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6)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首次推出的一本我国公路货运行业当年发展的大型报告类书籍,公路货运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公路货运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公路货运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公路货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编辑出版的年度行业报告。该报告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本报告。本报告的作者大多数为公路货运分会聘请的特约专家,他们来自分会会员单位,长期奋斗在公路货运的*线,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是分会成立一年多来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公路货运行业一年来的系统观察和深入思考。
前言
历时半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组织,集分会特约专家智慧编写的《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分会成立一年多来的重要工作成果,也是对公路货运行业一年来的系统观察和深入思考。
如果说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的话,那么,公路货运业就是基础的基础。这个行业的现状与特点需要客观的描述,发展的趋势与路径需要具体的分析和研判。这是公路货运分会的职责所在,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社会上各类机构多有涉及,本书特约专家均有表述。本人试图以大、小、多、少和上、下、来、去几个字,做一简要概括。难免挂一漏万,权当抛砖引玉。
一是产业规模大。据统计,2015年,我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545亿吨,货运周转量647万亿吨·千米,分别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55%和327%;公路运输费用为33万亿元,约占GDP的48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7%;公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2138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辅助工种,其供养人口应在一亿人上下。可以说,公路货运业是支撑经济、惠及民生的重要行业。
二是经营主体小。同年,全国营运货车总计13892万辆,从事公路货运的经营业户为7182万户,其中,个体运输户占918%。平均每户拥有营运车辆还不到2辆,865%的货运企业拥有车辆不足10辆。由此可见,是一家、一户、一辆车的小业主,托起了公路货运这个大行业。
三是运营环节多。业户的小而散与货源的多而杂,是公路货运行业多环节生存的土壤。一单货运业务的流程一般经由货主单位、物流企业、零担快运(专线、整车)企业、货运经纪人(信息平台),最终才到实际承运的个体司机。这一方面促进了专业分工和资源整合,同时也导致运营环节多、管理不规范、责任难界定等问题。
四是优势企业少。2015年,业内拥有100辆及以上营运车辆的道路运输企业户数仅有1317家,还不到业户总数的万分之二。物流企业50强当中,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企业还不到10家,年度经营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公路货运企业少之又少。
公路货运是较早开放的业态之一,也是观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 风起云涌,公路货运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上规模、上服务、上平台。这两年产业基金加大投入,风险投资持续火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盟合作、连锁复制,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小巨人迅速成长。随着多样化、一体化、信息化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倒逼企业不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客户体验提档升级。随着互联网 战略的实施,天网 地网的平台模式热潮涌动。平台与平台的竞争与合作,成为集约发展的推动力。
二是下乡镇、下农村、下社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消费升级带动物流业转型,农村和乡镇地区对物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农村产业链的完善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带动城乡双向物流潜力巨大。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快速发展,社区末端配送压力增大,对物流业的城市布局和网络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乡镇、社区将成为物流企业的主战场。
三是政策来了、技术来了、资金来了。这两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关于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物流业补短板、交通提质增效等多个文件密集出台,提出了通行、财税、投资、土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互联和开放共享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大量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以及社会各类资本看好公路货运行业,一批货运企业纷纷登陆新三板。政策推动、资金拉动、技术驱动,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
四是去运力、去库存、去环节、去黑洞。据统计,2015年,我国公路运输经营业户和运营货车总数,分别同比减少52%和44%,去运力初见端倪。随着生产和流通模式的转变,商品周转速度加快,库存规模缩小,去库存对运输结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流通环节扁平化,运输组织方式将趋于集约高效,过多的运营环节必然调整。随着用户服务要求提高,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物流运行全程透明化,去黑洞要求越来越强烈。
当前,党和国家重视物流业发展,把物流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公路货运行业在当前国民经济转型和互联网 战略带动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变革和创新,也需要理性思考和判断,这也是我们出版《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的初衷。
《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以下简称报告)分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特约报告、附录等四大部分,以回顾与展望为主题,以实际案例为参考,以热点问题为突破,试图对2015年中国公路货运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评价,对2016年行业趋势做出权威的分析预测。力求为政府、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及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本报告的作者大多数为公路货运分会聘请的特约专家,他们来自分会会员单位,长期奋战在公路货运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近年来,他们积极参与分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对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痛点有着切身体会。他们既是报告写作的核心作者,也是分会工作的骨干力量。
本报告研究编写过程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等领导提出顶层设计,分会轮值会长单位:上海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新杰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中交兴路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参与策划,中国财富出版社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编辑室的相关编辑给予许多中肯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公路货运行业涉及领域广、存在问题多、分析难度大。我们的年度报告首次出版,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疏漏,敬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二〇一六年八月三十日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执行))前言
历时半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组织,集分会特约专家智慧编写的《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分会成立一年多来的重要工作成果,也是对公路货运行业一年来的系统观察和深入思考。
如果说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的话,那么,公路货运业就是基础的基础。这个行业的现状与特点需要客观的描述,发展的趋势与路径需要具体的分析和研判。这是公路货运分会的职责所在,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社会上各类机构多有涉及,本书特约专家均有表述。本人试图以大、小、多、少和上、下、来、去几个字,做一简要概括。难免挂一漏万,权当抛砖引玉。
一是产业规模大。据统计,2015年,我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545亿吨,货运周转量647万亿吨·千米,分别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55%和327%;公路运输费用为33万亿元,约占GDP的48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7%;公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2138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辅助工种,其供养人口应在一亿人上下。可以说,公路货运业是支撑经济、惠及民生的重要行业。
二是经营主体小。同年,全国营运货车总计13892万辆,从事公路货运的经营业户为7182万户,其中,个体运输户占918%。平均每户拥有营运车辆还不到2辆,865%的货运企业拥有车辆不足10辆。由此可见,是一家、一户、一辆车的小业主,托起了公路货运这个大行业。
三是运营环节多。业户的小而散与货源的多而杂,是公路货运行业多环节生存的土壤。一单货运业务的流程一般经由货主单位、物流企业、零担快运(专线、整车)企业、货运经纪人(信息平台),最终才到实际承运的个体司机。这一方面促进了专业分工和资源整合,同时也导致运营环节多、管理不规范、责任难界定等问题。
四是优势企业少。2015年,业内拥有100辆及以上营运车辆的道路运输企业户数仅有1317家,还不到业户总数的万分之二。物流企业50强当中,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企业还不到10家,年度经营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公路货运企业少之又少。
公路货运是较早开放的业态之一,也是观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 风起云涌,公路货运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上规模、上服务、上平台。这两年产业基金加大投入,风险投资持续火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盟合作、连锁复制,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小巨人迅速成长。随着多样化、一体化、信息化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倒逼企业不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客户体验提档升级。随着互联网 战略的实施,天网 地网的平台模式热潮涌动。平台与平台的竞争与合作,成为集约发展的推动力。
二是下乡镇、下农村、下社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消费升级带动物流业转型,农村和乡镇地区对物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农村产业链的完善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带动城乡双向物流潜力巨大。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快速发展,社区末端配送压力增大,对物流业的城市布局和网络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乡镇、社区将成为物流企业的主战场。
三是政策来了、技术来了、资金来了。这两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关于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物流业补短板、交通提质增效等多个文件密集出台,提出了通行、财税、投资、土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互联和开放共享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大量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以及社会各类资本看好公路货运行业,一批货运企业纷纷登陆新三板。政策推动、资金拉动、技术驱动,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
四是去运力、去库存、去环节、去黑洞。据统计,2015年,我国公路运输经营业户和运营货车总数,分别同比减少52%和44%,去运力初见端倪。随着生产和流通模式的转变,商品周转速度加快,库存规模缩小,去库存对运输结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流通环节扁平化,运输组织方式将趋于集约高效,过多的运营环节必然调整。随着用户服务要求提高,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物流运行全程透明化,去黑洞要求越来越强烈。
当前,党和国家重视物流业发展,把物流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公路货运行业在当前国民经济转型和互联网 战略带动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变革和创新,也需要理性思考和判断,这也是我们出版《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的初衷。
《中国公路货运发展报告(20152016)》(以下简称报告)分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特约报告、附录等四大部分,以回顾与展望为主题,以实际案例为参考,以热点问题为突破,试图对2015年中国公路货运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评价,对2016年行业趋势做出权威的分析预测。力求为政府、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及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本报告的作者大多数为公路货运分会聘请的特约专家,他们来自分会会员单位,长期奋战在公路货运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近年来,他们积极参与分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对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痛点有着切身体会。他们既是报告写作的核心作者,也是分会工作的骨干力量。
本报告研究编写过程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等领导提出顶层设计,分会轮值会长单位:上海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新杰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中交兴路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参与策划,中国财富出版社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编辑室的相关编辑给予许多中肯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公路货运行业涉及领域广、存在问题多、分析难度大。我们的年度报告首次出版,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疏漏,敬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二〇一六年八月三十日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执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 简称CFLP),是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委托交办事项。政府授予联合会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中国物流学会,英文名称:china society of logistics,缩写:csl。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物流学术研究社团组织。其前身是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和中国物流研究会。
目录
综合报告2015年我国公路货运发展回顾与十三五时期发展展望3
专题报告2015年我国合同物流市场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王坚)43
2015年我国零担快运市场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韩雪峰)49
2015年我国专线物流市场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史大兴)58
2015年我国区域配送市场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唐文全)70
2015年我国公路货运枢纽(园区)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黄强)82
2015年我国公路货运互联网平台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潘永刚)91
2015年我国公路货运保险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周焱)102
2015年我国公路货运保理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张子龙)117
2015年我国公路货运企业管理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张文东)124
2015年我国大件运输市场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唐晓兵)135
2015年我国卡车市场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孙俊杰)141
特约报告我国公路货运集约化问题与建议(钱珏)153
我国公路货运第三方物流集约化问题及建议(蒋啸冰)167
我国公路货运集约化问题及建议(修平)184
我国公路货运标准化问题及建议(侯海云)192
关于无车承运人发展的问题和建议(董娜陈兴元冯雷)212
我国货运营改增问题和建议(陈兴元陈嘉勉)222
我国代收货款问题及建议(李岩溪)234
我国代收货款问题及建议(李竹云)242
物流阿米巴经营信息化实践(刘雪飞)256
附录卡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287
中小公路货运企业经营情况报告323
公路货运效率指数简介333
关爱卡车司机倡议书33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简介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