好?一篇短小的教育言论背后需要作些什么准备?评论是不是就为一吐为快?发表教育言论要不要理论的支撑?言论所持的判断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以为发表教育言论不能意气用事,也不能只图一吐为快。教育言论的价值是引发人们的思考,推进思辨,不能不讲逻辑、不顾学理而自说自话。《权衡: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径》的作者认为:批判性评价,并不意味着不要标准,一个科学的评判,需要解释证据的能力以及现有理论之间的关系。我以为,一篇好的评论的特质就是对理性的尊重。
譬如,许多家庭教育专家和评论作者总喜欢说,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或者从另一个极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勤快父母带不出勤快的孩子。粗一听这些推论似乎言之凿凿,仿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错,现实中确实也有不少问题学生背后有一个问题家庭的例子,也有一些穷人家的孩子,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都很有出息,但也有一些生于成天吵吵闹闹的家庭的孩子,却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在谈及希望和乐观时,承认了这样一个普遍的现实:一些长期被忽视、被虐待的儿童,或者父母不和、分居、离婚的儿童,很难发展出充满希望的特质。但他又告诫我们,有时家庭环境中存在特殊压力的孩子,更有可能形成坚韧和充满希望的特质,因为他们把不幸看成是挑战发展机遇而不是障碍。卡尔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诸如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的说法是不可以反推的。也就是说,一些成长在问题家庭的孩子,未必就一定会成为问题儿童。同理,那些穷人家出身的孩子,也未必个个能够早当家。
类似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的逻辑,在一些评论中并不少见。比如,不少作者喜欢大谈校长的不是,似乎天下没有一个好校长。是的,在现行体制下,一些校长确实存在问题,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校长不懂教育,但这能推出所有的校长都不好吗?我们在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时候,能不能讲点逻辑,尽可能不以偏概全呢?要知道这是一个崇拜专家的时代,你的言论可能会赢来一大批庸众。
对同一个教育问题存在不同的思考和分歧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态度自然也不同。问题是当我们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总是带着个人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在讨论中控制不住的时候,就难免偏执一端而丧失理智,最终以谩骂或误解而告终。这原本也不可怕,问题是许多时候谁的嗓门大,谁会忽悠,貌似谁就真理在握。而这正是我们发表教育言论时需要力戒的。
靠谱的教育言论,总是会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充分剖析某个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努力寻找额外的信息,尽最大可能了解他者的观点,以及支撑其观点的理论及事实的基础上,探寻第三种可能,寻找第三选择。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评论,其实就是对某一个教育问题的探究,既然是一种探究,作者需要力戒的就是要抛弃自己已有的观点,以批判者应有的姿态,不简单地接受或者排斥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所读到的文字和已有的知识,从批判教育学的视角而言,我先前的所知和言说,现在已经过时。
当然探究问题远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上,最终总得有一个判断,或者力图有一个明确的主张,这个判断或主张还要尽可能是合理的、尊重事实(对方)的、适当的。这恐怕就是评论难写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一篇评论的判断最好不要绝对化,行文还要讲逻辑。更为要紧的是,好的教育言论是能启发见所未见的,是有感而发的,是能给人以启迪的。因此,我们所写的,一定是建立在自己弄清楚,想明白的基础上的。
我的态度是,如果为了哗众取宠,不说也罢。
凌宗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中国教育报刊社签约评论员、《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江苏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近年来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报》等各类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言论四百多篇。著有《好玩的教育:学校文化重建五讲》《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趣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另类行走》《语文教师的使命》等。
序一
在本分与责任之外
/ 001
序二
教育言论,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 005
辑一
契约精神和边界意识
现代教育需要契约精神
/ 003
依法治教与连坐式管理
/ 006
教育行政管理要有边界意识
/ 008
如何在管理主义与人文主义中寻找平衡?
/ 011
教师的权益靠什么来维护?
/ 014
依法治教不能败给了法盲家长
/ 016
假如我们真的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 019
社会该如何看待教师的薪金收入?
/ 021
精神贫困生的脱贫致富责任不单单在学校
/ 023
学生提前进社会有违教育初衷
/ 025
谁来保障教师的福利?
/ 028
名校凭什么收门票?
/ 030
教育立法必须服务于教育目的
/ 032
辑二
做一个得道的老师
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应符合公平发展的制度伦理
/ 037
做一个得道的老师
/ 040
选教材还是选广告?
/ 044
在线社会网络纷争与教育伦理
/ 046
是搞教育,还是搞新闻?
/ 050
网络致死绝不是危言耸听
/ 052
缄默文化下的教育出路何在?
/ 055
冷漠围观和暴力本身一样可怕
/ 058
堵,只因为黔驴技穷
/ 060
教育名人更应该慎言慎行
/ 062
网络时代如何重建师生关系?
/ 064
辑三
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皆非标签
过度集中办学不利于学校管理
/ 069
改善教育公平如何避免各说各话?
/ 071
素质教育不是标签
/ 073
谁挖下了学区房这个坑?
/ 075
高考改革需更多地考虑农村孩子的实际
/ 078
百万年薪校长到底行不行?
/ 080
根治教育早跑的希望在哪里?
/ 083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彰显怎样的文化传统?
/ 085
生源大战是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的产物
/ 088
作业绑架家长,失了责任边界
/ 090
以效率为指向的教育是背离儿童立场的
/ 093
辑四
学会提问、休息和啃点难啃的书
需要的是面向个体的教师培训
/ 099
生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101
未成经师,何为人师?
/ 104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 106
学做提问的人
/ 109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 112
劳动而不痛苦,休息而不堕落
/ 115
对话式教学的哲学价值
/ 117
还是要啃一点难啃的书
/ 120
教育,同样要关注当下
/ 123
无识则无文
/ 126
如何就事说理?
/ 131
辑五
家庭照亮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
/ 137
做教师的更应该教好自己的孩子
/ 139
男孩女孩的教育为什么要有区别?
/ 142
家庭教育莫成应试教育帮凶
/ 147
劝君不要造学霸
/ 149
不可让你的孩子失去心灵的慰藉
/ 152
孩子掀骂战,成年人需要反思什么?
/ 154
孩子喜欢上异性会出人命吗?
/ 156
为了孩子的未来,何必让他们争第一
/ 160
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 162
缺什么补什么,用在孩子的教育上未必合适
/ 164
家庭教育要让孩子看到生活的B面 / 166
多一些前反思,少一点马后炮
/ 168
一不小心就成了孩子的祸害
/ 170
辑六
恪守本分与责任
核心素养要聚焦于人的独立思想
/ 175
教育为什么要批判?
/ 178
教育要朝着真理而去
/ 180
教育新词与文化枯竭
/ 183
新旧之间
/ 186
恪守本分与责任
/ 188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 192
全民吐槽高考作文未尝不是好事
/ 194
教育常识辨伪
/ 197
不少时候我们为什么会宁信谣言而不求真相?
/ 199
创新教育,不是学校博名的手段
/ 201
教育之爱是一种不可窄化的人间大爱
/ 203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205
一线教师是个伪命题!
/ 208
不能简单地把一切都归结于校长领导的质量
/ 211
学会珍惜每一个今天
/ 214
教育不单单是为了升学
/ 217
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219
后记
关爱与批判是动态教育学整体的两个部分
/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