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米勒不同方面的重要文章,包括七部分:解构和实践,阅读的伦理,理论介入,文学中的言语行为,“他者”,维多利亚时期文学,论德里达。选题经过米勒本人认可并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米勒不同时期的学术成就,既有理论阐发,又有具体作者作品分析,既有历史观又有现时观。对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都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J·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国际著名的美国学者,曾担任北美现代语言协会主席,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主编合作者。
致谢
前言
一 阅读的伦理
阅读的伦理:巨大的裂缝和分别的时刻
阅读的启示:康德
叙事的伦理
《达洛卫夫人》:作为已逝再生的重复
二 理论介入
如何阅读文学?
什么是异述性(iterability)?
艺术政治化——什么是文化研究?
跨国型大学里的文学研究
三 文学中的言语行为
述行性的情感:德里达、维特根斯坦、奥斯汀
保罗·德曼
马塞尔·普鲁斯特
四 他者主题
弗里德里希·史莱格尔:对混沌的误用
约瑟夫·康拉德:我们应该阅读《黑暗之心》吗?
E.M.福斯特:公正地阅读《霍华德庄园》
五 维多利亚主题
艾米莉·勃朗特
哈代
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诗歌中的自我构建
六 论德里达
信仰的告白(A Profcssion of Faith)
德里达的遗留物
德里达独特的述行性理论
本书编写作品对照表
后记
《知识分子图书馆:J.希利斯·米勒文集》:
如果读者看《达洛卫夫人》中任何一页时自问感觉置身何处,多数人都会回答说是陷入了一种心理,而这种心理又被一种全在全知的心理全然了解,后者在某个不确定的、稍后的时间点来讲述,这个时间点往往“滞后于”小说角色的所想或所感。叙述者的心理在各种有限心理间来去自如,即刻便将全部心理通通了解且全部代之讲述出来。此种语言方式形成了《达洛卫夫人》这部小说的局部风格。
由此,尽管《达洛卫夫人》中的角色并不知晓,他们却都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依赖着叙述者。叙述者保存了他们稍纵即逝的思想、情感、心理影像以及内心话语,使其免于随过去一同消逝,将它们用语言再次呈现给读者。在《达洛卫夫人》中,叙述本身就是重复。换言之,叙述者心理依赖于小说中角色的心理,没有角色心理就没有叙述者心理。整部小说几乎没有篇章段落是有关叙述者私人声音所独有的思索或描写。读者几乎不能得知叙述者自身的想法,他们所看到的是角色眼中而非叙述者个人眼中的世界。反对“平稳”和对她令人敬畏的姊妹“感化”的这段说教是小说中仅有的几处讲述叙述者观点的地方之一,甚或讲述的是伍尔夫本人的观点,而不是以小说中某个角色的心理来讲述。即便如此,叙述者还是将自己隐藏起来,把一些她本人对威廉爵士的看法说成是露西娅的:“这位女神(露西娅·沃伦·史密斯)看透了也存在于威廉爵士心中。”(1925,151)
《达洛卫夫人》中,无论是一种想法还是一样事物,只有先存在于某个小说角色心理之后,对于叙述者来说才存在。那些借助外部对象从一个角色心理过渡到另一个角色心理的段落可以揭示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