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论述以今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科学技术历史的专著。从史前时期开始,分为中原科技的形成、持续发展、鼎盛时期、缓慢发展,直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等阶段,力求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原地区农业、水利、矿冶、纺织、陶瓷、交通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科学技术的历史成就,分析了中原科技的特征和地位。本书的特点是时间跨度长,涉及学科广,将学术性、知识性、普及性尽量融合在一起,使读者从另一个视角加深对丰富多彩的中国科技史及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i
第一章 中原地区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石器时代) 1
第一节 中原的自然环境和科技知识的萌芽 1
一、中原的自然环境 1
二、中原史前文化和科技知识的萌芽 1
第二节劳动工具的制造 3
一、石器的制造 3
二、骨、角、蚌器的制造 12
第三节原始农业与采集、渔猎技术 14
一、史前中原地区的农业科技 14
二、采集、渔猎技术 15
第四节原始手工业技术 16
一、原始的纺织技术 16
二、陶器的制作技术 17
三、原始的建筑技术 18
四、铜器的出现及冶铜技术的起源 21
第五节 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22
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 22
二、物理化学知识的萌芽 24
三、数学知识的萌芽 25
四、生物学知识的萌芽 27
第六节 医药与卫生保健的起源 28
一、医药的起源 28
二、卫生保健的起源 29
第二章 中原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夏商周时期) 30
第一节夏商周时期中原的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30
第二节农牧坐产技术 31
一、以种植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开始形成 31
二、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 32
三、蚕桑业 33
四、畜牧业及其生产技术 34
第三节青铜器及其冶铸技术 38
一、青铜器及其合金成分 39
二、型范的制造工艺 40
三、青铜器铸造技术 41
第四节手工业技术 43
一、陶瓷技术 43
二、建筑技术 44
三、玉器和骨、角、牙器的制造 47
四、纺织和染色技术 49
五、酿酒技术 50
六、车、舟制作技术 51
七、漆器制作技术 54
第五节初期的天文学和数学 55
一、天文学 55
二、数学 57
第六节物候学和地学知识的积累 58
一、《夏小正》和物候知识 58
二、地形、地图和气象学知识 59
第七节初期医药学 60
一、巫和医的分化 60
二、对疾病的认识 60
三、卫生保健 61
第三章 中原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62
第一节社会大变革与中原地区的科技 62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 62
二、社会时局与科学技术 62
第二节 中原地区的农业科技 63
一、铁农具和畜力使用的普及和推广 63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出现 64
三、大型农田水利的兴建 65
四、园圃业、畜牧业、蚕桑业、渔业 65
第三节早期冶铁技术的初步发展 66
一、中原地区人工冶铁技术的开端 66
二、早期初步发展的炼铁技术 66
三、铁器铸造技术与再加工工艺 67
第四节墨子及其科技贡献 70
一、墨子及《墨经》 70
二、墨子的科技贡献 72
三、墨子的科技思想 74
第五节 《吕氏春秋》反映的农耕技术及农业思想 76
一、吕不韦及《吕氏春秋》 76
二、《吕氏春秋》反映的农耕技术 77
三、《吕氏春秋》反映的农业思想 80
第六节天文学和数学的进步 82
一、天文学的进步 82
二、数学的进步 83
第七节 医学的发展 84
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 84
二、《黄帝内经》与中医理论的奠基 85
第四章 中原传统科学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时期) 88
第一节 中原地区农业的发展 88
一、中原地区的作物 88
二、中原地区的农具 90
三、中原地区的土壤耕作技术 95
四、中原地区的农田水利 97
第二节 中原地区中医药学体系的形成 102
一、秦汉时期中医药学体系的形成 103
二、张仲景及其中医药学成就 106
笫三节 中原地区的数学与天文学 110
一、张苍的科学成就 110
二、偃师东汉灵台遗址 119
三、张衡及其科学成就 122
第四节王景治河的科学措施及成就 134
一、秦汉时期河患与治理概况 134
二、王景其人 138
三、王景治河措施和成就 139
四、王景治河与黄河安流 14l
第五节汉代的冶铁技术 142
一、中原地区冶铁起源与发展概况 142
二、汉代中原地区的冶铁遗址 144
三、冶铁鼓风技术的进步一一水排的发明 156
第五章 中原传统科学技术持续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158
第一节 中原地区天文学的持续发展 158
一、陈卓与三家星官的定纪 158
二、张子信的天文学新发现 169
三、一行的天文学成就 173
第二节 中原地区医药学的新成就 183
一、皇甫谧与针灸学的发展 183
二、孟诜在食疗本草学上的开拓 187
第三节 《南方草木状》的植物学成就 190
一、《南方草木状》的作者及其生平 190
二、《南方草木状》的成书时间及内容 193
三、《南方草木状》的植物学成就 197
第四节 中原地区地理学的新进展 198
一、裴秀与制图六体 198
二、《大唐西域记》的史地学成就 204
第五节 中原地Ⅸ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209
一、石窟寺 209
二、佛塔 215
第六节 中原地区的陶瓷烧造技术 220
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瑚中原的陶瓷 220
二、唐三彩的烧造技术及成就 223
第六章 中原地区传统科学技术鼎盛时期(宋元时期) 227
第一节 中原地区的植物学与农学 227
一、《离骚草木疏》的植物学成就 227
二、畅师文与《农桑辑要》的农学价值 229
第二节 中原地区的天文学 234
一、天文仪器的制造及水运仪象台 234
二、历法的编撰与成就 239
三、登封观星台 244
第三节 中原地区的医药学 247
一、《本草图经》的本草学成就 247
二、针灸学的新发展 249
三、张从正的医学思想 254
四、滑寿中医药学的贡献 257
第四节中原建筑学集大成之作一一《营造法式》 261
一、《营造法式》编撰经过及其作者 261
二、《营造法式》的版本与内容 263
三、《营造法式》的建筑学成就 265
第五节指南针、火药与活字印刷术应用 268
一、指南针 268
二、火药 273
三、印刷术 281
第六节瓷器的烧制技术 287
一、汝窑 287
二、钧窑 290
第七章 中原传统科学技术缓慢发展时期(明清时期) 293
第一节 明清时期中原的植物学 293
一、朱楠与《救荒本草》 293
二、吴其潜与《植物名实图考》 300
第二节 明清时期中原的医药学 309
一、《普济方》的编撰 309
二、李中立对中医药物鉴别的贡献 312
三、医学史家李濂及其成就 316
四、《王氏医存》的医学成就 321
第三节 明清时期中原的数学与天文 325
一、朱载靖的科学成就 325
二、李子金的数学成就 334
三、杜知耕的数学成就 340
笫四节 明清时期中原的地学 350
一、明清时期中原地方志的修纂 350
二、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山水志 360
三、《滇南矿厂图略》的矿物学成就 369
第八章 中原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1840~1949年) 371
第一节西方科学技术思潮引入河南 371
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 371
二、传教士在河南与西方科学技术思潮的引入 373
第二节 留学浪潮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376
一、晚清时期留学浪潮的兴起 376
二、晚清时期河南留学状况 377
三、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建立 381
第三节河南高等教育的创办与近代科技教育的兴起 387
一、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发展 388
二、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推动下的河南高等教育发展 394
三、河南本科高等教育的开端一一中州大学的诞生 396
四、各专门学校的创办与近代科技教育的兴起 402
第四节近代河南实业的兴起及发展 405
一、军工 406
二、机械制造 407
三、矿业 408
四、交通工程 409
五、医疗卫生 410
六、纺织 411
七、其他轻工业 412
第五节近代河南主要科研机构与著名科学家 415
一、科研机构 415
二、科研队伍417
参考书目 435
后 记 461
插图目录
图 1-1 石器直接打击法示意图 5
图 1-2 石磨盘、石磨棒 7
图 1-3 石镰 8
图 1-4 鹳鱼石斧图 11
图 1-5 骨镞 13
图 1-6 角锤 13
图 1-7 炭化粟粒 15
图 1-8 炭化稻米 15
图 1-9 有纹饰的陶纺轮 17
图 1-10 彩陶钵 18
图 1-11 彩陶双联壶 18
图 1-12 淮阳平粮台古城平面图 20
图 1-13 淮阳平粮台南门和门卫房平、剖面图 21
图 1-14 有太阳图像的彩陶片 23
图 1-15 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北斗图 24
图 1-16 舞阳贾湖骨笛 25
图 1-17 舞阳贾湖龟甲及内装石子 26
图 1-18 长条形石铲 26
图 1-19 石环 27
图 1-20 灰陶人头 27
图 1-21 陶猪头 28
图 1-22 浮雕壁虎陶缸 28
图 2-1 殷商“大令众人协(啻)田”牛卜骨 30
图 2-2 青铜三联觑 31
图 2-3 牛方鼎 35
图 2-4 玉象 36
图 2-5 玉鹅 37
图 2-6 肯铜方鼎 39
图 2-7 青铜钺 39
图 2-8 鬲范模型 40
图 2-9 锼范芯 41
图 2-10 陶质熔炉 41
图 2-11 原始瓷尊 43
图 2-12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基址平面图 45
图 2-13 郑州商城南城墙夯土层 46
图 2-14 玉臼、玉杵 48
图 2-15 象牙杯 48
图 2-16 青铜觚 50
图 2-17 马车复原图 53
图 2-18 漆木碗 54
图 2-19 商代晚期 60 十支表 56
图 2-20 商代晚期刻有数字的龟甲 57
图 3-1 铁犁铧冠 64
图 3-2 黄夫人孟姬墓出土紫色绣绢 65
图 3-3 酒店冶铁遗址冶铁炉 67
图 3-4 镰范 68
图 3-5 铁锄 69
图 3-6 墨子小孔成像示意图 73
图 3-7 河南登封出土的陶文箅筹符号 84
图 3-8 扁鹊像 85
图 4-1 三杨庄遗址出土的铁犁铧 91
图 4-2 耧犁模型 91
图 4-3 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出土的圆形石臼 93
图 4-4 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出土的方形石臼 93
图 4-5 陶风车和踏碓模型 94
图 4-6 三杨庄遗扯出土的石磨 95
图 4-7 代田法沟与垄互换示意图 96
图 4-8 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三处庭院平面布局示意图 97
图 4-9 张仲景祠 107
图 4-10 张仲景墓 108
图 4-11 《伤寒论》书影 109
图 4-12 宋本《九章算术》书影 112
图 4-13 开方程序图 114
图 4-14 灵台遗址平、剖面示意图 120
图 4-15 张衡墓 122
图 4-16 张衡漏壶示意图 126
图 4-17 李志超复原的张衡水运浑象示意图③ 127
图 4-18 张衡《浑天仪注》天地结构示意图 129
图 4-19 新增前后的汉代 6 级以上的地震M-t图 130
图 4-20 王振铎复原直立柱地动仪示意图 131
图 4-21 新的地动仪青铜复原模型 132
图 4-22 瓠子堵口布楗示意图 137
图 4-23 古荥冶铁遗址发掘现场之一 144
图 4-24 古荥冶铁遗址发掘现场之二 145
图 4-25 巩义铁生沟冶铁遗址脱碳炉平、剖面图 147
图 4-26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 150
图 4-27 南阳瓦房庄铸铁遗址熔炉复原示意图 152
图 4-28 水排 157
图 5-1 视差使月亮视位置降低示意图 172
图 5-2 1955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邮票之僧一行像 173
图 5-3 一行上三代家谱 174
图 5-4 黄道游仪构形示意图 177
图 5-5 一行、梁令瓒水力天文仪器中各齿轮系推想图 178
图 5-6 覆矩结构示意图 180
图 5-7 同公测景台(唐代立制) 180
图 5-8 《食疗本草》敦煌残卷(局部) 189
图 5-9 裴秀“制图六体”之“高下”“方邪”“迂直”示意图 201
图 5-10 裴秀“制图六体”关系图 202
图 5-11 偃师玄奘故居 204
图 5-12 玄奘西游取经路线图 206
图 5-13 《大唐西域记》书影 207
图 5-14 龙门石窟西山远眺 210
图 5-15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像龛全景 212
图 5-16 巩义石窟寺第 1 窟外壁摩崖大佛 213
图 5-17 嵩岳寺塔 216
图 5-18 安阳修定寺塔 218
图 5-19 青釉狮形烛台 221
图 5-20 白釉绿彩三系罐 221
图 5-21 隋代白釉瓷围棋盘 222
图 5-22 黄冶三彩窑址出土唐三彩水注 224
图 5-23 黄冶三彩窑址 6 号窑炉 225
图 6-1 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南宋罗田县庠刻本书影 228
图 6-2 元刻大字本《农桑辑要》书影 232
图 6-3 《新仪象法要》所绘水运仪象台外观图 236
图 6-4 朝鲜奎章阁本《授时历立成》 243
图 6-5 登封观星台 245
图 6-6 高表与景符示意图 246
图 6-7 窥几使用示意图 246
图 6-8 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残石拓片 253
图 6-9 李诫墓 262
图 6-10 《营造法式》中的建筑侧面图样 265
图 6-11 《营造法式》中的彩画图样 266
图 6-12 八等材示意图 267
图 6-13 汉代司南及地盘复原图 270
图 6-14 “指南鱼”复原图 271
图 6-15 《武经总要》所载三种军用火药的配方 276
图 6-16 南宋开庆元年( 1259 年)突火枪复原图 279
图 6-17 元至顺三年铜火铳图 280
图 6-18 魏正始年刻体石经 282
图 6-19 唐咸通九( 868 年)年刻《金刚经》 283
图 6-20 《梦溪笔谈》关于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技术的记载 285
图 6-21 北宋泥活字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286
囹 6-22 汝瓷青釉圈足洗 288
图 6-23 青釉碗 289
图 6-24 钧台钧窑遗址 1 号窑炉 291
图 6-25 钧瓷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291
图 6-26 钧瓷天蓝釉鼓钉三足洗 291
图 7-1 刺蓟菜图 296
图 7-2 孛孛丁菜图 296
图 7-3 《植物名实图考》书影 302
图 7-4 金星草图 304
图 7-5 鸢尾图 304
图 7-6 天南星图 305
图 7-7 《本草原始》(明万历四十年刊本)书影 313
图 7-8 《本草原始》(初刊本)石斛图 314
图 7-9 李濂辑《医史》部分书影 318
图 7-10 朱载土古之墓 326
图 7-11 朱载土古《圣寿万年历》书影 328
图 7-12 朱载埔《算学新说》书影 329
图 7-13 杜知耕《数学钥》卷一“凡例”第一则图 342
图 7-14 杜知耕《数学钥》卷一“凡例”第二则图 342
图 7-15 杜知耕《数学钥》卷六第二十四则图 343
图 7-16 《几何论约》(四库本)卷一第十一题图 347
图 7-17 《几何论约》卷四第四题图 347
图 7-18 贾汉复修《河南通志》序 350
图 7-19 明刘切修纂嘉靖《鄢陵志》书影 355
图 7-20 王崇庆纂嘉靖《开州志》书影 358
图 7-21 滋河潴龙西淀大清赵王等河堤全图 362
图 7-22 蒋湘南《江西水道考》书影 366
图 7-23 蒋湘南《华岳图经》附《太华阴图》 367
图 7-24 少林总图 368
图 8-1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 381
图 8-2 林伯襄铜像 385
图 8-3 河南大学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