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高堆石坝变形宏细观机制与数值模拟》以高堆石坝变形宏细观机制与全过程控制为主题,重点阐述高堆石坝变形宏细观机制与全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提出堆石体材料细观结构特征的精细化描述方法、细观变形演化过程的组构分析方法、考虑细观劣化效应的堆石体材料宏观演化模型、堆石体细观随机颗粒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基于连续-离散耦合的堆石颗粒体破碎和细观流变数值模拟技术、堆石料缩尺效应的细观机理以及基于流固耦合效应的心墙堆石料细观变形模拟方法,建立了高堆石坝结构变形分析的大型FEM/DEM耦合数值分析平台,依托高堆石坝工程,从堆石体材料的结构特征、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等多角度提出了高堆石坝全过程动态预测与反馈分析相结合的变形预测和控制方法。在论述高堆石坝变形宏细观机制与全过程控制及数值模拟方面,既以作者及团队的研究成果为主,又力图兼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主要成果。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高堆石坝变形宏细观机制与数值模拟》适用于水利、水电、岩土等行业从事水工结构和岩土力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我国是当今世界高坝建设的中心,堆石坝具有取材方便、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三大主流坝型之一。目前在建和拟建坝高超过200m的堆石坝已达数十座,超出了现行规范的适用范围。对筑坝颗粒材料的力学特性认识不足已成为制约堆石坝建设和颗粒力学发展的瓶颈。2009年,美国科学院认为“颗粒力学”是未来10年力学面对的重大挑战,2014年中国科学院将它列为力学学科的6个基础与前沿领域之一。因此,开展高堆石坝筑坝颗粒材料力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涉及高堆石坝筑坝颗粒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等基础研究问题多年,结合水布垭、双江口、茨哈峡等多个重大水电工程,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水工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流变和HM耦合效应的高土石坝心墙细观破坏机理研究”、“高堆石坝流变的细观组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高堆石坝流变模型理论及变形控制研究”,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基金项目“300m级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中国水电顾问集团科技攻关项目“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及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复杂条件下堆石体细观变形机理及宏观变形调控方法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堆石体宏细观变形演化过程的多尺度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等十余项科研项目。采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细观机理研究与宏观等效描述相结合、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大坝施工期变形预测与运行期的工作性态评价相结合、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到运行阶段多种坝体变形控制技术相结合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围绕堆石体变形的宏细观、非线性和全过程等特征,针对堆石体细观变形机理、堆石坝宏观变形预测以及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系统开展了筑坝颗粒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数值分析方法和全生命周期变形控制研究,建立了基于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和宏细观变形机制的堆石体变形控制理论。本书是对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系列研究成果的系统介绍和阶段总结。
本书分为8章,第1章介绍堆石坝筑坝颗粒材料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章论述堆石体材料结构特性的精细化描述与组构分析方法;第3章论述堆石体材料的随机颗粒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第4、5章论述堆石体应力变形细观数值模拟方法,包括考虑时间效应的堆石体流变数值模拟和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第6章论述基于细观数值试验的高堆石坝宏细观变形机制研究;第7章论述高堆石坝瞬变一流变联合反演平台;第8章论述堆石料缩尺效应研究。
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的刘杏红博士、程勇刚博士,以及博士研究生胡超、杨利福、李少林、袁薇、马幸等提供了部分素材和诸多帮助,并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还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本书的应用研究方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由于作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查看全部↓
目录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序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编者的话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1
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4
1.2.1堆石体结构与细观组构模型研究4
1.2.2堆石体细观力学特性及细观变形机理研究5
1.2.3堆石体细观变形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6
1.2.4堆石体流变变形机理研究7
1.2.5堆石体尺寸效应研究8
1.3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9
1.3.1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9
1.3.2研究方法11
参考文献13
第2章堆石体材料结构特性的精细化描述与组构分析方法19
2.1堆石体材料结构特性的精细化描述19
2.2堆石体材料颗粒集合体的组构分析方法22
2.3加载引起的细观组构演化规律25
2.3.1配位数25
2.3.2组构各向异性32
2.3.3颗粒空间排列37
2.4小结40
参考文献40
第3章堆石体材料的随机颗粒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42
3.1三维随机多面体颗粒生成算法42
3.2三维颗粒的接触检索44
3.2.1遍历式接触检索算法44
3.2.2基于二叉树的颗粒接触检索算法45
3.2.3基于映射网格的颗粒接触检索算法46
3.2.4基于排序的颗粒接触检索算法47
3.2.5Munjiza-NBS接触检索算法49
3.2.6公共面接触检索方法52
3.3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方法54
3.3.1接触模型与接触力分析54
3.3.2可变形颗粒的本构模型与节点力54
3.3.3节点动力平衡方程55
3.4颗粒破碎的模拟56
3.4.1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颗粒破碎模拟方法56
3.4.2基于通用岩石劣化模型的颗粒破碎模拟方法59
3.5小结61
参考文献61
第4章考虑时间效应的堆石体流变变形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65
4.1堆石体流变机理与劣化效应65
4.2基于黏结损伤模型的堆石体流变在离散元中的实现67
4.2.1损伤度在离散元中的模拟方法67
4.2.2流变时间的模拟方法71
4.2.3堆石体双轴流变数值试验73
4.3基于颗粒劣化效应的堆石体流变在SGDD中的实现79
4.3.1强度劣化模型79
4.3.2流变在SGDD方法中的实现81
4.3.3堆石体三轴流变数值试验82
4.4双江口300m级心墙堆石坝工程实例应用86
4.4.1工程概况及研究内容86
4.4.2堆石体流变变形机理的组构研究成果88
4.4.3计算条件和三维有限元模型88
4.4.4考虑流变效应的双江口应力变形分析(E-B模型)90
4.5小结97
参考文献97
第5章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堆石体应力变形细观数值模拟方法99
5.1水力劈裂99
5.2颗粒离散元流固耦合的计算方法102
5.2.1基本原理102
5.2.2流体计算103
5.2.3压力计算103
5.2.4流固耦合方式103
5.2.5求解方法104
5.3心墙水力劈裂的细观模拟105
5.3.1心墙水力劈裂的颗粒流计算模型105
5.3.2流体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分析106
5.3.3水力劈裂机理的细观分析109
5.4小结112
参考文献112
第6章基于细观数值试验的高堆石坝宏细观变形机制研究115
6.1细观数值试验的参数敏感性分析115
6.1.1颗粒间摩擦系数116
6.1.2颗粒强度121
6.1.3接触模型参数124
6.2堆石体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125
6.2.1常规三轴试验126
6.2.2等应力比加载路径133
6.2.3真三轴试验146
6.3堆石体与结构物接触特性的数值试验158
6.3.1数值试验条件及实现过程160
6.3.2接触面宏观力学特性分析162
6.3.3接触面细观力学响应分析168
6.4考虑颗粒破碎的数值试验176
6.4.1数值试验条件及实现过程176
6.4.2基于CZM模型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体三轴数值试验178
6.5堆石体的颗粒流模型及细观数值试验190
6.5.1随机多面体颗粒的生成方法研究190
6.5.2基于不规则颗粒形状的堆石体三轴数值试验研究194
6.5.3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体三轴数值试验204
6.6小结217
参考文献220
第7章高堆石坝瞬变-流变联合反演平台226
7.1堆石体本构模型参数的智能反演方法226
7.2基于粒子迁徙的粒群算法227
7.3参数敏感性分析231
7.4确定待反演参数及目标函数232
7.5高堆石坝瞬变-流变参数三维全过程联合反演优化算法233
7.6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变形参数的综合反演及变形预测235
7.7小结240
参考文献240
第8章堆石料缩尺效应研究242
8.1堆石料缩尺效应的细观机理242
8.1.1影响因素242
8.1.2颗粒强度的尺寸效应245
8.2堆石料数值剪切试验研究281
8.2.1细观参数率定281
8.2.2宏观力学特性分析282
8.2.3强度变形参数提取285
8.3基于堆石料数值试验的面板坝应力变形分析290
8.3.1计算参数290
8.3.2计算模型291
8.3.3计算结果及分析291
8.4小结293
参考文献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