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学系列: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研究》在农户投融资基本理论的导引下,全面细致地分析中国农户投融资问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学系列: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研究》共分为三个板块:理论板块梳理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来源,展示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架构;实证板块剖析现有中国农户长期投融资制度、短期投融资制度和分化农户投融资制度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根源,从而提出中国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组织框架和具体内容;政策板块从不同层面提出服务于制度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学系列: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研究》属于农村金融研究领域的成果,可以直接指导政府部门相关农村金融政策的制定,也可以成为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理论借鉴,还可以直接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金融专业研究生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拓展专业知识的学习资料。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农户作为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其投融资行为直接影响农业发展方向和态势。1978年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农业生产力迅速提升,农业经济欣欣向荣。但1995年以后,专业银行商业化开始,中国农业银行逐步撤出农村市场,服务于农户的主要为农村信用合作社,资本短缺与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剩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2006年以后,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建立,农户投融资问题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自身业务定位和资金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依然无法很好地满足农户投融资的需要。且农户本身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生产差异和经营能力差异,使其投融资需求也表现为异质特征。实现农户投融资的顺畅,需要创新农户投融资制度,将制度因素作为农户投融资生产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以后,人们对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很多经济行为之所以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原因很多,但根据后来的分析,人们发现制度缺损或者缺失是非常关键的导因。以农户投融资作为对象分析,我们发现,农户投融资行为的顺利完成,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需要金融体系与财政安排的配合,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协同,需要信贷、保险、担保、补贴等服务共同支撑。由于农户存在差异,农户的投融资需求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存在差异,农户需要系统的投融资制度安排,需要长期的、短期的,商业性质、合作性质和财政扶助性质的各不相同的投融资规则和手段。现有农户投融资制度虽然也涉及各个方面,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需要创新。各个制度变量在实现农户投融资最终目的的过程中,其重要程度也存在差异,要能够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适时调整。制度创新涉及创新主体、内容与路径,本书以农户分化作为逻辑起点,致力于为不同类型的农户提供投融资服务便利的制度安排,包括具体的制度构成及相应的规则和法律。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意义1
1.2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逻辑起点与研究假设3
1.3本书总体设计与内容4
第2章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6
2.1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借鉴6
2.2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制度框架11
第3章农户投融资制度的历史回顾及评价24
3.1农户投资制度24
3.2农户融资制度33
3.3农业社会农户投融资制度的评价与启示42
第4章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需求分析47
4.1农户投融资需求的整体特征47
4.2农户投融资需求的区域分析52
第5章农户长期投融资制度量创新——农地投融资分析59
5.1农地投融资的困境59
5.2农地投融资困境的成因62
5.3农地投融资制度的重庆试点65
第6章农户短期投融资制度创新——合作技融资分析71
6.1农户合作投融资制度理论分析71
6.2农户合作投融资的经验借鉴75
6.3农户合作投融资的新型试点分析81
6.4中国农户合作投融资的问题诊断87
第7章分化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分析96
7.1农户财政投融资制度分析96
7.2农户商业投融资制度分析114
7.3农户非正规投融资制度分析139
7.4分化农户投融资信用担保制度分析153
第8章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设计167
8.1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主体变化167
8.2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内容169
8.3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的组织体系172
第9章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179
9.1研究结论179
9.2政策运用180
参考文献186
后记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