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孟迪斯用通俗而流畅的语言,论述中美两国的立国精神、哲学思想、地理位置、首都布局、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史,多重角度交织,古代历史串连当今政治,既有历史高度,又有哲学深度,读起来引人入胜,为研读中美关系另辟蹊径。此书告诉读者中国与美国是如何从各自的一神论走向一定程度上的现代多元,并指出这两个国家的当代合作以及命定竞争。在中国继续快速成长的背景下,作者也告诫北京与华盛顿平衡各自的民族梦,以此来维持世界的和平秩序。
太平洋世界新秩序
美国欢迎中国继续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事实上,中国继续走在成功的道路上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我们相信,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和美国。a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对于世界的未来,抑或说未来长久的和平与经济繁荣而言,没有任何国际关系会比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在过去的60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强国。但在18世纪之前,中国曾扮演这一角色达数百年之久,现在它正致力于重新占领经济、文化和技术等领域的历史制高点。
许多学者都曾试图理清中美关系,或着眼于大国竞争,或着眼于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进步,抑或着眼于美国的衰落。然而,这些方法均未能充分把握两个国家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也没有充分把握两国间长期的合作关系。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是一位曾获得嘉奖的公职人员,同时也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他出生于斯里兰卡,中国和西方的影响自16世纪起就已经在那里相互碰撞。帕特里克·孟迪斯接受的是英国与美国式的教育,曾供职于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和美国政府各机构。少年时期居住在斯里兰卡的孟迪斯,现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国家委员会的委员这是由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和白宫委任的。孟迪斯还曾任教于美国和中国的多所著名大学,其足迹遍布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地。正是凭借着丰富的经历,孟迪斯或为这一重要国际关系注入全新视角的理想人选,因为他能够从内部和外部两种维度审视中美两个国家。
愿景
孟迪斯可带领我们深入到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根部。美国自认为是世界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民族;然而,中国也这样认为。美国是建立在平等、自由、人人日益繁荣的美国梦愿景之上的。中国同样是建立在一个愿景之上的,确切地说是融合了两种愿景:以德治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的儒家理想,以及先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入现代工业化世界的共产主义理想。孟迪斯阐述了美国愿景和中国愿景如何强有力地塑造各自的国内外政策;实际上,这些愿景形成了每个国家审视自身以及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方式。
美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愿景,即以自由市场和自由政治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中国也已经把北京共识作为愿景展现给了全世界,其中心内容是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科学的发展规划、稳定有序的社会比民主自由更加重要。
世界将朝哪个方向发展呢?孟迪斯断言,中国将不得不逐渐接受美国梦,因为这是中国人即将需要的。孟迪斯引用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话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边,人的本性是相通的,会因相同的理由受到相似的影响,他注意到在世界任何地方,一旦人们获得了基本水平的安全,他们就想要可以信赖的政府和个人自由。
目前,美国和中国的竞争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地缘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意识形态方面。北京正大力投资于非洲、南亚、拉丁美洲,甚至美国的后院加勒比海地区。与此同时,美国已经宣布重返亚洲,它正在加强其与日本、韩国、台湾的支持与合作,在该地区建立与新盟国(越南)和旧盟友(菲律宾)的联系,并寻求在处理中国南海以及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中发挥战略作用。
佛教联结
孟迪斯述及了其祖国斯里兰卡的一项重要变化。在古代中国,斯里兰卡被誉为中国海上战略链条上的皇冠明珠,确保中国能够进入印度洋。作为明朝的钦差大臣,海军将领郑和于1405年至1433年间横渡印度洋,此间曾到访这一佛教国家。在他看来,斯里兰卡是极其重要的口岸。虽然斯里兰卡在二战结束后成为亲美的议会制民主国家,但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经济利益原因、中国势力进入科伦坡港以及新建的汉班托特(Hambantota)深水海港,这个佛教国家已成为北京的卫星城。孟迪斯认为,中国友好的佛教外交令人回想起连接两国几千年的宗教关系,这不失为在该地区对抗印度和美国海上利益的一种精明策略。
中国奉行和平崛起,但其在印度洋、非洲和中国南海追求的战略利益,民族精神中的历史制高地位以及儒家思想的优越性,却引发了民族主义的火焰,也使国外冲突成为可能。孟迪斯利用更加长远的历史视角,乐观地认为中国和美国会避免公开冲突。相反,他预见两个大国间将是理念和地位上的和平大战。孟迪斯将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形描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类似于冷战;但与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不同,因为中国和美国为了彼此的经济繁荣,将继续充当对方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也将继续在观念、行为和知识领域进行交流。例如,孟迪斯预测,在美国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20102011学年有超过72.3万人注册)将作为自由的导弹从自由主义的美国回到中国。这是中美关系跟苏联时代完全不同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此外,鉴于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和美国所面临的财政问题(大规模降低政府债务的需要),两国均将从合作和谋求双赢解决方案中受益。孟迪斯解释道,中国潜在的社会悬崖和美国潜在的财政悬崖将不可避免地迫使这两个国家找到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作为首要国家安全问题的国内威胁。
太平洋之梦
把过去作为一面照进未来的棱镜,孟迪斯将中美关系的历史追溯至殖民时期的美国,并揭示出美国对中国和中国事物长期的强烈爱好。他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对于彼此的利益而言一直非常重要,并且在不断发展。孟迪斯指出,当美国对自己天定命运的信念遭遇拥有再次成为世界强国中国梦的中国时,便出现了冲突的风险。然而,孟迪斯认为,它们和平的战争将导致一个太平洋世界新秩序的诞生,两个国家将为了贸易、经济增长和地区稳定而相互合作。
关于美国和中国在方方面面的关系以及未来几十年可能的发展方向,该书是据我所知的最佳读物。作者带领读者重启极其丰富多彩的旅程,在太平洋、印度洋和中国南海间来来回回,并且跨越了时间的界线。自始至终,孟迪斯都是一位全神贯注、博学多才、深思熟虑的作家。
放眼时下,美国和中国都为两国关系以及它们的盟友之间关系而焦虑,帕特里克·孟迪斯为当前这种悲观情绪提供了一剂亟需且又及时的解药。我们真诚地希望太平洋两岸的领导人都来阅读并且关注其中创新性、激励性的见解,为人们指出一条通向更美好的未来之路。
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
杰克·A·戈德斯通博士(Dr. Jack A. Gold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