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小气候学》是为应用气象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共15章。第一部分农业小气候形成的理论基础包括6章:第1章绪论;第2、第3、第4和第5章从各农业小气候要素(辐射、流体的流动、温度、气体成分和状态)的角度,阐述农业小气候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进行能量、物质交换传输过程,从而形成各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的机制;第6章农业小气候要素的人工调控,也是从各要素角度阐述了人工调控农业小气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部分类型农业小气候及其利用调控包括九章,分别介绍类型农业小气候(包括农业地形水域岸边小气候、农田小气候、灌溉地小气候、覆盖地小气候、温室小气候、食用菌栽培室小气候、畜舍小气候、蜂箱小气候、养殖池小气候)的形成、特征和利用调控。
《农业小气候学》可供高等院校应用气象类、资源与环境类、生态类、农学类、林学类等专业师生学习阅读,也可供从事气象、气候、应用气象、资源与环境、生态、农业、林业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第一部分 农业小气候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1章 绪论
1.1 农业小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1.1.1 农业小气候学的概念
1.1.2 农业小气候系统和农业小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1.1.3 农业小气候的形成
1.2 农业小气候学研究的意义
1.2.1 农业小气候学研究在种植业中的意义
1.2.2 农业小气候学研究在养殖业中的意义
1.2.3 农业小气候学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1.3 农业小气候学研究内容
1.4 农业小气候学研究方法
1.4.1 农业小气候观测方法
1.4.2 平行观测方法
1.4.3 模型实验方法
1.4.4 数学模拟方法
1.4.5 大气候与农业小气候相关分析方法
1.5 农业小气候学研究概况和展望
1.5.1 农业小气候学研究概况
1.5.2 农业小气候研究展望
第2章 辐射
2.1 辐射与光的概念
2.1.1 辐射的概念
2.1.2 热辐射的概念
2.1.3 光的概念
2.2 辐射与光的表示方法和单位
2.3 物体的辐射学特性
2.4 辐射的生物学意义
2.4.1 辐射对植物的作用
……
第二部分 类型农业小气候及其利用调控
参考文献
附录 湿空气焓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