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由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与代表项目两部分构成,前者探讨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范围、生存环境、地位与现状、特征、构成与分类及其价值,以及西安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联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西安鼓乐研究等理论问题;后者对分布于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曲艺等类别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开展整理研究工作。这是一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窗口,探究西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研究之作。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都西安的文化名片。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集中反映了从古至今西安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折射出地域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彰显了中华文化历史厚重和丰富多彩。
本书稿撰写的目的,一是弘扬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公布,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保存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当前,尽管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普遍提高,但作者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还存在误区,那些由民间流传下来的、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保护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待于传承与弘扬。二是增强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09年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过全面普查后,非物质文化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如何保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保护重要性认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加强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整理。作为主要流传在民间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字资料极为缺乏;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因此,本书稿尽可能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资料,诸如网上资料、民间搜集资料、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资料等进行文字整理,做一点保护传承工作。四是借此唤醒人们加入到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来。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历史文化代表性,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保护西安地域文化是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保护中华文化血脉相传、彰显文化地域个性、守护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
王晓如,女,1963年出生,满族,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后师从史学家漆侠先生学习宋史,并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陕西省史学会常务理事、唐代文化史学会理事、民盟西安市委副主任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从教30余年,撰写*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等各类课题1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目前主要从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唐宋文化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上篇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性保护利用研究
西安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思考
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
诗歌与牛郎织女传说及其影响
周至的庙会及其文化价值
从《秦王破阵乐》看唐宫廷音乐兴衰的政治取向
西安鼓乐名称溯源
西安鼓乐生存的音乐环境探析
庙会与西安鼓乐传承
西安鼓乐的民间传承形式研究
西安鼓乐在西安地区的传承与分布
西安鼓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
唐传乐器“七星锣”排列变化原因初探
西安鼓乐的鼓
西安鼓乐的锣铰类乐器
西安鼓乐的传统乐社
改革开放三十年西安鼓乐保护传承成果综述
下篇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民间文学】
牛郎织女民间故事传说
王莽乡轩辕寺传说
仓颉造字台传说
翠华姑娘的传说
丈八沟的传说
户县民间歌谣
【民间美术】
长安烙画
哑柏刺绣
周至剪纸
户县民间布艺老虎
户县李氏木刻工艺
阎良新兴剪纸
苗春生泥塑
【民间音乐】
西安鼓乐
高陵洞箫艺术
新兴特技唢呐
厚畛子山歌
渭旗锣鼓
十面锣鼓
留南村锣鼓
【民间舞蹈】
周至牛斗虎
阎良牛拉蹩鼓
西里和尚斗柳翠
雨金舞龙社火
周至竹马
药惠竹马
【传统戏剧】
周至大玉木偶戏
周至皮影戏
关中(临潼)道情皮影戏
【民俗】
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
户县社火
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
大白杨社火芯子
船张芯子
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
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
西安都城隍庙民俗
骊山女娲民俗
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
青山索圣母庙会
【传统手工技艺】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
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及民俗
阎良核雕技艺
蔡氏核雕技艺
蓝田玉雕工艺
狄寨徐文岳泥哨制作技艺
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
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
长安寺坡村“添碟子”制作技艺
张氏风筝制作技艺
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
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
“中华老字号”德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
西安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
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
秦镇米皮制作技艺
铁炉油馍制作工艺
周至翠峰马家饦饦
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
户县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及习俗
【传统医药】
高陵韩氏正骨制药技艺
马明仁膏药
【曲艺】
户县眉户曲子
高陵曲子
周至道情
熨斗村曲子
长安道情
后记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乞巧节民间形成的习俗,在诗人笔下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中道:“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百条。”权德舆《七夕》:“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乞巧望月、月下穿针在诗歌中都很形象地表现出来。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就更为热闹了,什么“水上浮”、“花瓜”、“乞巧楼”、“乞巧”、“得巧”,等等。每到七夕前后,宋朝街市格外热闹,不仅是“妇女望月穿针”,而且老老少少都参与其中,七夕成为百姓节日。
明代时七夕各地乞巧风俗又有不同,“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之乞得巧”。济南则是在七月七日这天,当地妇人陈瓜果于庭中,结彩楼,穿针乞巧,如果有喜(蜘蛛)网于瓜上则为得巧。
清时,不仅宫廷中有七夕穿针看影乞巧活动,而且还流传下来许多与七夕有关的诗。如《七夕》《乞巧吟》《七夕感事六首》《七夕雨》《七夕漫作》等等,这些诗生动描述了当时的乞巧活动。乾隆皇帝《七夕》中的“空庭设席陈瓜果,别院抛针列绮罗。讵用奇文夸乞巧,倚栏长咏眄银河。”与举人潘名江(《珠村七夕吟》),“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勤乞巧,男儿换靓装”,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宫廷内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乞巧节情况。诗歌等作品对牛郎织女故事的传播,为我们今天研究有关内容保留了大量资料。
四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
今天,牛郎织女传说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爱情故事,有人甚至提出将这一美好的爱情故事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足见这一故事影响之大。有些地方已经透过这一传说看到了蕴含在传说后面的无限商机,虽然各地民俗活动不同,但是通过民俗活动纪念等方式带来的文化活动的经济效益是不能低估的,这些活动对丰富各地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旅游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各地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以及女红比赛。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虽与女性做手工比赛、做吃食有关,但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尽管各地在七夕这天都要开展乞巧活动,但由于传承习俗的地域与环境差异,还是有略微差异。如在我国黄河下游的沿海省份山东各地,其乞巧活动与北方大部分地区基本相同,即乞巧形式较简单,只是在家中庭院陈列瓜果,以此乞巧。但这个过程有说法,如在乞巧过程中,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有的地方则是吃乞巧饭,即由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在制作过程中,将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待乞巧活动结束以后,姑娘们聚在一起吃水饺,如有姑娘吃到上述三种东西,或有福,或手巧,或早婚,等等。
在江浙一带,有的地方是在乞巧这天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为“巧果”,晚上时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自己制作和当地所产之物,然后由女孩对月穿针,祈求天上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如在第二天开盒时,已结网,则称为得巧,等等,各地民俗不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