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史上的法学“元派别”,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应运而生,不断吸取社会规则因子而趋于发展,晶析出经由法律实现社会稳态的体系结构和逻辑脉向。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主脉国家被继承,实现中国化的逻辑过程。在革命与专政之间,呈现强烈党性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其科学基因和内涵并未得以充分展露。在以制度高位为基础的常态竞争中,社会主义从革命走向建设,法治成为制度属性。作为趋势代表者,马克思主义法学必须吸取中国成分而应时发展,从初始态走向成熟,最终成为唯物法学,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呈现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到“马克思主义法学”,再到“唯物法学”的三大发展阶段。
王耀海 安徽宿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法理学博士。研究领域: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唯物史观。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 《制度演进中的法治生成》 (2013)、《唯物史观的逻辑探要》 (2013)、《商鞅变法研究》 (2014)。
导论
一 研究必要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框架
第一编 在革命中形成
第一章 学派的基本维度
一 学派标准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四 基石范畴
五 基本原理
六 认识体系
七 研究群体
八 学派时间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生成脉络
引言在历史中寻找脉络
一 应时萌芽(1843—1844)
二 趋实诞生(1844—1848)
三 框架成型(1848—1871)
四 深入发展(1871—1895)
五 逻辑继承
第二编 科学脉向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
一 经济决定法律
二 法律的适度反决定
三 法律对应国家
四 法律的阶级性
五 法律的历史性
六 私有制下的违法必然
七 革命超越法律
八 资本主义法治的虚伪性
九 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必然
十 法律的东方道路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属向
一 法学的科学含量
二 法学的党性
三 科学基因
四 科学方法论
五 法学的本位判断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价值
一 学科拓展
二 促进实践
三 引领型法学
第三编 从革命走向建设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主脉
一 革命破法:新民主主义的时代主题
二 固国需要:毛泽东时代的法律挣扎
三 建设重法:邓小平开辟的法治新局
四 回应脉动:江泽民确立法治战略
五 法脉塑型:胡锦涛拓深法治宽度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挑战
一 基于革命的论证偏重
二 不够独立的法学发展
三 暂时滞后的法学弱势
四 展现对比的法学挑战
五 契合趋势的反弱求强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当代场域
一 趋势凝聚的法脉隆起
二 法脉隆起的习近平法治路向
三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学地位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动力
一 根本动力:一党执政下的依法治国
二 本土动力:被包裹的法治基因
三 趋势动力:第二次商鞅变法
四 载体动力:法治的未来走势
五 思想动力:应载趋势的新法家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路径
一 学科基础:完善唯物史观
二 学科取向:获得相对独立
三 学科基石:形成基本范畴
四 学科框架:提取基本命题
五 学科运作:总结法学方法论
六 学科汇流:梳理法学脉络
七 学派形成:创建唯物法学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走向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