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世平,1911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青年时期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5年在泰国创办国际性的安达公司,1948年参与创办南方根据地的南方人民银行,1949年和1950年分别创办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和澳门南通银行;是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四、五、六、七次全国侨联副主席,经改制后的中国银行的副名誉董事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中,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政治、经济、文化、侨务、教育、医疗、体育等多个领域都有过特殊的、非凡的建树。
2007年6月2日凌晨,他因心律衰竭,于香港与世长辞,享年97岁。
以写小说见长、善于人物刻划、故事营构和氛围渲染的作者,多次赴北京、香港、潮汕等地采访,花八年的心血和汗水,几易其稿,才完成了这部既真实、又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传记精品。1995年,《庄世平传》荣获中国首届传记文学作品奖。
此后每隔几年,作者在对庄世平进行跟踪采访的同时,都对《庄世平传》进行精益求精的修订。如今奉献给读者的,是《庄世平传》的第八版。
廖琪,1953年11月生于广东省普宁县。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委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已出版长篇小说《茶道无道》、《燃情经历》、《东方玛利亚》、《小镇纪事》,中短篇小说集《茶仙》、《等待判决的爱》,长篇传记文学《庄世平传》,报告文学集《南粤之春》、《大地保护神》、《水龙呤》、《胆剑篇》,散文集《我生命的雨露阳光》以及《摩琪文集》(五卷本)等。其中,《庄世平传》已连续出版八次,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其担任总编导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庄世平》于2004年底摄制成功并在海内外发行。另有其他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或选编入多种合集。获数十家国内外报刊媒体介绍其创作经历,转载、评论其作品。
楔子
一 儿时三哭
二 热血柔肠
三 古都试剑
四 上下求索
五 栽桃植李
六 救亡之路
七 艰险旅程
八 重庆受命
九 傲然“安达”
十 艺醉曼谷
十一 扬帆香江
十二 开国礼赞
十三 光明使者
十四 艰巨任务
十五 金星轨迹
十六 大义之举
十七 高风亮节
十八 躬逢大治
十九 历史突破
二十 特区先驱
二十一 开放引路
二十二 造福桑梓
二十三 再架金桥
二十四 魂系中华
二十五 成功身后
二十六 永恒丰碑
二十七 金秋年华
二十八 无限生命
二十九 终极辉煌
附 庄世平年表
后记
我和《庄世平传》
第八版附言
《庄世平传》:
庄世平认真地听着思考着,好久,严肃而郑重地点了点头。
有如此丰富的精神食粮,任何衣食上的贫乏,已不在庄世平的话下了。而正是信仰的逐步形成和十多年勤学苦读所积累的知识,使这时的庄世平敢于面对这纷乱的世界上的一切不公平的挑战了。
参与社会的挑战和抗争,马上就出现在庄世平的面前——1931年9月18日,内乱频仍的中国又雪上加霜,日本人一夜之间侵占了东北三省。此后,一群群、一队队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难民,沿着破败峻险的古驿道,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从长城人关,汇人北平的大街小巷。于是,整个北平目所能及的,便是那些衣衫破烂、面黄肌瘦、疲惫不堪,甚至奄奄一息的东北同胞。他们需要充饥的食物!秋风已经料峭,他们需要添保暖的衣服!为了取得这些,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只明码实价被卖八个大洋……凄婉而悲愤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歌声整天在城里的上空回旋,唱得人欲哭无泪,欲吼无声。
“九一八”事件以来,庄世平就一直处于不安、悲伤、愤懑的情绪中。他既不甘上街又勤于上街。不甘,是因为他怕看到从难民的眼睛里透露出来的乞求生存的神情。爱国何罪?爱国就得挨饥受冻吗?政府为什么不能作出有效的拯救?他对政府的冷漠态度伤心透了。勤于上街,是因为街市上的消息比报纸电台方面还来得快,强烈的爱国心使他不能不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而从难民口中传出的有关日本鬼子在东北的种种暴行,又激发起他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同时他还注意到,值此国难当头时刻,在王府井以及其他一些热闹地带,高级饭庄、舞厅、藏莺隐玉的卖笑场所,居然照样热闹非凡。披红戴绿的贵小姐照样抱着爱犬招摇过市,嗲声奶气的阔少照样一掷千金穷奢极侈,达官豪贾照样纸醉金迷,销魂于揽香搂玉之中……他为这些醉生梦死的中国人感到无比的悲哀和耻辱。这些人的血,难道不是红的?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在时刻激奋着他。因此,一天中午,当他办完事,在东直门边一家小饭店坐下,刚从伙计手里接过两笼灌汤包子,正想缓和一下饥肠辘辘的肠胃,转眼一看,身边居然站着七八个十来岁的、污秽不堪的难民孩子。这几个难民孩子的眼睛,仿如十几条强光的射灯,射向他的脸,射向桌上的食物,有的已经在吞咽口水,有的已是垂涎欲滴。
然而,他们没有乞求,一切只在默默中进行。此地无声胜有声!庄世平的心被震撼了。他让伙计再端来四笼包子,交了钱,然后拍拍其中一个小孩的头:“吃吧吃吧,别哽着。”就黯然地离开了饭店……冬天到了,学校学生会组织了支援难民的募捐活动。他热烈地响应并参与这一活动。他从自己的伙食费中,拿出二十块大洋捐了出去。为此,他有近半年只有吃窝窝头过日子。
不久,传来爱国将领马占山即将组织义勇军出关抗日的振奋消息。
又不久,传来马占山的将士缺衣缺粮缺药,出关抗日困难重重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