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云南诗学批评是深思和返原的,前者与逻辑相关,后者与体验相关。作为方法,二者均如阳光和空气具有自明性;作为存在,二者则如海水和火焰有待呈现。从自明性存在的双重视角出发,清代云南诗学隐含两个命题:诗为何——主体性情的艺术外显;何以为诗——基于根柢与兴会的审美创造。
在现代学术视野下,清代云南诗学话语是一种理论性、知识性的存在;对地域化的清代云南诗学主体而言,其诗学话语却是建立在自为式构建的诗人自身与家国、审美与道德若即若离的情怀之上。
“诗学”是贯穿本书的重要概念,也是理性化同时偏于线性的“意图式”存在,它介于“想象界”和“符号界”之中。而清代云南诗学则是一个偏于结构化的空间存在,其涉及以下几点内容:“清代”界定了研究的时间阈限,也把论题置于清代这一特定的政治、思想及学术背景之下;“云南”则显示了论题研究的特定地域范围,确定了研究对象的地理疆界;“诗学”则是就清代云南诗文论著中所呈现的诗学问题而言,即研究对象主要是清代云南诗文论著中所呈现的诗学问题。具体而言,本书中的“诗学”主要是指在诗歌相关的理论和批评中所呈现出来的诗歌美学问题,包括诗学观以及审美创造和批评的一般规律等方面内容。之所以不采用“云南古代文论”这一表述,源于云南古代文学理论主要出现在清代,并且主要是诗歌理论,故行文中选用“清代云南诗学”这一表述。
就体量和内在性而言,“诗学”有两层含义:一是清代云南的诗歌美学问题,“非指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包括一切文艺理论在内的广义的‘诗学’,而是现在通常所说的狭义的‘诗学’,即有关诗歌这一特定文本的理论”;二是清代云南诗文论著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问题。在研究清代云南诗歌美学问题的同时,不放弃对清代云南诗文论著中“文”论的研究,即是说,在论述“清代云南诗学”这一概念时,由于论述对象常涉及“文”,却又在“诗学”范畴之内。实际上,清代云南诗文论著主要是对诗歌美学的探讨,这也构成了云南诗文论著的主流,关于文论的并不太多。而“性情”和“学养”则是云南诗文论著所探讨的较为显在问题,也是云南诗文论著予以较多篇幅集中讨论的问题,所以把它们抽取出来做重点探讨。为论述方便,行文中的清代云南诗文论著,一般表述为“清代云南诗学”。
绪论部分首先从文学批评史、诗学研究专著、研究云南诗学的专著与单篇论文这几个方面对清代云南诗学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并指出其成就与不足。然后勾勒清代云南诗学的总体风貌,并初步判断清代云南诗学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就研究思路与方法加以说明。在试图阐绎每个诗学观念内涵的同时,与中原主流诗学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彰显清代云南诗学的某些地域化特征。
第一章首先在社会文化层面对清代云南诗学的存在状态做一番粗线条刻画,特别突出移民、儒学教育和士阶层兴起、科举制度等对清代云南诗学的重要影响。接着对清代云南诗学发展状况进行考察,说明其后发性与速成性特征。
第二章结合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情、志观念,对清代云南诗学本体论进行考察。清代云南诗学家认为诗歌本体呈现为“气”“心”“性”“情”“性情”等概念,并与“真”有莫大关系。总体上看,清代云南诗学认为诗歌是主体性情的艺术外显。
李潇云,女,汉族,河南开封人。200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年继续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学习,于2012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美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思想战线》、《学术探索》、《散文诗世界》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作品三十余篇。
绪论
第一节 清代云南诗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清代云南诗学的总体风貌
第三节 论题价值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清代云南诗学的存在生态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存在生态
第三节 诗学发展状况考察
第二章 诗为何:主体性情的艺术外显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诗学之情、志观追溯
第二节 主体性情之“气”与“心”
第三节 “性情”与“真”
第三章 何以为诗:基于根柢与兴会的审美创造
第一节 根柢与兴会:源于学问与发于性情
第二节 有法与无法:对法的超越与至法无法
第三节 尊唐祧宋与变通独创
第四章 批评的两个向度:道德批评与审美批评
第一节 对“温柔敦厚”的推崇与叙述动机
第二节 诗歌批评中的道德批评
第三节 诗歌批评中的审美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清代云南诗学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般而言,研究对象决定着研究思路与方法,此外,相关资料的状况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进程,所以在此意义上,思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就必须根据论题的需要而定,使思想方法、学术话语与论题本身相适应。
本书拟通过文献检索,综合搜集清代云南诗文论著的相关资料,主要是历代文论、诗话、诗词文章的序跋等有关书籍及论文资料,从而梳理出清代云南诗文论著发生、发展、演变的清晰脉络,进而发现其特征等。
一综合比较分析法
清代是一个文化事业繁荣的时代,就文学理论角度而言,其理论家及出版物之多,恐怕历代作家难以与之比肩而立,有清一代“不算诗选和评点类的出版物,仅严格意义的诗话已知有一千种以上,准确的数字目前还无法估算。此外,笔记、目录题跋、选集、评点以及诗文集中的序跋、诗作、书信和诗学专题论文,也蕴藏有大量的诗学资料。清代诗学文献之丰富是令人叹为观之的”。①故此,面对《云南丛书》及各类地方或相关文献,不得不加以筛选、甄别,选取能说明问题的资料加以阐述。这就要求不仅要对核心资料及其脉络了如指掌,还要涉及理论的追溯整合,更要结合具体文本加以阐释,争取通过个案研究和充分的论证,综合探讨清代云南诗学,系统地把握其特征和价值取向。通过这种多视角的观照,从中可以窥见其本质特征,以及它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分支和必要补充的独特存在等问题。
但是,这里要尽可能避免一个问题。传统诗学研究,对诸如诗学文献、诗学理论、诗学史等中的核心概念或范畴多有研究,而对丰富多样的诗学细节尤其是明清以来愈加显著的地域性诗学却关注不多。这样,作为古代诗学分支的地域性诗文论著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被几个一再重复论述的概念或范畴所遮蔽。同时也使得地域性的丰富内容和独创资源难以呈现。这可能走向事物的两极:其一是反复言说而导致对主流诗学概念的过度重复;其二就是过分追求某些细节而对许多重要而特殊的现象视而不见。结果使得“一个时代的诗学被描述为对若干个审美概念的阐述、响应和批评。这样一种单一视角建构的诗学史,内容和结构必定是线性的、简单的,新著作的增加往往只是旧问题的重复,而不是新问题和新的历史序列的展开,目录呈现的是相似的人物、思潮、时序,是似曾相识的历史叙述”。文学若此,诗学亦然。这就面临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传统论题与本论题之间的关系?在不得不有交叉时又该如何解决?鉴于此,本书将采取综合比较分析法之思路,在系统的、综合比较分析基础上,根据具体论述目的,在资料取舍及视角选择上下功夫,在别人停下来时多走一步,在别人言尽于此时另辟蹊径。诚然,这需要对资料进得去又出得来,防止陷入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不能自拔。这不仅需要学术识力,更要对文献保有一种警觉,既重视史的线索更要注重理论线索的梳理,实事求是,始终保持冷静、通达的平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