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智与他的〈梅伶兰姿〉》是一本以梅兰芳手姿为主、辅以美国亚洲艺术学者马尔智先生更多相关图片的书,体现了一位美国人马尔智先生对梅兰芳先生兰花指艺术的由衷欣赏,反映了梅兰芳京剧艺术的艺术魅力所产生的深远国际影响以及延及对一位美国学者的深刻影响。《梅伶兰姿》一书是马尔智先生专为撰写梅兰芳先生的手姿艺术而成。主要内容是马尔智在1925年北平访问梅兰芳先生时所拍摄的一组兰花指。后来他根据拍摄的黑白照片,勾勒成白描,配以文字,共计10幅,并撰写了介绍梅先生舞台生涯的短文。此书篇幅不长,但构思独特,是对梅兰芳手指动作的高度概括。介绍梅先生舞台生涯的短文为《梅兰芳的兰花指》、《梅兰芳在中国戏剧舞台》,均附有原书英文原稿,均由谢小珮女士翻译。译者谢小珮女士还依据美国佛利尔美术馆所提供的资料添补了《本杰明心中的梅兰芳》、《谢辞》两篇文章,还辑选了多幅马尔智先生人物生活照和书籍、日记、报纸等资料照片,*后编译而成本书。我们并延请复旦大学哲学系李天纲教授就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撰写了一篇序文《马尔智与兰花指》。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梅兰芳兰花指的艺术魅力,美编何嘉砚比照齐如山所著《梅兰芳的艺术一斑》书中手姿照片,另外按照《梅》书原绘手姿白描图风格再补充绘制了其余手姿图,并请青年书法篆刻家唐吉慧先生书写了手姿名。
马尔智生平介绍
本杰明·富兰克林·马尔智,出生于1899年7月4日,卒于1934年, 远东艺术作家、策展人、讲师。他的父亲本杰明·马尔智,母亲伊莎贝尔·马尔智。
马尔智曾在中国和美国做研究,同时教学、写作。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30年代,通过他的工作,在美国获得殊荣,成为中国艺术的权威之一。他留下来的文字,包括论文,讲义和大纲,以及研究、日记、剪贴簿和照片,它们都写于1923年至1934年,记录了他在美国的职业和个人生活。虽然他只活了35年,但他是一个受尊重的、有影响力的亚洲艺术学者。
马尔智在高中毕业后,在转入芝加哥大学之前,他进入了路易斯学院和基督教青年会学院。1922年,马尔智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那时,他想成为一名基督教卫理公会的牧师。于是,他去纽约市协和神学院进修。同时,他又在大都会博物馆选修艺术课。在神学院的一年后,马尔智接受了一个去中国工作的机会。从1923至1927年,他居住在中国,在大学教学并演讲。起初,马尔智在河北大学、第二师范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教英文、拉丁语、圣经研究。其中从1925至1927年,他在北平(现在的北京)燕京大学教英文,兼做图书馆员和讲演中国艺术。
在中国时,马尔智认识了多萝西·罗一个驻南京基督教卫理公会传教士的女儿。1925年6月25日,两人结了婚。马尔智有时称罗女士为多拉,她自幼就住在中国,是多产的儿童故事作家,著有《请求可爱的人》。她写了许多有中国背景的儿童故事。
1927年夏天,当哥伦比亚大学提供了马尔智一个聘用他为中国艺术讲师的职位时,他回到了美国。同年,马尔智被任命为底特律艺术学院的亚洲艺术策展人。他在那里逗留直到1931年。其间,在1928年,马尔智被密歇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聘为东方美学的名誉艺术策展人。1929年(?),多萝西·马尔智生了唯一的女儿朱迪思。
这一时期,马尔智的著作有:1929年出版的《我们博物馆里的中国和日本》、1934年出版的《陶器种类的标准》。后来,1934年12月14日《安·阿博每日新闻》报上刊登了知名策展人带走了死神一文,讲述了马尔智科学地研究古老的中国陶器,以及烧制的材料和方法,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
1931年,马尔智收到了从美国社会学理事会发给的资金,给了他一个去中国和欧洲旅行学习的机会研究中国13世纪的画家钱选。1932年,马尔智被密歇根大学聘为人类学博物馆策展人。之后的几年他被提名为佛利尔美术馆的研究员。1934年夏天,马尔智在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组织和指导了亚洲学的学习研究所。
1934年秋天,马尔智的心脏功能失调,五周后病故。享年35岁。在他去世之后,留下了他的妻子多萝西和女儿朱迪思。
(谢小珮 译)
谢小珮,旅美画家、艺术评论家。女,1953年生于上海。自幼随父谢稚柳、母陈佩秋研习中国书画艺术。其艺术创作既承双亲之妙旨,且具个人之新意。1988年毕业上海交大艺术系美术专业,同年赴澳州堪培拉高等教育院深造2001年获美国考林设计技术大学视觉艺术硕士学位2003年任美国马里大学中国书画鉴赏客座讲师,2002年起任美国华盛顿国家女性艺术博物馆经理助理。
一 马尔智生平介绍 ( 代前言) 谢小珮 译
八 马尔智年表 谢小珮 译
一三 马尔智和兰花指 李天纲
四八 梅兰芳的兰花指 马尔智 文
谢小珮 译
五四 本杰明心中的梅兰芳 谢小珮
七一 梅兰芳在中国戏剧舞台 马尔智 文
谢小珮 译
八九 附录 何嘉砚 绘
唐吉慧 书
一三四 谢辞 谢小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