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说1:教师的“微革命”》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的教育演讲稿,以教师的本分和境界为主线,共分三个小专题展开。本书贯穿始终的,也是作者倡导、实践生命化教育近二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其教育经历、感受、思考,无不凝结为作者对教育的眷念和信念。本书可作为一线教师通识培训的用书。
入选2016年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教师专业成长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张文质老师全新力作,专注于提高教师素养, 提升教育质量;
˙面向广大渴望成长的教师,说教育,说阅读,说课堂,呼吁教师进行一场面向自我的“微革命”,将友善、光明、健康传递给更多的人,改变自己,温暖孩子,给教育带来更多的希望;
˙兼具教育方法指导和教育理想追求,值得再三阅读,细细品味。
编辑推荐篇章:
《教师的“微革命”》p3
《如何阅读一本书》p109
《在课堂教学的旅途》p147
张文质 福建省闽侯县人,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长期植根于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研究,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慢教育思想的提出者。已出版个人著作20余部,其中《教育是慢的艺术》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十年经典之一,《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TOP10。
教师的“微革命”
说教育
003 教师的“微革命”
022 教师的本分和境界
042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
066 教师的影响力从哪里来
073 教师要成为一名讲述者
084 教育要回到生命的现场
097 愿教育因为我们而更有希望
105 本分就是对自己责任的认同
109 如何阅读一本书
128 在阅读中做梦
147 在课堂教学的旅途
158 好老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品格
169 语文教育如何回到起点
176 教师卓越的智慧:舞台感与戏剧结构
181 让学习发生
189 从凌乱到灵动
查看全部↓
如何阅读一本书
时间:2013年3月11日
地点:福州市井大小学
与会人员:福州市鼓楼区中小学教师
录音整理:邱 磊 凌宗伟
我们读书,要和自我反省联系在一起
应该说,我对鼓楼区的教育还是比较熟悉的,我所认识的最多的教师都在鼓楼区,包括自己孩子的教育也受益于鼓楼区,我也生活在鼓楼区。感觉在今年啊,特别是今年,福州人的幸福指数都提升得特别多,但我指的并不是城市发展得多快、多美、多好,而是很多地方都过得太悲惨了,我们经常为别人过得太痛苦而感到自己很幸福。所以,我经常在“1+1教育网”的微博上说“今天福州的天好极了”或“今天的阳光特别好”。今天上午,我北京的一位朋友,也是北师大的博士,就跟我感慨:现在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你想想,这个问题多可怕。所以,我们福州人可以邀请很多人来这里自由地呼吸。
今天下午我们就一起来做次自由的“呼吸”: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教育生活,分享一下我们读书的心得,分享一下读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说实话,陈朝蔚校长上个星期和我说的时候,我并不是太明确来的任务,本以为是一场座谈会,没想到一下子就站在了大家前面。我想,在这个时代说读书,是跟我们的自我反省联系在一起的,是跟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也跟影响我们的文化心态的警醒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刚才讲,因为看到别人的痛苦而感到幸福倍增,这是不是一种文化心态?
刚才张瑜老师问我:为什么大家一进来都习惯坐在后排,而不是前排?这不仅仅是一个“习惯”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心态。我们首先选择坐后排,从文化的层面上说,这是一种弱者心态,也就是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一个最安全的地方。这也是离中心最远的、最边缘的地方。这种地方不容易被关注,也不容易带来某种威胁,所以是最安全的。这样的一种心态,跟我们对教育,对家庭生活,对我们父母的态度都有很大的关系。说实话,我一直都是一个有弱者心态的人,很多时候都习惯坐在后排。而我现在开始坐在前排,坐在离主持人比较近的地方,这并不是说我变得很重要,而是因为我想要改变自己的弱者心态。
弱者心态,有一个麻烦在于:弱者对强者的心态往往是羡慕,而不是追赶、竞争,它更容易让人有一种妒忌、嫉恨、敌意的心态。这种敌意并不是因为对方是“我的敌人”,而是因为他“重要”。所以你就会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来对待你得不到的那种“重要”的东西,就会产生一种消极思维,这会让你在单位生活中产生“集体无意识”。什么叫“集体无意识”?就是所有人不约而同选择了的一种文化路径。
我举个例子,很多年前,我们省教育厅下属的一个机构,要用投票的方式评选一个“先进”,规则是每个人可以投两张票。投票的结果是,一个因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而长期不来上班的人竟以高票当选,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给自己投了张票,再给那个“最不可能选上”的人投了张票。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弱者心态。这种文化心态是消极的,或者说这是一种“利己”的心态;但这种“利己”,却不是选择竞争的方式,而是妒忌的方式,甚至是背后告状、诬陷、打击报复的方式。我经常引用契诃夫的一句话:“我们要一点一滴地挤掉我们身上的奴性。”我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某种“奴性”。
我昨天下午去看一位朋友的孩子,晚上回来的时候,从西湖那儿走,那里有很多人在唱歌。我经常给有关部门挂电话反映情况:他们晚上唱歌也就算了,但经常都唱杀气腾腾的歌。昨天我还看到那里很多人都穿着很奇怪的军装,在唱《洪湖赤卫队》。这唱歌的人群中都以六七十岁的居多,我就产生了一种感慨:其实他们是从那个悲惨的时代过来的,都是很不幸的人,但是他们都只会有种习惯的认同,而没有自我的反省。自我反省,其实就是一个人“自觉”的开始。
一个人要有自我的思考能力,其实是很困难的。我们很多人都可以说是“偶然的个体”——你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生在什么时代背景里面,最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等。但是,很少有人对自我进行思考。所以,大多数人都可以叫“偶然的个体”,而不是“自觉的个体”。
一个“自觉的个体”,他就会有自己的选择,比如,这样的歌我应该怎样唱;比如,看到别人因钓鱼岛的问题在街上游行、砸别人的车,知道我不能这样做。不盲目,不随大流,有自己的思考,这些对一个教师而言,都非常重要。
今天上午单位开会的时候,我就提出来:作为在电教馆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机构工作的员工,真正过数字化生活的人,还蛮少的。甚至有些人从来都不过数字化生活,或者对微博、微信、博客、网络有一种“功能性文盲”。这种隔绝,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心态,而不单是一种技术问题;这种“功能性文盲”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方面的偏差,所以,你对某种东西,总是有种回避、隔绝的态度,你也进入不了这样的生活。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