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足于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和习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讲话为依据。分析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方法及研究综述。以“古为今用”为着力点,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指出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途径;从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做到“洋为中用”。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研究背景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种认识
二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节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
一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第四节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一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
二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现状分析研究
三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资源作用研究
四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径研究
五 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研究
六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一 优秀传统文化铸塑文化强国的民族自豪
二 优秀传统文化支撑文化强国的文化自觉
三 优秀传统文化感召文化强国的心理自信
四 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五 优秀传统文化承托文化强国的精神基奠
第二节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源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内容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社会层面上内容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个人层面上内容
第三节 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根本
一 明大德
二 守公德
三 严私德
第四节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 优秀传统文化内含人对自然依存关系的正确认识
二 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益借鉴
三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五节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构建
一传统“和”文化内涵丰富
二 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力支撑
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宝贵借鉴
第三章 传统文化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全社会没有达成共识,缺少思想认识上的高度
一 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 学术界对待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态度
第二节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支离破碎的一不平衡性
一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的概括
二 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认识方面出现的偏差
三 当前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师资队伍急需加强建设和培训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实素质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制度、组织建设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和指南,缺乏经费保障机制
一 制度、组织建设不健全
二 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和指南
三 缺乏经费保障机制
第四章 传统文化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第一节 加强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
一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 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体系
三 综合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二节 建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 组织领导保障
二 工作队伍保障
三 经济物质保障
四 环境支持保障
五 法规制度保障
第三节 传统文化必须融入校园文化中
一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三 中国传统文化对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四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第四节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
一 全员育人的内涵解读
二 全员育人的意义剖析
三 全员育人的策略构建
第五节 学者们应走出校园、书斋,将儒家的义理和民间社会活动相结合
一 学者的使命
二 精英化传承:思想的护卫与教化的施行
三 民间化传承:礼乐的俗化与规范的践行
第五章 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一 中韩两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
二 中韩两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三 中韩两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比较
四 中韩两国青少年家庭教育比较
五 韩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一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第三节 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总的经验启示
一 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
二 重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吸收古今东西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三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结合,营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教育构架
五 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知与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