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政府话语研究应置于国家稳定和危机传播的高度。政府管理者是政府、媒体和公众三维关系的核心,其媒介话语的认知及掌控能力,既关乎政府与公众如何沟通,又关乎政府与媒体如何共赢,还关乎国家的执政安全与形象构建。本书针对全媒体时代政府话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
可作为政府管理者、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指南及新闻传媒、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风险社会:审视执政主体媒介话语的新维度
今天,传媒实力无疑已成为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新时期的媒介话语研究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将媒介话语置于国家交往与国际传播的战略高度。政府管理者自身角色的特殊性,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处理政府、传媒和公众的三维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让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达到优化,必须考虑媒体的桥梁与纽带功能;要使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博弈实现共赢,必须不断培育和提高政府管理者的媒介话语认知及掌控能力。在今天的执政生态中,“风险社会”“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三个词已经深度地勾连在了一起。
乌尔里希·贝克强调的风险社会,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而这种社会结构是与一种新的风险结构伴生在一起的。风险是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表征了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某种潜在状态、社会张力乃至危机水平。现代社会的两大特点:一是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任何一个地方的舆论热点都可能酿变扩散成全球性的焦点;二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信息封锁成为过去时态,民意发生了历史性的共振与重构。这一方面为执政者对内、对外传播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但更多的是给执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严峻的考验。因此,以风险社会的研究视域为突破口,切入时下政府管理者群体的媒介话语问题,就显得特别迫切和关键。这便是本书选题的思路和研究的起点。
从自然生态环境考察,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失衡,导致灾难性事件时有发生;从社会性矛盾来考察,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内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不断分化,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冲突有时难以调和。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的风险性因素剧增,公共危机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最容易成为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极容易成为政府舆论空间的敏感点和脆弱点。近几年来国内外大量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其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无一不挑战着执政者的危机应对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而执政者参与风险沟通与风险决策的能力,源于其科学运用大众传媒话语的能力。充分调动媒介资源和媒体优势的前提条件,是要正确认知媒体话语。对于政府管理者来说,首先必须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媒介素养。这对政府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完善对社会风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二是就异态环境的特殊形势,对风险传播方式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策略调整。
在现代社会,在较大范围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执政行为已经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正如英国学者布赖恩·麦克奈尔所说:“如果有一个组织斗胆闯入当代政治领域,却缺乏对媒介运作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公共关系机器如何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政治优势的认识,那么勇气可嘉之余,失败似乎命中注定。”[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第2版)》,殷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页。W兰斯·班尼特在《新闻:政治的幻象》一书中认为,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在民主社会中,权利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和策略的运用。根据乌尔里希·贝克的说法,世界风险社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而这正是传统一般化交往传媒(并且借助新传媒,即电脑和网络技术) 达到纯粹的“自我服务”的时期。此时,灾难事件与心理、社会、制度、文化交互作用的方式,会加强或消减对风险的感知并塑造风险行为,这反过来造成新的社会或经济后果,其后果远远超过了对健康或环境的直接伤害,如导致对制度丧失信心、污名化、脱离共同体事务等间接影响(“风险的社会放大与弱化”理论)。从理性主义角度看,风险社会中的传媒不仅仅是工具性、功利性的,它还促使社会的发展,并促使我们在本体论层面上建立起必然性的、由因果关系支配的世界观。可以说,风险社会中的媒介本身就是风险之源。
从风险社会的角度来看,政府管理者的媒介话语,直接影响风险传播的过程与效果。风险传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下,通过公共风险信息、公共观点传递和意义共享而进行的社会互动。如果政府管理者的媒介素养不高,就会出现风险传播的价值悖谬效应,进而导致全社会的舆论恐慌或现实危机。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其主要成员(政府管理者)在危机事件处置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较之于常态环境,异常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和社会管理面临更多的隐患和不确定性。如果说常态下政府管理者的媒介话语是有效和无效的问题,那么,异常环境下政府管理者的媒介话语就是社会稳定与动荡的问题。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政府管理者的时代焦虑:风险社会背景下的执政生态
第一节“风险社会”理论的出场
一、人类风险观的萌发与风险思想探源
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
三、风险研究的拓展和修正:吉登斯、拉什的学说及其他
第二节风险社会视域中现代风险的生成逻辑
一、高度现代化与人造风险的涌现
二、信息技术革命与全球性风险的形成
三、反思性社会与风险感知能力的提升
第三节风险社会对执政生态的重构
一、全媒体时代舆论的爆炸力增加执政难度
二、转型期脆弱的社会结构考验执政能力
三、频发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挑战执政安全
第二章风险社会的执政新视点:“媒介话语风险”
第一节“媒介话语”为中心的风险议题凸显
一、话语制造风险:表意的先天性缺陷
二、媒介放大风险:呈现、定义与传播风险
三、编码、解码和二次编码再生风险
第二节风险社会媒介话语的结构特征
一、话语主体下移:大众话语的地位突出
二、话语类型分化:细分的媒介话语体系
三、话语价值多元:多维思想观念的共存
第三节媒介话语风险的社会症候
一、话语泛滥与价值缺失的风险
二、话语冲突与媒体审判的风险
三、话语误读与形象扭曲的风险
第三章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双重角色:风险与转机
第一节风险社会“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交叉作用
一、风险社会政媒关系的复杂化趋势
二、媒介话语对执政能力的影响
三、政府管理者的话语定位:责任与风险共担
第二节“政府管理者”为主体的媒介话语的风险化
一、风险归因:权力的失控
二、话语风险的生产机制:聚焦话语事件
三、全景敞视的执政空间:说错话的后果
第三节风险社会中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积极功能
一、议程设置:首因效应化解谣言
二、社会沟通:民生政治的保障、策动与检验
三、舆论引导:发挥意见领袖的功能
四、风险治理:作为执政资源的媒介话语
第四章风险社会中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问题域
第一节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现状考察
一、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单项分析
二、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相关性分析
三、媒介话语现状调研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与风险社会失配的原因剖析
一、行为层表现:规避、瞒报与激化现象
二、观念层障碍:惯性、偏见与惰性思维
三、制度层困境:层级制、把关制与问责制
第三节风险社会赋予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内容
一、媒介话语的风险认知能力
二、媒介话语的情境应对能力
三、媒介话语的技术掌控能力
第五章风险社会中政府管理者的媒介话语理念分析
第一节“生活政治观”:风险认知与话语民主
一、自我之维:信任与认同
二、身体之维:隐喻的政治
三、道德之维:乌托邦现实主义
第二节“权力话语观”:风险约束与话语规训
一、权力的话语:话语是权力的形式
二、话语的秩序:权力的规则与程序
三、话语的规训:权力的预警、监督与制约
第三节“媒介生态观”与媒介话语系统的风险认知
一、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生态位、内生态与外生态
二、话语生态的风险媒介: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
三、两个舆论场的话语监测与执政生态规划
第六章风险社会中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情境分析
第一节话语空间与话语情境
一、在场情境中:“身体”的秘语
二、缺场情境中:“语词”的力量
三、空间转换情境中:“策划”的艺术
第二节话语主体与话语情境
一、个体情境中:演绎个性风格
二、集体情境中:勾勒整体形象
三、多维互动情境中:关注对话交流
第三节话语文本与话语情境
一、文本内语境中:符码与意义
二、文本外语境中:社会与环境
第四节话语事件与话语情境
一、常态情境中:风险预警
二、异态情境中:心理抚慰
三、突发事件情境中:危机传播
第七章风险社会中政府管理者媒介话语的技术分析
第一节话语权力与话语技术
一、硬权力与硬技术:硬性命令的强制型传播
二、软权力与软技术:软性同化的感召型传播
三、巧权力与巧技术:刚柔并济的复合型传播
第二节话语对象与话语技术
一、内外统筹的话语技术:整合式传播
二、弱势群体与话语技术:人性化传播
第三节话语载体与话语技术
一、传统媒体与话语技术:公信力强的专业化传播
二、新媒体与话语技术:互动性强的大众化传播
第四节话语效果与话语技术
一、话语“引擎”技术:正面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话语“扳手”技术:中性传播效果的有利化
三、话语“刹车”技术:负面传播效果的积极化
结语超越风险社会的媒介话语新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