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以群体伦理为社会价值本位,今日中国市场经济导致的社会转型,则让个体生命浮出历史地表,且引发了全民性的价值动荡。傅书华*的这本《个体生命视角下的十七年小说》以个体生命视角,选取在“十七年”小说中占主流位置的史诗类小说;从五四文学谱系、民间文学谱系延伸到“十七年”的小说以及个体生命在“十七年”短篇小说中的“碎片”,用“典型方式”“细读”方法,重读对几代中国人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十七年”小说,试图为构建今日现代中国价值大厦提供砖瓦木石。
傅书华,男,1953年生。文学博士,太原师范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现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西省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名作欣赏》杂志社副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文学评论》《领导者》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刊发论文百万余字,出版《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等学术论著八部,主编、参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等教材五部,曾获山西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各类奖项多项。
引言:“十七年”文学研究的意义、现状与本书研究
第一章 “史诗”类小说中的个体生命
第一节 “史诗”类小说中个体生命的成型范式
第二节 探寻面对“整体”“历史”的“个体生命”的“踪迹”[上
第三节 探寻面对“历史”“整体”的“个体生命”的“踪迹”[下
第二章 “五四”与“民间"在“十七年”小说中的一个侧影
第一节 律动的轨迹
第二节 重读孙犁
第三节 散落的珍珠
第四节 走近赵树理
第五节 革命英雄传奇与武侠文化传统
第三章 “细读”短篇小说世界中的个体生命“碎片”
第一节 时代社会主题外表下的个体生命“碎片”
第二节 情爱世界里的个体生命“碎片”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生命“碎片”
结语:提出几个于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