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建设研究与应用》在分析地质资料目录数据现状基础上,系统归纳总结了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建设的标准规范、数据库构架、总体技术框架和开发路线,包括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的数据模型和标准规范、集成建库过程和控制措施、系统的总体功能和开发路线、系统的部署与运维,并分析了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分布情况,还简要介绍了系统在油气和武警黄金行业部门的推广建设和应用情况。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对象1
1.3国内外地质资料服务现状及趋势7
第2章地质资料目录现状研究与分析11
2.1地质资料目录数据标准现状分析11
2.2地质资料目录相关系统及数据模型总结分析27
2.3研究分析小结43
第3章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标准规范建设45
3.1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标准体系框架设计45
3.2地质资料目录数据标准规范研究46
3.3地质资料资源唯一标识码研究52
3.4地质资料目录服务发布项研究55
3.5本章小结57
第4章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数据库研究建设59
4.1总体数据模型研究59
4.2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中心数据库设计85
4.3本章小结94
第5章多源异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集成建库95
5.1数据集成整理要求与质量控制95
5.2多源地质资料目录数据集成97
5.3地质资料发布服务目录项集成整理117
5.4地质资料资源唯一标识码集成整理122
5.5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去重整理128
5.6本章小结132
第6章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功能133
6.1系统需求分析集成133
6.2系统总体架构136
6.3系统主要功能139
6.4系统接口设计156
6.5本章小结179
第7章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开发路线180
7.1系统开发技术路线180
7.2系统开发关键技术180
7.3系统开发模式184
7.4本章小结185
第8章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部署及运维186
8.1系统部署/运行模式186
8.2混合部署架构189
8.3系统部署情况191
8.4目录数据负载均衡和异地容灾备份192
8.5本章小结199
第9章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发布分析200
9.1目录数据整合发布情况200
9.2地质资料目录分类统计情况202
9.3本章小结217
第10章系统推广建设与应用218
10.1武警黄金部队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建设与应用218
10.2油气地质资料目录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效果228
10.3本章小结236
第11章结语237
11.1成果总结237
11.2工作建议及系统建设展望241
参考文献243
附录244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后人开展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具有形成成本高、应用范围广、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实现地质资料共享利用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和投资,提高工作效率,并创造更高的效益。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海量的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大部分地质资料数据保存在全国地质资料馆、各省级地质资料馆、石油及海洋系统委托保管单位资料馆以及各行业地勘单位资料馆中,面临的问题是资料分散保管、目录标准不统一、服务利用难度大、集成共享滞后等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升地质资料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产业链,国土资源部提出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2010年,国土资源部制定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国土资发[2010]113号),提出“建立标准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和互联互通的网络服务体系,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多元化;及时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逐步推进社会发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以此为契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以实现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共享服务为目标,在现有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架构基础上,全面了解现有地质资料目录管理与服务现状,研发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系统,动态汇聚省地质资料馆、大区地质资料馆、行业地质资料馆保管的成果、原始、实物三大类地质资料目录,以多元的服务方式向社会发布,并开展专题服务,从而实现了地质资料目录数据“物理分散保管、服务逻辑集中统一”的集群管理与服务模式。
1.2 研究对象
1.2.1 地质资料概念及分类
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图表、声像、标本、样品、岩矿心等不同形式存在的地质、矿产信息和实物等资料。
根据我国现行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包括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三类。
1)原始地质资料是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数据及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根据原始地质资料的文件内容,以及形成规律、形式特征和内在联系等条件,原始地质资料被划分为“底、测、观、探、样、试、录、像、综、文”10个类别。
2)成果地质资料是指各类地质工作与科学研究项目完成时,按相应技术规范和原项目设计要求,以文字、图、表、多媒体、数据库和软件等形式提供的反映工作成果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成果地质资料可分为正文类、审批类、附图类、附表类、附件类、数据库和软件类、多媒体类、其他类8个类别。
3)实物地质资料指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岩(矿)心、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及相关资料,具体包括钻孔图幅、岩心、岩屑、标本、大型标本、样品、薄片、光片等类。实物地质资料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另一类是矿产勘查资料。
通过分析,根据地质资料的存在形式、内容及作用不同,从定义描述及类别划分两方面对三类地质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地质资料数据分析
续表
地质资料目录是指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通过按照一定原则对各类地质资料实体进行保管分类、编目,使之利于资料保管和有序化的整理过程,形成的成果就是地质资料目录。
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是指地质资料目录按照数据结构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就是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
1.2.2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情况
通过对全国地质资料保管情况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地质资料主要由全国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省级馆藏机构、地调中心馆藏机构、委托馆藏机构、地勘单位六类馆藏机构保管。
1)全国地质资料馆:受国土资源部委托,依法接收、验收汇交的地质资料,承担全国成果、原始地质资料的馆藏和管理,依法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服务,承担全国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
2)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机构,承担国家重要实物地质资料采集、管理、开发研究和利用,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与业务技术支撑,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3)省级馆藏机构:作为地方最高层次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是该地区地质资料信息中心,也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历史面貌的综合反映,全国共有31个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承担本省地质资料的汇交、接收馆藏等工作,并向全国地质资料馆转交。
4)地调中心馆藏机构: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局级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接收、保管和服务,包括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承担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全国共有六大地调中心,即天津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
5)委托馆藏机构:是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管理的新态势,提出了地质资料委托管理机制,旨在充分利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行业公司现有馆藏资源,建立全国地质资料委托汇交管理及公众服务体系。
6)地勘单位:即地质勘查单位,地勘单位是地质资料的生产单位和基层管理单位,并根据属地化原则向省、国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汇交。
从上述馆藏机构的馆藏范围、馆藏资料类型及职责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情况,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地质资料数据馆藏机构情况分析
1.2.3 地质资料数据特点
通过从地质资料的数据情况、馆藏机构情况、目录数据标准、地质资料数据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地质资料数据的3个特点:分散保管、多样异构、模型各异。
1.2.3.1 分散保管
通过分析,目前全国地质资料分散保管在全国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省级馆藏机构、地调中心馆藏机构、委托馆藏机构、地勘单位等六类保管单位。各类馆藏机构的馆藏范围及馆藏资料类型等各不相同,具体如图1-1所示。
1.2.3.2 多样异构
图1-1地质资料数据特点——分散保管
目前,在各保管单位中对地质资料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主要的信息系统包括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制作浏览系统、EDMaker、全国涉密地质资料清理系统、石油天然气委托保管系统、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等五大系统。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数据尚未有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但基本上基于Excle软件进行管理,实现了电子化。这些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架构、技术路线,资料数据存在形式、存储结构等各有特点,具体如图1-2所示。
图1-2 地质资料数据特点——多样异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