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杂院儿里一起长大的两男一女:胖子、小六儿、廖俊。
他爱她她不爱他他爱他。
胖子爱一个人就是莫名其妙的死心眼,他的优点在他喜欢的人眼里不值一提;
小六儿活着就是为了把自己毁掉,弱小而又危险,是扇动翅膀引发风暴的蝴蝶;
廖俊漂亮、泼辣,好像很自私,其实又是zui舍得,想要的有很多,但愿望的实现和幸福并无关系。
他们再也无法分离,他们再也不能在一起。
《胖子》后记
胖子,胖子
独眼
1.
距离我写完《胖子》已经过了12年,距离它的上一版出版也有8年了。
它不是一本畅销的小说,这可能对它来说是必然,是件好事。
2.
最近几年,我才发现《胖子》有很多地方会让人感到困惑。以前我以为那是因为小说依靠第一人称的叙述,胖子并没有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他好像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而实际上他又并没有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他秘而不宣的一些小心思将是读者理解的障碍。
我后来才察觉到,一个个人物想从爱与亲密关系中索取他人带来的安全感的私心,也许并非出于纯情。他们期待着有那么个人,永远不会离开自己、无论自己做了什么最终都会被原谅。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逐渐紧绷,可又无以为进。
即使好像我应该是最知道答案的人,也仍然为事情的发展和他们说的话、做的事感到惊讶作为写小说的人,觉悟如此之晚……我也渐渐明白了当初我的一些朋友说这注定是一本小众的小说的意思。
3.
我最喜欢给故事里的人设置障碍,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逃避或者应对,曾经我以为胖子总在试图躲开生活中最尖锐的矛盾或选择,在等别人给他安排好的答案,可当我现在再来想他的问题,又怀疑他是不是生活中最受宠的人,他是不是其实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是不是看透了许多事只是他不愿意讲清楚,他敏感到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动作,思考那后面的意味,真的只是想让一切大致上看得过去、囫囵地过下去吗?
我突然产生了怀疑。他似乎在那些被逼无奈为了她/他好权宜之计之中,得到了他所要的东西即使并非全部。
4.
作者懒且肤浅,小说就会使用大量庸俗、老套、狗血的桥段,也有不止一个人对我说你不需要让小六跑那么远,那部分写得过分了,而且没必要。
看电影的时候我常会想,事情怎么会停在这里了呢?下一步人们会做什么呢?
我不相信小六会从胖子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也不相信他逃跑的结果是找个地方安心地过普通、正常的日子。他早就否定这样的可能。他骨子里的受虐与自我贬低的倾向堵住了许多可能的出路。何至于此,又必然于此。这种选择带来的伤害,他从未归罪于别人,可似乎又在等待胖子的发现。而胖子总会发现的,他没办法狠下心斩断他们之间的牵扯。旁人早就把这种牵绊、默不作声的缠斗看在眼里。我不信胖子本人真的不懂,明明相似的东西也存在于他与廖俊之间。
曾经有人和我说,小六比胖子幸福,因为他所想要的,并不需要胖子做什么他是自洽的。也许胖子应该什么都不做,保持猎人与猎物之间自由的距离。当他们离得太近了,作为猎人的小六决定躲得更?远。
5.
胡同在这本书里很重要。我最近的工作又和胡同有了关系,走在那些细窄的院子里总是会想起《胖子》。
去年在一个活动上,一个小姑娘问谈论旧城改造的专家:从我小时候就说在改造,10年过去了,我今年16岁,好像没什么变化。
可能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她没注意到的,相当多原有的胡同居民搬走了。这种变化中有生活基本条件得以改善的喜悦,也有离开熟识环境与人的忧郁。我在《胖子》中描写了胖子一家这种主观的恰似背井离乡的不适应。我相信这不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
6.
我要感谢鼓励我的许多人,他们提醒我在绵绵无绝的工作之外我还应该写点儿什么。感谢闫柳君、李文青、王玲、林莉,她们的坚持促成了本书的再版。
7.
好的小说家不为自己的作品多说话,我似乎说了太多。12年发生了许多事,我再读《胖子》也只是一个重读的读者。
我不再是那个我,我对句子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这段话仍然是并不可信的第一人称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