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与结构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性调整。整体来看,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趋稳,但安全关系和安全结构依然复杂多变,突发性事件仍难避免,风险升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全形势的调整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势。其中,*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出现新的磨合与互动,中国塑造安全环境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显*增强。
张蕴岭 1945年生。第10届、第11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日本研究所所长,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东亚展望小组成员、中国—东盟合作专家组成员,东亚自贸区联合研究专家组组长,东亚紧密经济伙伴专家组成员,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中央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特聘客座教授。
任晶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是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成立的院级学术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有关地区安全问题,特别是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心以应用型和对策型研究为主,研究成果主要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中心为非营利性学术机构,所需资金自筹,接受机构、公司、个人、基金会提供的资助,所有筹措资金用于开展研究和相关活动。
中心组织调研课题,推进研究合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聘请兼职特约研究员,特约研究员接受中心委托从事课题调研,参与和协助中心组织学术活动。
一
(一)大国战略威胁与遏制
(二)热点问题升温
(三)恐怖主义威胁
二
(一)如何看待美国因素
(二)如何看待日本因素
(三)如何看待朝鲜半岛因素
(四)如何看待南海问题因素
(五)如何看待印度因素
(六)如何看待“三股势力”因素
三
(一)中美安全合作
(二)中俄安全合作
(三)中印安全合作
(四)参与和推动区域多边安全合作
四
……
《周边安全:磨合与塑造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
进一步加强同盟建设是美国应对中国综合实力上升的重要手段。美日同盟被视为东亚地区安全的基石和支柱,修改防卫合作指针的主要意图是应对中国崛起,主要手段是支持日本修改集体自卫权条款,提升日本的军力水平,让其具备直接部署和参与军事行动的能力,使日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拉拢日本,奥巴马2014年4月访日期间明确表示《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同时支持安倍政权解禁集体自卫权,这是美国在任总统首次做出此类明确表示。在奥巴马与安倍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美国不仅极力抬高美日同盟的地位,还将其描述为“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石”,肯定安倍的所谓“积极和平主义”政策的“积极”意义。对韩国,美国继续把持韩军战时指挥权,积极动员韩国构建“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并与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相连接。同时,美国还大力推动签署美日韩三方情报共享协议,以加强美日韩三国联动的军事动员和运作能力。
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也是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的重点之一。2014年,美国重返菲律宾,双方签署了加强防务合作的新协议,美军得以重新进入菲律宾的海空军事基地。美国公开支持菲律宾向联合国国际法庭就南海问题状告中国,以此获取菲律宾政界和公众对其军事重返的支持。美国把澳大利亚作为南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前哨基地,在澳建立长久军事基地,增派驻澳部队。美国还与新加坡、泰国加强军事合作,推动与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在这些国家的军事采购和人员培训等领域提升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