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感召
编辑杂感◇
编辑杂感
代前言
少年时立志,我因不知有编辑这个职业,随了大流。中学毕业后我先当农民,后做工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了法院。这个时候,我当然知道世上有编辑这个职业了,于是心向往之。不久,我很幸运地调入中华书局,成了一名编辑,而且一干三十多年,直到退休了,还不能收手。记不起来是谁说的了,上帝造人,就是要让你*后选择一件事干好它。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一旦选定了这个工作,就兢兢业业、孜孜矻矻、数十年为一日地干到了今天。现在回想起来,干这件差事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不像当初想的那样,以为当编辑就是读别人著作,可以先睹为快那么简单。
我一进入中华书局便参与创办《书品》杂志,从此开启了我的编辑生涯。办过杂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期刚刚推出,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子就又到了出下一期的日子了。《书品》是季刊,三个月一晃就过去了,你一不留神,就会出现稿子没组齐,无法按时出版的尴尬局面。为此,组稿就成了我那时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该请谁写哪篇文章才能满足这一期的需要。那个时候既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组稿的基本手段除了上门拜访作者当面提出要求外,就是靠打电话或写信。效率当然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了。何况杂志设有不同的栏目,每个栏目都不能开天窗。有的时候,其他栏目的文章都齐了,甚至还有富裕,可就是有一个栏目缺了一篇,你那个急啊!这时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快手了,否则就要麻烦了。在你还没有找到之时,那真是寝食难安啊!我办《书品》七年多后,又被调去创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大杂志。这是一本双月刊,出了一期赶下一期,感觉时间过得更快了。何况除了组稿,还要审读,进行编辑加工,并且还要办得出彩。这样一干又是七年多。别人不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可我自己*清楚那十五年当中发生的一切,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上面说的是我在办杂志期间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接下来再说一说改做图书编辑工作后的感想。
原来办杂志时总担心稿子不够而拖期,所以组稿这一环就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调入新世界出版社后我做了图书编辑,由于有了上面那一段时间的锻炼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用不着那样担心了。但是新问题又出现了,这就是如何保证实现图书的两个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版图书光有社会效益是不够的,还要有经济效益。反过来也是这样。随着出版社的转企,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并成为编辑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的大事。为此,我先后组织并出版了《故宫史话》《清东陵史话》《清西陵史话》《中国历代王朝兴亡四字歌》和《病榻杂记》等一批出自名家而又有双效益的图书;另一方面,我始终坚持认为一个出版社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书,要通过它们来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并为民族文化的振兴作贡献。这样就有了我先后策划主编的《名家心语丛书》《想念大师丛书》《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丛书》和《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这些大型丛书不仅是新世界出版社所独有的,而且自出版以来,便赢得了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当然了,策划、组织、出版这几套大型丛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备尝艰辛的。我相信凡是做过编辑工作的人都能体会得到。
其实除了组稿工作不容易外,拿到书稿后进行编辑也不轻松。没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总以为这差事多好啊,你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个读到作者交给你的书稿,快何如之!但真捧着稿子开始审读了,感觉可就没这么好了,因为此时的你不是普通读者,只管阅读就行了;而是作为责编,要对书稿的质量负责,进行必要的加工。要是赶上一个高水平的作者,作品内容丰富、立论鲜明、观点正确、结构合理、叙事生动、文字流畅,你还可以省省心,并有先睹为快之感;要是遇到一位水平一般的作者的作品,可就够你喝上一壶的了。你对着书稿怕只有抓耳挠腮而绝无闲情逸致了。有时候,你把作者的稿子改得满篇飘红,纠正了不少的差错和不当之处,核对了大量的引文,作了必要的订正和补充,使书稿终于达到出版要求的水平。待到出书之后,一旦畅销,受到读者赞誉的是作者,你只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可万一出了一点问题,有关方面和出版社会*时间把板子打到你的身上,因为你是责任编辑,出了岔子不找你找谁。有时候,作者交给你稿子的时候要求不许改动。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你拿到的真中一部达到出版水平的高质量的书稿,一点错误都没有,当然无须改动,仔细审读后即可付之出版,何乐而不为呢?但哪有这样好的事情呢。对此,要么退稿,要么经过商量后进行必要的编辑加工。其实,提出这种要求的作者以前多半是被不负责任的编辑胡乱改动给吓怕了。只要你认真审读书稿,把确实有误的地方一一改正过来,并请作者过目认可,我相信作者不但会同意你的改动,而且还会感谢你。我在香港工作期间,就曾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一位作者交给我一篇稿子,要求不作改动。我本来想退稿,但作者的妈妈说这是她女儿用心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她不让改我同意你改。于是我认真地对文章的结构作了调整和文字修改后,经作者的妈妈同意予以发表了。但没想到,女儿看到后给我打电话再三责问,不依不饶。因为得知她的精神曾受过刺激,我也就不与之计较,默默承受责难。这件事真是费力不讨好,但谁让我干这一行的呢!
更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是你从选题策划通过后开始组稿、催稿、审稿、发排、校对直至打出清样,费了许多心力,但就在申请图书在版编目准备下厂印刷时,却被告之此书不能出版,具体原因却不说。我主编的《想念大师丛书》中的《想念周一良》一书就是这样。此前的一切辛苦和劳动,到此全都白费了。真是令人欲哭无泪!
更有甚者的是,书都已经印出来了,却因为作者已故,家属意见不合(此前征询时并无表示),以致无法上市发行。这些事听着有点不可思议,但我都经历过。
其实编辑的工作还不仅仅是组稿。审读、编辑加工这些,它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名编辑除了要知识面广,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文字加工能力外,还要具备相应的策划、组织、公关、判断、写作、审美等等的能力,才能胜任自已的工作。编辑不仅要对书稿的内容、质量负责,还要因题材和读者对象的不同而选择恰当的版式(包括字体、字号等)、开本和纸张,特别是根据自己对书稿内容的把握和对市场的了解,对书的装帧设计、用纸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例如是用特种纸以突出质感,还是用铜版纸四色印刷以夺人眼球;封面、封底用什么图案和文字,前后勒口摆放什么,这些都需要你的参与,千万不要认为这只是美编的事。我在工作中有时会发现一部书内容挺好,就是封面装帧设计平平,不能很好地与内容相呼应、配合,结果是美中不足,留下遗憾。因此,如果不是把编辑工作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而编辑本身又欠缺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话,要做好这项工作谈何容易!
上面说的主要是我在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不是就没有收获和成就了呢?当然不是,我下面就要概括地讲讲这方面的感受了。做了一辈子的编辑工作,我*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先后作古,但承载着他们的精神和学术思想的著作,却经由我手编辑出版而得以永垂后世。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我有幸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把它们抢救和传承了下来。要不是从事编辑工作,我怎么能做到这些呢?我每每望着书柜中陈列的《书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林春秋》《学林往事》《名家心语丛书》《想念大师丛书》《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丛书》《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等一排排的书刊,自豪感和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虽然外人不一定都能理解我作为一名编辑的半生心血的付出,可我认为是十分值得的。我的内心感到很充实。特别是我在同大师们的接触中,目睹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聆听了他们的谆谆教诲,阅读了他们的鸿篇巨制,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奋努力,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和魅力,这都激励我要自觉地向他们学习,要把他们的学问和精神传承下去,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以不辜负同他们的交往和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每一次去拜访他们,于亲切的交谈中都有丰富的收获。我不敢将这些据为己有,只想把它们如实地披露出来,与广大的读者共同分享。于是我写出了《大师的侧影》,真实地记述了我同三十二位大师交往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趣闻,以冀为人们开展学人和学术史研究提供可信的史料。写到这里,我脑海中出现的是楚老两镜叠加,老不废书的感人的画面;是匡老老当益壮,不知老之已至的拼搏精神;是季老数十年如一日,鸡鸣即起,笔耕不辍的学人本色;是华老七十多年不停的画笔,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漫画,讽刺、批判社会弊端;是傅璇琮先生用他一生的编辑实践和学术成就告诉我们,一名编辑不仅可以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也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学术大师……他们的精神总是在激励着我和影响着我。受他们的精神的感召,我不仅兢兢业业地从事编辑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部书,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介绍大师们的不朽业绩和风范,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
现在我把这些年来撰写的有关大师们的回忆、书评和感悟的文章编为一辑,定名为《大师的感召》,作为我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追随大师和学习他们的精神及学
问的一点结晶和成果。
打造精品意识,传承文化精髓是我们每个出版人始终如一坚持的出版理念。十三五国家提倡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要把传承工作继承和发扬下去。本书对如何在历史的新起点做好我们的出版工作,对于广大从事文化研究工作人员和所有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给出了实用和具体的工作指导。
该书是张世林先生的随笔和书评集,收录了他近三十年来撰写的部分文章,分为怀人、书评和感悟三部分。内中记述了他同楚图南、匡亚明、季羡林、华君武等老先生的友谊和交往;还有他担当主编和责任编辑后写作的相关书评。*后附录了他*近写下的五篇编辑工作的感悟。该书与作者已出版的《大师的侧影》(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实为姉妹编,记述了作者三十多年来的编辑心路的历程:在大师们的精神感召下做好编辑工作。这对于指导、培训和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极富启迪和帮助。
一、怀人
楚老与中华书局◇
楚老与中华书局
1986年夏末的一天上午,我来到团结湖杨伯峻先生的家。此前,赵守俨先生带我
来拜访过一次,是为了给《书品》组稿。后来听同事说他与楚图南沾亲,他们之
间关系很好。此时我正忙于筹备纪念中华书局成立七十五周年的工作,其中一项
就是邀请一些老先生题词。我查了一些资料后得知,楚老不仅是国家的领导人,
还是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著名的书法家。更重要的是,早在三
十年代,他就曾将霍威尔士的《地理学发达史》翻译成中文交由中华书局出版,
同中华的关系可谓渊源甚深。要是他老人家能给我们题几个字该多有意义啊!为
此,我特意来请杨老帮忙。他知道我的来意后说:我同楚图南的私人关系确实
很好,只是这几年我身体不好,腿脚不便,眼睛又看不大清楚,很少去看他,倒
是他每年春节都来看我。题字的事干脆还是你直接去找他谈吧,我给他写一封信
介绍你去。说完,杨老从书桌上拿出一张信纸,眼睛凑得很近地写了一封短信
,并在信封上写了楚老家的地址,注明由我转交,最后还署了自己的名字。
我拿到这封信觉得事情已经办成了一半。第二天上午,我按照地址找到了楚老的
府上,这是东四的一座老式的四合院。我按了门铃,门开了,走出一位工作人员
。我把介绍信递给他,见是杨老介绍来的,他忙把我让进门,叫我在外院稍候,
他进里院去通报一下。不一会儿,他出来对我说:楚老请你进去。我便随他
进到客厅。楚老见我进去,便放下手中的信,站起来同我握手。我发现他的个子
很高,脸上全是笑容。他一边让我坐下,一边说:你很年轻啊,同杨伯峻先生
是同事,也在中华书局工作。中华书局是个了不起的地方,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老
字号出版社。我记得从十几岁起就开始读你们出的书,直到现在还在读。中华书
局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贡献很大。如今成立多少年了?我见他老人家问到这
个问题,连忙答道:明年一开年,就要迎来七十五岁的生日了,我们准备搞个
庆祝活动,想请您给我们题个词。七十五岁,比我小不了太多,我今年八十
八岁。你们出版了那么多的好书,功德无量啊!我应该支持你们的工作,就怕字
写得不好。
我见楚老答应了,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便从包里拿出《书品》第一、二两期送
给他,同时介绍说:这是中华书局新创办的一本小杂志,想请您指正。他听
后高兴地接过去。我怕占用他的时间过多,便起身告辞。他坚持把我送到门口。
没过几天,突然接到楚老身边的卫士长小孟的电话,说楚老请我去一趟。那天下
午三点,我来到楚老府上,小孟把我直接领进书房,只见他老人家正坐在沙发上
,鼻子上架着老花镜,一手拿着我前几天送他的《书品》,一手拿着一柄放大镜
,两镜相加,聚精会神地在阅读。见我进来,忙招呼我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高
兴地说:你上次送我的《书品》已看过了,有的文章还不止看了一遍,很有意
思。杨伯峻先生写的那篇《我和〈左传〉》,我就看了两遍。他从三岁起就在祖
父的监督下诵习《左传》,后来又跟叔父杨树达学习经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
底。以后他自己研究《左传》,为之作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老一辈学者对学
业刻苦用功、认真钻研的执着精神是很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过去他从祖父和
叔父学习的事我知道一些。这次看了他自己的叙述,更觉得亲切感人,很值得一
读啊。另外,谢方写的那篇《二十六年间》,我也看了两遍,写得多好啊。现在
的年轻人真应该好好读一读。一本《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出版,前后经过长达二
十六年的时间,中间几起几落,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间,做了那么多的工作
,有的人甚至没能见到书出来就去世了,多么可惜又是多么值得把他们的事迹记
录下来啊!这可见当时学术著作出版有多难!这中间的艰辛和甘苦,只有经历过
的人才最有体会。多亏了有谢方那样的责任编辑,二十六年间他矢志不渝,始终
如一,为了这部书的出版,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帮助解决出版中的具体难题,出
主意,想办法,组织力量,终于使这部书在经历了二十六年的风风雨雨后问世了
。作为一名责任编辑,他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值得
人们的尊敬和学习的。你见到谢方时请代我致意。
楚老看书是这样的认真和细致,一本小小的杂志竟引起他老人家这么大的兴趣,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他对于学者的尊重,对于他们的劳动所给予的理解和
肯定,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同他本身就是一位学者直接相关。
中华书局是个很了不起的出版社,七十五年来你们出版了那么多的好书,像
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和今人的一些学术研究著作,为继承和弘扬我们国家
的传统文化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希望你们继续做好这一工作。你让我题的词已
写好,不知合不合适。说完,他从茶几上拿起一个大信封交给我。我忙拿着打
开一看,几行端庄、遒劲的大字映入眼帘:整理出版古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望着题字,我肃然起敬,它不仅表达了楚老对中华书局工作
的肯定,还饱含着他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感激地再三向他道谢,他却
说:真正的文化事业,应该得到更多的人的关怀和支持。
1987年3月,中华书局在北京饭店举行了庆祝成立七十五周年的大会。会前,我将
请柬送到楚老手上,希望他能出席。但那时他毕竟已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人了,
又是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公务繁忙,怕抽不出时间。楚老看到请柬却高兴地
说:中华书局的会,我争取去。
到了开会的那一天,楚老果然提前来到了会场。他看上去精神矍铄、和蔼慈祥。
楚老先是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会场上展出的中华书局出版的一些图书,后又同书局
的主要领导亲切交谈,对中华书局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直到大会结束,他才
起身离去。
此后,我同楚老的接触多起来了。
1990年,《书品》创刊五周年,中华书局准备举办一个座谈会。五年中,楚老对
这个小刊物倍加关怀和爱护,他多次同我讲读了《书品》的体会和感受。有一次
,他告诉我为什么爱读《书品》:一是《书品》专门发表评介中华新出版的重点
图书的文章,为他购书提供了参考和方便;二是给《书品》写文章的多是一些老
先生,他同其中的一些人很熟,读他们的文章,可以勾起对一些老友和往事的回
忆,很亲切;三是《书品》的文章篇幅短,刊物开本小,分量轻,很适合老人读
。过去想读书,没有时间;现在有时间,却没有精力和体力了。太大的书,举
不动了。看到他老人家对《书品》如此厚爱,我便请他为杂志创刊五周年写几
个字。他欣然应允。没过几天,楚老便让小孟把写好的字送到中华书局。他的题
词是弘扬中国文化,提高人民素质十二个字,并特意注明书品创刊五周年
。楚老对《书品》的关怀、爱护、肯定和期望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关于传统文化与人的素质问题,记得楚老曾同我讲过: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改革
开放,搞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我们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我们国家
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学习、研究
和继承、发扬它。当前经商、下海是热门话题,许多青年人热衷于此,对传统文
化没有兴趣,甚至在校的一些文科大学生也不爱读古书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人怎样做人,礼义廉耻是做人的起码准则
。可现在呢,一切向钱看,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学不管。结果是人的素质下降
了,社会上能不出问题吗?不提高人的素质又怎么能搞好经济建设呢?中华书局
是我们国家整理、出版古籍的专业出版社,我们前人留下的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需要通过你们传给后人,你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要为提高人的素质尽一份力啊
!我想,这就是这位可敬的耄耋老人心里常常思考而放心不下的大事啊!
楚老对于中华书局的关心,实际上反映了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对
于我们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视。这一点可以从他老人家在1992年为祝贺中华书
局成立八十周年而写的题词中清楚地看出来:华夏文运,源远流长;德音普被
,协和万邦。我想我们不会辜负他老人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的。
今天是楚老逝世周
作者是从事编辑工作三十余年,早些年在中华书局负责创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书品》同时担任编辑工作,点校整理《分甘余话》等古籍整理。主编有《学林春秋》《学林往事》《名家心语丛书》《想念大师系列》《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从书》等具有很深的古籍知识的功底,在多年的工作中探索并坚持从事传统文化的整理传承,具有出版者使命感。
编辑杂感代前言1
一、怀人
楚老与中华书局
老不废书楚图南先生印象小记
怀念匡老
季老与新世界出版社
漫画退伍兵华君武先生采访小记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记李慎之先生交办而没办成的 件事
忆香港资深出版家蓝真先生
匆匆远行的王尧先生
徐苹芳先生和他未完成的书
想起了金开诚先生
编辑的楷模深切缅怀傅璇琮先生
份珍贵的回忆我向资华筠委员约稿
二、书评
品优复评劣得失寸心知写在《书品》创刊十周年之际
哲人其萎抢救当行我与《学林春秋》
高山仰止再谱新篇我与《学林往事》
抢救遗产 以贯之我与《名家心语丛书》
追忆季先生的《天人合 新解》引发的
场学术讨论
《想念大师丛书》前言
我又为季羡林先生出了 本书写在《想念季羡林》即将出版之际
个纯正的学者《想念张政烺》编后
人格的魅力写在《想念杨宪益》出版之际
初识张彦老写在《风云激荡的 生张彦自传》出版之际
《学问的气象》编后感言
《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丛书》编后赘语
把杂志办得更漂亮
《国学新发现》序言
三、感悟
编辑的乐趣
再谈编辑的乐趣
编辑与写作
编辑的胸怀
编辑的收获
附 主要编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