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新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与文学现象》从文化语境的视角研究新世纪初的文学现象,分别研究了新世纪初的生态小说、“80后”小说、网络文学、戏仿文学、官场文学、传记文学等,分别将他们放在不同的文化视阈中进行分析研究,意在观察新世纪初文学发展的趋势与走向,在总结此阶段文学创作的某些症候时,评说在新世纪初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的长与短,以引导新世纪文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
绪论新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与文学现象
第一章 新世纪初的生态文化与生态小说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下的当代生态文学
第二节 新世纪初的生态小说
第三节 新世纪初生态小说评价
结语:生态小说创作之展望
第二章 新世纪初的后现代文化与“80后”小说
第一节 撩起“80后”的神秘面纱
第二节 “80后”文学的文化语境及影响
第三节 “80后”文学的主题探究
第四节 “80后”文学的形式观照
结语:“80后”文学的思考与前瞻
第三章 新世纪初的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网络文学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网络文学概况
第三节 新世纪初网络文学的类型分析
第四节 新世纪初平民网络话语的狂欢
结语:网络文学何去何从
第四章 新世纪初的无厘头文化与戏仿文学
第一节 无厘头文化与研究
第二节 戏仿文学的“前世今生”
第三节 大话——语言狂欢和平民视线
第四节 恶搞——对现实的夸张批评
第五节 戏仿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
第六节 戏仿文学解构的真实性和有限性
结语:戏仿文学的长短与前瞻
第五章 新世纪初的官场文化与官场文学
第一节 官场文学:别样热闹的风景
第二节 官场文化与官场文学
第三节 官场文学的文学性考察
第四节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官场文学
结语:官场文学的生命力
第六章 新世纪初的大众文化与传记文学
第一节 传记文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新世纪初的传记文学概观
第三节 新世纪初的政治人物传记
第四节 新世纪初的文艺家、学者传记
第五节 新世纪初的平民传记
结语:文化语境与新世纪传记文学创作
跋
查看全部↓
纵观“80后”文学创作,既看到“80后”取得的不小成就,也要正视他们的不足。“80后”作家们都还很年轻,但是他们中有的起点已经很高,我们有理由对他们承担起中国文学的未来产生诸多期待。
一、“80后”文学畅销现象考察
我们在回顾“80后”文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时,已提到了某些促成“80后”文学热销的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80后”文学的热销还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时代的发展提供了“80后”的机遇。一方面,开放的社会现状给了“80后”作家很多超前的体验,也给了他们开阔的眼界和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头脑。像韩寒、春树等人尽管引起了很多的非议,但是他们还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80后”作家们普遍在日益宽松的社会语境中获得了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也处于相同社会氛围中的年青读者们来说,他们从同龄人创作的叙事方式和表达内容中引起共鸣。不能否认的是,“8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是具备了相当阅读经验的,他们对于自己心仪作家的借鉴和模仿成了他们最初创作的资源,对于他们这代人成长历程与心态的描写,对于年轻的读者有着某种天然的吸引力,比如描写大学生活的小说吸引着那些还在为高考作着艰辛准备的高中生。
第二,“传媒文化”时代作家成了“明星式”的“消费符号”。到了新世纪,媒体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媒的“话语权”大大提高。当初,郭敬明在网络上发表了中篇小说《幻城》,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嗅觉敏锐的春风文艺出版社马上和郭敬明签约,并通过社会化的营销手段,把郭敬明做成一个大众可以消费的符号。事实证明,在大众传媒的时代,符号的消费意义有着更大的鼓动性。通过策划包装,一个带点忧郁气质、文字极其瑰丽的“郭敬明”形象已经浮出水面。出版社和媒体的合谋,把郭敬明捧成了“明星”,《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都达到了惊人的销量。当春风文艺出版社在运作“80后”文学取得巨大成效后,更多的出版社开始挤上这条“生财”之道。为了扩大影响,便于制造市场亮点,他们把“80后”作家划分为“偶像派”和“实力派”,春树变成了“中国新一代的代表人物”,郭敬明成为“青春写作派掌门人”,张悦然被封为“玉女作家”,李傻傻被叫作“少年沈从文”,胡坚被唤作“王小波门下走狗”,等等,通过一系列命名,出版社和媒体的“合谋”让这些青年作者们在短时间内积聚了相当的人气。这种操作完全和娱乐圈“造星”类似,赋予了作家们足够的人气,推动了和他们有关的文化消费。
第三,出版社和作家除了对于宣传有共同的预谋之外,还在“预设读者”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迎合受众的需要,分析可能的读者群,按照他们的要求和想法来改造自己的作品。在一本书中,郭敬明写道“我一直地书写着青春中那些模糊而透明的时光,我记得自己对青春的定义是‘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而一位文学编辑冷言道:“这种青春的感伤和忧郁都是可以制作和加工的。”可以说,为了读者的立场和市场的需要,作家和出版社会有意地做出调整,迎合受众的阅读口味,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既然作家是偶像,那么就难逃“偶像是流水线上被利益机构不断包装成型的商品”的命运。
“80后”文学读者群的接受,基本上是与他们同龄或更年轻的在校学生,对于这些处于群体性生活和青春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80后”文学充满着好奇心,甚至将这些年轻作家作为偶像崇拜,甚至也希望走上他们这样以文学创作走红的人生道路,这就拉动了“80后”创作的市场。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