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法的规范、应用与纠偏》的编写围绕以下议题:细节,意境,模糊艺术,留白,意识流与蒙太奇,通感艺术,动与静、快与慢、繁与简等辩证写作技巧。从体例上看,《写作技法的规范、应用与纠偏》偏重于文学类写作技法,加之编撰任务非成于一人之手,写作中的细腻程度、语言风格也并不统一,而且囿于编写时的匆忙,文字上也比较粗疏,部分内容又有拾人牙慧之嫌,只能作为讲义配合课堂教学使用。
2013年秋冬之际,我申报主持的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批准,项目名称为“写作实训中的自主性文本纠偏”。2014年年初,我主持申报的另一项目“亚文化书写在青少年作文中的渗透与冲突”获批立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4SA0061)。本书即为这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由我开设的选修课程“写作技法研究”的教学中的几个重点发展而来。
在这以前,我和写作教研室的同事于2001-2002年间,在当时的教研室主任汪莉同志的主持下,编写过一本名为《写作技法研究》的小册子,主要用于本科函授教学之用。该书的编写围绕以下议题:细节,意境,模糊艺术,留白,意识流与蒙太奇,通感艺术,动与静、快与慢、繁与简等辩证写作技巧。从体例上看,该书偏重于文学类写作技法,加之编撰任务非成于一人之手,写作中的细腻程度、语言风格也并不统一,而且囿于编写时的匆忙,文字上也比较粗疏,部分内容又有拾人牙慧之嫌,只能作为讲义配合课堂教学使用。此后,由于写作教研室的重要成员先后分流,扩招背景下教学任务的超负荷运转,进一步修改的工作竞一直搁置下来。2006年后,新组建的新闻传播学院从文学院独立出来.写作教研室师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新进青年教师的读博需求、各人专业发展方向改变等诸种因素,竞让当年的编撰成果停留至此,不能不引为教研工作的一大憾事!
2006年后,院内选修课“写作技法研究”由我开设。十年来,讲授内容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调整,日渐将重心转移到本书写作的几个章节上来,完全脱离了当年编撰时所理解的框架和相关内容。出现这种变化,自然有之前数年我在讲授“普通写作学”之外承担本、专科“应用写作”教学任务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因由,还得归之于我个人的教学体验,以及接触过的对写作提出诸多意见的社会需求上来。
众所周知,写作是一门人人都可以便捷入门的学科,但当今的学科分类,又使得许多人,包括高校里的教师或社会中的普通人士,在面临“写作课要教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时会有很大的认识差异。“你教文学的啊?”“你在教怎么写小说(或者诗歌等)?”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不绝于耳。的确,“普通写作学”会探讨文章的构成元素和文体规范,讲授各种主要文体的内外特点,探讨其写作的技巧,并传递在写作行为过程中感知、运思、行文的一些具体方法,通过文论的阐释与范文的欣赏,为学生们的综合水平提升而服务。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其教学要求和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则更多地需要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结合在一起,比如侧重于对作品写法的赏析、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文学创作经验的习得等。然而,与此矛盾的是,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对写作水平的测试和评价,却与该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关联并不大。
查看全部↓
粟斌,女,1971年生,四川岳池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多年来讲授“普通写作学”“公文写作学”“实用文体写作”“写作技法研究”等课程。在《文艺争鸣》《青海社会科学》《西藏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研究》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已主持完成省教厅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各2项,目前主持省教厅科研项目1项。
第一章 尊重写作的客观环境
一、写作的客观环境
二、作者的媒介素养
三、“春秋笔法”的运用
四、格调的保持和提升
第二章 对世界的认识:描述和解释
一、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
二、非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
三、写作建议
第三章 处理故事的技法
一、什么是故事?
二、故事从哪里来?——来自于欲望、好奇心和道德感
三、怎样去写一个故事?
四、展开故事主体部分的两种重要手法:讲述和展示
五、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引入故事?
第四章 写作训练及点评、纠偏
题目一:散文训练(题目自拟)
题目二:观察某人
题目三:感受训练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全部↓
《写作技法的规范、应用与纠偏》:
一、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
(一)个人化认识的途径
个人化认识经常出现在带有文学性写作特征的文本中。各类文学作品自不待言,又比如带有个人性写作视野的通讯、个人进行的调查报告、游记、日记、随笔、各类序言、题跋等类,其写作的动因和归宿往往可归之于此。不论是以观察、体验、感受为前提而形成的直接认识,还是以定义、判断、推理而形成间接认识,在多数情况下,它们都带有直观而感性的个人化特征。
对于个人化认识活动的途径,最经常被人提到的就是观察了。观察,在许多时候,并不仅仅来源于视觉活动的“看”。尽管在观察世界万物和客体时,眼睛处于注视状态占了全部观察时间的多数,而且那些进入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信息的绝大部分,是通过眼睛看到的,但是,必须指出: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观察者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观察必须借由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觉。优秀的观察者,除了使用视觉这一有效途径以外,还经常性地调动身体的其他感官,调动既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通过回忆、联想、想象,借助思维工具,才能圆满地完成对事物的认识。
凭借观察而获得个人化或社会化认知的思路和做法,已然非常普遍,并往往成为写作的第一要务。无论社会现实生活本身是否提供了某种确切的信息,人们总是倾向于通过观察,寻找“是什么”“在干什么”等信息,并将其视作自己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证明。
这种对“观察”的强调,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于观察、体验、感受所带来的具体性信息的强烈认同。人们相信,“观察”所捕捉到的信息非常全面、有效,因而也最为确凿,所以在写作中,“观察”被视作“准确再现”对世界的认识的必由途径。
(二)如何展现个人化的认识?
表象的世界,非常容易表达出写作者的个人化认识,突出个人特点。而这些认识的得出,在很大层面上,要基于对最基本的直观而形象的认识的获取。基于写作的需要,认识的获得并不只是涉及表象的具体信息的接收,而是一种包含着需要观察主体去进行调整、选择、分析等活动要素的主动行为。换言之,某种前经验的介入,将会影响观察的内容、程序及有关重点,即“通过观察捕捉具体的形象”,与此同时,认识主体也在“感受”“体验”和“思考”。具体到过程,认知主体会赋予观察对象特定的意义,或者说赋予观察对象与其他事物、人物、事件某种特殊的关系,以某种程式对其进行调整、归类,使之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并不仅仅停留于直观感性的肤浅层面。具体来说,展现个人化认识,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观察要细致全面,尤其要有画面支撑。如果脱离于此,环境也好,事件也好,“再现”往往无从谈起。作为写作学中的常识,我们知道:敏锐的观察力与简明、形象的文字描述往往是相伴随的。画面能呈现出一个视觉结构,使事物在总体节奏中连贯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写作中的叙述性,也能够借由文字所及的一个情节或一段故事得以展开。其次,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也是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并能成为观察中有意识选择的重点。最后,观察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的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比如观察风景,要讲究远近高低;观察场面,要分清上下内外;观察动物,要注意头尾脚足;观察人物,要关注言行举止;观察事件,要分别前后顺序,考察因果关联。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