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政治学--政治文明新高地的复合建构之道》主要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的有关理论,特别是复合建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空间政治学进行较深入的基础理论性研究。从空间政治的技术缘起着手,分析了空间政治关系的演变和空间政治运作过程。进而探讨了空间政治中单一主体试图利用外空优势控制全人类的帝国主义企图与航天技术客观上促进不同主体民主融合趋势之间的权力逻辑,强调指出帝国逻辑与民主融合的基本矛盾构成了推动空间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徐能武,1972年生,湖南平江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赴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访问学习。2011—2012年赴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詹姆斯·马丁防扩散研究中心访问学习。现为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科学技术与新战略空间安全、空间政治学研究。先后在《外交评论》《国际观察》《太平洋学报》《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锻铸军魂——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体制研究》《国际安全机制理论与分析》《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研究》专*3部、参与编*12部,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主持、参与军队、省部级课题等12项。
前言
第一章 空间政治的权力逻辑与复合建构
一 空间国际关系形成的权力逻辑
二 空间利益关系构成空间政治的基础
三 空间国际关系研究体系的思考
四 空间国际关系文献综述及其意义
第二章 空间政治的关系互动与安全战略
一 空间安全形势的理性审视
二 空间安全利益博弈与汇聚
三 维护中国空间安全与合法权益
四 中国特色空间安全战略框架体系
第三章 空间政治的军事化与战略稳定性
一 空间安全的潜在威胁与挑战
二 空间信息支援的政治逻辑
三 从战略稳定性看美国空间威慑体系
四 21世纪初美国空间攻防对抗准备
第四章 空间政治体系暴力控制与军备控制
一 防止空间武器化国际法律制度的复合建构
二 导弹扩散治理中的政治领导与机制设计
三 军民融合式空间军控和平红利的生成机制
四 空间军控核查与普遍履约的效费比分析
第五章 空间政治复合结构选择与国际合作
一 空间安全外交努力的困境及其思考
二 维护和促进空间安全的“向善”关系
三 联合国空间安全谈判机制的结构整合与功能强化
四 空间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复合建构与持续进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