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经典书系: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从世界文明多源头的平行发展和横向交流这两根轴线上,对人类文化演进、文明兴起、各文化区相互影响、各文明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立体、多层次、多侧面的描绘、分析和阐释,展示了人类文明和地区文明绚丽无比的图景;既有浓墨重彩、工笔描绘,又有速写勾勒、大笔写意,所以它能使读者兴趣盎然地漫游于上下数万年、纵横数万里的文化史画廊之中。作品的可靠性、可读性,是毋庸置疑的。
拉尔夫·林顿博士在书中提出了文化突变的思想,他把人类文化发展的爆发期比作生物的遗传变异。
第一章 洪荒时代
第一节 人猿揖别
第二节 向智人进化
第二章 基础发明
第一节 火与工具的使用
第二节 作物栽培与动物驯养
第三节 冶金术
第四节 文字
第五节 技术发明
第六节 城市
第三章 东南亚文化复合体
第一节 东南亚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 大洋洲文化
第三节 东南亚后新石器时代
第四章 西南亚和欧洲
第一节 西南亚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 欧洲新石器时代
第三节 雅利安人
第四节 突厥-鞑靼人
第五节 闪米特人
第五章 最早的文明
第一节 两河流域
第二节 埃及文明
第六章 地中海文化复合体
第一节 克里特
第二节 希腊文化
第三节 蛮族文化
第四节 罗马半岛
第五节 伊斯兰文化
第七章 非洲
第一节 非洲史前文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非洲民族
第三节 非洲诸文明
第八章 印度
第一节 史前印度
第二节 历史时代早期的印度
第三节 佛教
第四节 前殖民地时期
第九章 中国
第一节 史前中国
第二节 历史时代早期的中国
第三节 晚期王朝中国
第十章 日本
结束语
中译本第一版后记
中译本第二版后记
译者介绍
查看全部↓
《西学经典书系: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流入前机械化时代城市的农民,绝不是农村人口中一种随机抽样的成分。他们多半是不太适应村里生活的人,在这个社会阶梯的底端,是从来不会干事的人和小偷小摸的人。村里人失去耐心之后只好把他们赶走。这就是历史悠久、普天相同的“到城里享乐”的模式。在汪洋大海的城市人口中,人容易隐姓埋名,这些人可以继续小偷小摸,而且他们受惩罚的危险远不如在农村那样大。有些农民丧失了地产,他们流入城市,希望找到某种就业机会。他们给城市提供了更加宝贵的材料。这样的移民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形成了最早的、真正的无产阶级。同时,他们又可以被视为商品的最早的劳工,因为他们与雇主的关系不是血缘或熟人的关系。
最后,肯定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是自觉自愿进城的。因为他们知道,城市环境提供了更多出头和就业的机会。换言之,古代社会主要是从社会底层吸收人。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这就是吸收农村居民中的精华。从一开始,这就给城市人口以显著的特色。城市的天平倾向于不稳定的个人一边,这些人缺乏成功农民那种乐天安命的心态。
在邻里中生活的安全感,在与亲族共同活动中的安全感,城市居民失之而不可复得。同时,城里人的成功也不会受到穷亲戚的妨碍。大家族纽带的瓦解,似乎是一切时代、一切地方城市生活的特征。一般地说,移民城里的人似乎觉得,他们可能得到的报偿值得去冒这个风险。不妨指出,农民一旦进城,几乎无论如何再不愿意回去过乡村生活了。昔日有首老歌的主旋律是这样的:“你怎能让他们再待在农场,既然他们已经看见了巴黎?”这一思想在苏美尔人时代和在今天一样,似乎都是说得通的。
甚至在今天,任何城市的人口在相当大程度上都是由异乡客组成的,而且这些人是社会生活难以对付的异乡人。这就提出了社会控制的新问题。舆论的非正式压力在小型的、人人照面的社群中,足以使一般人循规蹈矩;可是在城市人口中,这种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起作用。城里人没有一个人关心你在做什么,你也不关心不相识的人在想什么。在现代城市里开会的人就是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他们在会议期间自由活动去城里游乐时,就无拘无束。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社会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以正式的强制模式为基础。警察和违警罪法庭在历史上出现极早,其形式与它们今日保存的形式相差不大。
在我们现有的历史记录中,有一个最早的城市生活的副产品,这就是法律和法律诉讼程序的高度形式化的模式。村庄生活既可能承认也可能不承认形式法,形式法与简单的禁忌和民俗是不同的法律。然而,即使在形式法律存在的文化中,在小型的、人人照面的社区中,仍然可以在不借助形式的情况下相当公正地解决纠纷。在人人都认识的小型社区中,可能犯罪的人无论如何都非常有限,罪犯肯定是有所畏惧的;在人际争执中谁是谁非的问题,几乎是明白无误的。
另一方面,在城市中,可能犯罪的人数要大得多,抓错人的概率就相应增加。在民事案件中,法官不可能做出村子里自然而然就会解决纠纷的那种裁决,因为他不知道当事人的人格,也不知道他们过去相互关系的背景。形式法律和法律诉讼程序的整个观念的产生,实在是城市环境的附产物,这一点似乎是非常可能的。面对与许多当事人和纠纷打交道的需要,处在法官对案件中的实际因素了解极少的情况之中,用巫术习俗取代认证实情的企图便应运而生。因此,倘若法庭大声宣告,法律铁面无私、不尊重个人,倘若法庭坚守这一原则,它就会立即失去执法公正的可能性。法律和法庭的运演过程笼罩在庄严的仪式之中,既是为了给旁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为了给它添上一点巫术魔力的色彩。诉讼程序以僵硬呆板的形式进行,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以便恰如其分地接近于超自然的魔力。人们发现,蔑视法庭所受的惩罚实际上和法庭的历史一样悠久。
律师和法官应运而生。他们是非常精细地研究法律条文的技术专家。他们征引过去的判例,案例越古老,查明它们所需要的研究工作越多,它们的魔力效果就越大。唯有在中国,对过去的判例才有意识地予以忽视,他们偏重当前的情况;中国的文明在此与别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正如她在其他许多方面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样。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