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网络管理与安全的特点,按照网络管理的基本过程和操作规律,结合企业网站管理实际,分20个项目介绍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的知识。具体包括: 不能联网的网卡故障;不能联网的网线故障;不能联网的网络配置基础;网络配置的查看、修改及验证;模拟软件的选择、安装及应用;双机间的传输配置;局域网的配置;交换机的级联;两个局域网的连接;静态路由的设置;动态路由RIP协议;DHCP配置;DHCP保留;DHCP中继;IIS配置;DNS配置;FT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安装和配置;网络安全访问策略的应用;网络安全活动目录的应用。
本书知识系统、概念清晰、贴近实际,注重专业技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可以作为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事业信息化从业者的培训教材。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网络经济不仅在促进生产、促进外贸、开拓国际市场、拉动就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也在彻底改造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在深刻地改变企业商务活动的运作模式,因此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既是信息化推进的基础保障,也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的灵魂,而网络管理系统及安全则是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安全防护保障支撑,并在国家机密安全防护、有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隐私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面对IT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就业上岗的巨大压力,无论是即将毕业的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还是从业在岗的IT工作者,努力学好并真正掌握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知识技能,已经成为各类网站就业工作的先决和必要条件,并对今后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是应用型大学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就业、从事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技能。本书注重以学习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根据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设备的发展,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力求使读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书作为高等教育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管理专业的特色教材,采取项目制、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的编写方法。全书共设计20个项目模块,根据网络管理与安全的特点,按照网络管理的基本过程和操作规律,结合企业网站管理实际,具体介绍网络配置、IP地址规划、局域网、企业内部网络、Web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访问控制列表、活动目录、网络安全、网站维护与升级等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模拟项目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应用能力。本书融入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概念清晰、贴近实际等特点,并注重职业技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应用型大学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首选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信息化培训教材,并为广大IT企事业单位和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从业及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学习指导。本书由李大军统筹策划并组织编写,郭峰和董德宝任主编,由郭峰统稿,吕广革、王爱赪任副主编,由网络技术专家赵立群教授审定。作者写作分工如下: 牟惟仲编写序言,郭峰编写项目一至项目六,董德宝编写项目七至项目九,吕广革编写项目十和项目十一,李妍编写项目十二至项目十五,陈默编写项目十六和项目十七,王爱赪编写项目十八至项目二十,华燕萍、李晓新负责文字修改、版式整理及制作课件。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参阅了中外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的最新书刊和网站资料,并得到计算机行业协会及业界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使用。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6年10月
项目一不能联网的网卡故障1
【情景导入】1
【解决方案】1
【技术原理】2
【试验步骤】3
【验证方法】5
【思考与练习】5
项目二不能联网的网线故障6
【情景导入】6
【解决方案】6
【技术原理】7
【试验步骤】7
试验一直连线的制作7
试验二交叉线的制作8
【验证方法】8
【思考与练习】8
项目三不能联网的网络配置基础9
【情景导入】9
【解决方案】9
【技术原理】10
【试验步骤】13
【验证方法】15
【思考与练习】15
项目四网络配置的查看、修改及验证17
【情景导入】17
【解决方案】17【技术原理】18
【试验步骤】19
试验一查看本机IP地址19
试验二测试ping命令20
【思考与练习】21
项目五模拟软件的选择、安装及应用22
【情景导入】22
【解决方案】22
【技术原理】22
【试验步骤】23
试验一Packet Tracer软件的下载23
试验二Packet Tracer软件安装23
试验三Packet Tracer的简单使用26
【思考与练习】29
项目六双机间的传输配置30
【情景导入】30
【解决方案】30
【技术原理】30
【试验拓扑】31
【试验步骤】31
【验证方法】33
【思考与练习】34
项目七局域网的配置35
【情景导入】35
【解决方案】35
【技术原理】35
【网络规划】39
【试验拓扑】39
【试验步骤】40
【验证方法】42
【思考与练习】42
项目八交换机的级联43
【情景导入】43
【解决方案】43
【技术原理】43
【网络规划】45
【试验拓扑】45
【试验步骤】45
【验证方法】47
【思考与练习】48
项目九两个局域网的连接50
【情景导入】50
【解决方案】50
【技术原理】51
【网络规划】53
【试验步骤】54
【验证方法】57
【思考与练习】58
项目十静态路由的设置59
【情景导入】59
【解决方案】59
【技术原理】60
【网络规划】62
【试验拓扑】62
【试验步骤】62
【验证方法】67
【思考与练习】68
项目十一动态路由RIP协议70
【情景导入】70
【解决方案】70
【技术原理】71
【网络规划】73
【试验拓扑】73
【试验步骤】74
【验证方法】77
【思考与练习】77
项目十二DHCP配置78
【情景导入】78
【解决方案】78
【技术原理】79
【网络规划】82
【试验拓扑】83
【试验步骤】83
试验一安装DHCP服务83
试验二添加DHCP服务84
试验三添加DHCP作用域85
试验四配置DHCP作用域86
试验五添加授权服务器86
试验六添加超级作用域87
试验七DHCP选项设置88
试验八Cisco Packet模拟软件中添加DHCP服务器89
【验证方法】91
【思考与练习】92
项目十三DHCP保留93
【情景导入】93
【解决方案】93
【技术原理】94
【网络规划】96
【试验拓扑】96
【试验步骤】96
试验一MAC地址的获取方法96
试验二DHCP 选项设置98
【验证方法】99
【思考与练习】99
项目十四DHCP中继100
【情景导入】100
【解决方案】100
【技术原理】101
【网络规划】102
【试验拓扑】102
【试验步骤】102
试验一华三S3600系列配置DHCP中继102
试验二在Windows 2003/XP/Windows 8中配置DHCP中继104
试验三在模拟软件中熟悉IOS命令105
试验四在模拟软件中配置DHCP中继功能106
【验证方法】107
【思考与练习】107
项目十五IIS配置108
【情景导入】108
【解决方案】108
【技术原理】109
【网络规划】113
【试验拓扑】113
【试验步骤】113
试验一安装IIS113
试验二网站配置117
试验三Cisco Packet模拟软件中添加IIS服务器121
【验证方法】123
【思考与练习】126
项目十六DNS配置128
【情景导入】128
【解决方案】128
【技术原理】129
【试验拓扑】130
【试验步骤】130
试验一安装DNS服务130
试验二添加DNS服务134
试验三创建正向查找区域134
试验四添加主机记录137
试验五添加MX记录138
试验六设置DNS转发器140
试验七创建辅助区域142
试验八Cisco Packet模拟软件中添加DNS服务器144
【验证方法】145
【思考与练习】147
项目十七FT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149
【情景导入】149
【解决方案】149
【技术原理】150
【网络规划】152
【试验拓扑】152
【试验步骤】153
试验一安装FTP服务153
试验二配置FTP服务157
试验三Cisco Packet模拟软件中添加FTP服务器159
【验证方法】161
【思考与练习】163
项目十八无线路由器的安装和配置164
【情景导入】164
【解决方案】164
【技术原理】165
【网络规划】168
【试验拓扑】168
【试验步骤】169
试验一硬件连接无线路由器169
试验二Cisco Packet模拟软件中添加无线路由器172
【验证方法】175
【思考与练习】176
项目十九网络安全访问策略的应用177
【情景导入】177
【解决方案】177
【技术原理】177
【网络规划】182
【试验拓扑】183
【试验步骤】183
试验一依据命令熟悉ACL规则183
试验二在模拟器中按项目要求实施185
【验证方法】187
【思考与练习】187
项目二十网络安全活动目录的应用189
【情景导入】189
【解决方案】189
【技术原理】189
【试验步骤】199
试验一Active Directory 创建域控制器199
试验二域模式下的账户建立208
试验三域模式下组的管理212
试验四域模式下OU的建立218
【验证方法】219
【思考与练习】222
参考文献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