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宴》由青年作家孙频的五部中篇小说结集而成。
五个故事聚焦于城市男女的情感生活。孤独的女房东和房客结婚,希望拯救自己于孤独之苦;被女人纠缠不止的男人,分手后发现竟离不开女人的陪伴;陷入巨大生活惯性的女人,执着地坚持长年往返不同的城市探望男人,却发现他生活在更深的泥淖之中;意欲离婚的妻子,在丈夫绝望自杀后,却发现了丈夫最大的秘密……
孙频的小说有一种冷酷的美感,用不同的角度透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男女情感,与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和婚姻的定义不同,小说旨在消解与重构这些既有概念。小说中的男女是疏离、陌生和无所皈依的,他们想尽办法抗拒孤单,却深陷各自的生活漩涡中无法自拔。爱情在这里被具体成为类似于自救的陪伴。而婚姻则是这种逻辑的延伸。那些以彼此为各自生活中的“药引”的男女,不自知地陷入到了一种与孤单相比,更为冷酷的陪伴,在这种“熟悉的陌生”中,他们寻求拯救的同时却受到更深的伤害……
孙频是80后作家中的翘楚,五篇故事,篇篇如刀,鞭辟入里,意味悠长。值得围城内外的人细细品读。
孙频继《隐形的女人》后再推新作
五个故事写尽都市男女情感中的纠结与迷惘
刻画爱情中深刻的孤独与婚姻里彻骨的荒凉
李敬泽阎连科范小青张莉一致推荐
孙频的小说如瓮。瓮中的人们兀自步步惊心,卓绝长征。北方的群山围困着孙频,她的心里却生长着潮湿的南方。她的文字有着谪落凡尘的气息,似乎是,终有一日,凡尘里会绽放奇迹,沉重饱满的瓮化为逃逸的气球。李敬泽
对人的内化,对黑暗中的尊严,对永恒生存困境的不竭追问,从黑暗中粹取着光明。阎连科
孙频表现出惊人的力量和逼人的才气,她以一个女性视角来直面社会和人生,凛然不退。范小青
细腻绵密又风生水起的表述下,那些黑暗和明媚,混沌和尖锐,希望和绝望。孙频不仅写出了我们身在的现实,还写出了我们时代人的精神隐疾。张莉
孙频,女,1983年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太原文学院。2008年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花城》、《钟山》、《上海文学》等文学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万字。部分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选刊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隐形的女人》以及长篇小说《绣楼里的女人》。
三人成宴
不速之客
一万种黎明
瞳中人
骨节
三人成宴
一
邓亚西抱着双肩把自己贴在门上,专心地听着楼道里盘旋而上的脚步声。这是第十一个租客的脚步声。
楼道像废弃的空罐头瓶一样荒凉,脚步声一装入其中便四处是丁零当啷的回声,像是发酵过了一样,溢得到处都是。这脚步声从一楼慢慢升起来,回声像铃铛一样系在上面一直跟了上来。这脚步声里夹着些踌躇和陌生,像未熟的米粒坚硬地夹在一锅饭里,硌着她的耳朵。但不管怎样,它还是渐渐清晰起来了。像是从一楼走到五楼之后,它已经从一双脚步里迅速长出了鼻子、眉眼,迅速地长成了一张依稀可辨的脸。脚步声终于停了,这张现成的脸现在就在她门外。
在门铃还来不及响起的这一两秒之间,她在脑子里迅速给该租客画了一张素描,男人,不是很年轻了,身材单薄。是他的脚步声把他出卖给她的,而她,经常会热衷于这种一个人的游戏。就像她在屋子里经常会自言自语,她看着镜子问自己,今天吃什么?
她自娱自乐地和自己打着赌,然后从门镜里往外窥视了一下,果然是一张男人的脸。她暗自得意,开了门。一个男人完整地从她的素描里孵了出来。她像看战利品一样看着他,确实不是很年轻了,三十七八岁的样子,矮而且瘦,几乎是从她的脑子里拓出来的,她不想得意都不行。瘦男人端端正正地裹着一件米色短风衣,礼貌地向她点点头,她做了个请的姿势,他便一步跨进来了。她说可以看看你的身份证和工作证吗?男人很配合,交出了证件。是个摄影记者,四十岁,叫李塘。
他打量着房子,她打量着他。风衣里面是小格子衬衣,衣领干净,袖扣紧扣,军绿色的户外鞋,但怎么看都像是把二十岁男孩子的衣服抢过来穿在自己身上了。目光也是嫁接上去的,一张四十岁的脸上生生嫁接了一双少年的目光,闪烁羞涩,也像是抢过来的。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散发着一种介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暧昧气息,他的一些动作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更像一个女人。她想,大约是一个老文艺青年。
半个月前她在网上发了张合租房的帖子,于是在后来的半个月里,她一直在接见陆陆续续来看房的租客。第一个来看房的租客是个女孩子,个子很高很威猛,厚厚的刘海儿杀气腾腾地盖住了眼睛。她不带一丝笑容,像个女政客一样绷着脸把房间视察了一遍,突然问,怎么没有空调?她说,是没有。女孩又问一次,怎么能没有空调?她最后把她轰出去了。来租个房还想过得这么舒服?没有空调她邓亚西不也照样活了一年又一年,也没见在哪个夏天突然热死。还有个女孩盛装前来看房,脸上化的是浓妆,嘴唇血红,蹬着十厘米的高跟鞋,怎么看都像个小三,却站在她客厅里指手画脚,我的滚筒洗衣机往哪放呢?我有三柜子衣服,你这屋里只有一只衣柜,我的衣服放哪呢?这样的女人来租房,还要和她合住,简直就是走错地方了嘛。邓亚西心想,这样的女人不被包养着居然还跑出来租房?还有没有天理。几天下来毫无结果。由于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女室友,她把条件放宽了一点,遂改成了男女不限。
于是,男租客闻风而来了。有一个男租客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开着车过来看房,个子很高,脸上也还算阳光,她差点想,就他吧,看着顺眼,还能帮她修修电灯、冰箱什么的。但是他开始和她杀价,能不能再便宜点?一年付?我付不起,半年行不行?她很想问他,你开的那车是不是偷来的?一个人开着车来租房本身就让她觉得有点可疑,再加上他在杀价时那副居委会大妈买菜时的表情,一根香菜也是钱。她把他也扫出去了。还有个男租客剃着光头,穿着紧身牛仔裤,有着一种天然的凶悍,她一看他就觉得有点望而生畏,不会是刚从牢里出来的吧。但是男人告诉她,他租房是为了和女朋友同居。她想,同居这样的事还要当着一个外人啊?这男人也走了。男人走后,邓亚西忽然后怕了一下,万一进来的是个坏人,把她先奸后杀然后再劫财而去怎么办?下次务必要先看对方的工作证和身份证,必须要三证齐全才好。
就这样,半个月的时间里,租客们来了一个又一个,走了一个又一个,走马灯似的在她眼前晃,她像个包租婆一样耐着性子像看浮世绘一样往下看。她简直要失去耐心了,今天这个男人是她见到的第十一个租客了。
男人浏览完毕,在她面前站定,先问了价格,她说了。他没还价,表示默认。然后他羞涩地问了一句,你对我有什么要求吗?这是在前十个租客中绝没有出现过的状况,这个男人像个面试的学生一样问她,你对我有什么要求吗?她愣了一下,然后便问了一句,你……是一个人住吗?我的意思是,你带别人,女朋友住吗?男人摇摇头,我一个人住。她想,搞摄影的,和自己还算沾点边,人也还算痛快,没有和她砍价。虽然人老了一点,但这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又不是摆擂台招亲,他老就老点吧。更重要的是,眼前虽然是个男人,可是他没有让她感觉到一点来自雄性的攻击性,大约是那点女人气的缘故,这使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安全感。于是,两个人当下便成交,签了合同付了租金,男人一半日内便搬来与她合住。
她像个地主收租子一样残忍地接住了男人交给她的钱。为什么不收呢,她又不是开福利院的。她自己不就是从租房子一步一步熬过来的吗?三十一岁的时候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三十一岁的时候她断定自己不会嫁人了,就拼死买下了这套房子。当女人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男人就成了身外之物,房子才是一个女人血肉相连的壳,连蜗牛都有个壳呢,一个女人怎么能一辈子租着房,到老了老了还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没有人心疼她她就心疼她自己。那段日子里,买房的欲望像不倒翁一样在她体内竖着,怎么都摁不下去,于是,她便负债给自己买了套房子。搬家的时候,她想,此后,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寄人篱下的流浪汉了。
她以一己之力来拯救自己也算功德一件。
她是在一个黄昏突然有了这个念头的,把一间卧室租出去。那个黄昏,她站在窗口静静地看着窗外。楼下就是闹市,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汽车和自行车挤得无法分身,汽车骂自行车穷鬼,自行车骂汽车没素质,就你一个人有车啊,喇叭摁得把死人都能叫起来。女人们疯抢着处理的蔬菜和水果,一个女人刚挑好的两个西葫芦被人拿走了,她站在街上叉腰大骂,哪个不要脸的拿了我的西葫芦,也不怕把手烂了,真是什么人都有,两个西葫芦也能瞅在眼里?卖烧饼的卖小菜的推着车子出来了,亮起了风灯,五颜六色的劣质小菜在灯光里脱胎换骨得珠光四射,一堆玻璃似的。家禽店的老板正在给一个女人杀一只乌鸡,水产店的老板正系着围裙往出捞一条掉了鳞的草鱼。
整个世界都被这烟火气铸死了,铸得水泄不通,唯独她的房子就像一顶悬浮在烟火之上的小庙,肃穆清冷,她站在庙里看着众生,就像一个修行中的小尼。即使下去买菜买馒头也像在做贼一样,鬼鬼祟祟的,似乎她就不该吃菜吃馒头。
她就这样一个人在一套房子里住了四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画画。她是靠卖画为生的。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她还每天上下班,后来就干脆辞了职专职画画。她什么都给人家画,在卖画方面她是没有什么气节可讲的,从模仿名家的山水赝品到厕所瓷砖上的装饰画,她全画。这种感觉尽管卑微但是让她没有衣食之忧。她觉得真正可耻的事情是没人买她的画,穷得饿死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偶尔她也画些静物和肖像,是专供她自娱自乐的。早在美院读书的时候,她就喜欢夏尔丹的静物和弗里达的自画像。有时候她也会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人群画几幅素描写生,仿佛要把这些人个个穷形尽相似的。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她曾经跟一堆画画的人在一起混,因为那样让她有一种找到了组织的归属感。当时组织里有一个画油画的男人,这个男人斯文儒雅,谈起美术的时候满嘴是丁托列托雷诺阿康丁斯基。生活方面他也极其精致,如果是请朋友吃饭,那就是两个人他也一定要点够四凉四热,菜可以剩下,但礼节是万万不能偷工减料一分一毫的。就是做个方便面,他也一定要在方便面里至少出现五种颜色,红黄绿黑白,少一样颜色那就不能吃。有人把方便面泡一下就能吃,那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她是后来在饭桌上非常偶尔地听到另一个人告诉她,别看他张口艺术闭口艺术,头发梳得油光水滑恨不得扎个小辫,就几天前他还求着他,问能不能在他的报社兼个排版的美术编辑,一个月给他八百块钱都行。因为他连请人吃饭都要吃不起了。那人撇了撇嘴又说,不过你看他现在出来吃饭什么时候付过钱,还不是两个肩膀抬着一张嘴就来了,吃完了大大方方走人,大约是心里早就不平衡了。
圈子里还有一个画画的男人,听说他妻子也是个画家,他们深深相爱多年,连孩子都不要,他为了妻子能更投入地画画,让妻子辞了职,专职画画,卖出卖不出去都无所谓,他养她就是。可是后来有人告诉她,他曾亲眼见过,他老婆临回娘家前问他要两百块钱,他不吭声,他老婆只好又要了一次,给我两百块钱,回了娘家身上没点钱也不行。那最后呢,她心惊胆战地问。还是没给。那人倒说得风淡云轻,似乎见怪不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