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花费6年时间,在长期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一步升华的研究成果,更是其对中东和平进程进行长期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作为目前国内最新的一本全面、系统阐述中东和平进程的专著,本书探讨了中东问题的历史起源,冷战时期中东问题的曲折发展,冷战后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启动、全面突破与继续发展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因素、发展前景等诸多问题,是一本多层次深入解析中东和平进程的优秀研究专著
一部多角度对中东和平进行程进行深入研究的最新力作
王新刚,男,河北省迁安市人,法学硕士,现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东政治和中东国际关系。主持厅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王立红,女,河北省抚宁县人,史学学士,现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东国际关系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持省级和厅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绪论
第一章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1947年之前)
第一节 巴勒斯坦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产生及其原因
第三节 大国支持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四节 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与以色列国的建立
第二章 冷战时期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考查(1948-1981年)
第一节 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二节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三节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四节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五节 第五次中东战争
第三章 冷战后期的中东和平进程(1982-1992年)
第一节 中东和谈启动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与中东新战略
第三节 马德里中东和会
第四章 冷战后中东和:平进程的全面突破(1993-2000年)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的中东和平政策
第二节 中东和平进程的大面积突破
第三节 克林顿政府加大推进和平进程的力度
第五章 21世纪中东和平进程的继续发展(2001-2011)
第一节 沙龙上台与中东和平进程的全面停滞
第二节 小布什总统艰难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第三节 奥巴马的中东政策与中东和谈的新进展
第六章 中东和平进程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圣城耶路撒冷
第二节 定居点问题
第三节 难民回归问题
第四节 领土问题及水资源问题
第七章 总结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总结
第二节 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展望
全书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尽管从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演变为冷战后的“参与和扩展战略”,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建立“世界领导地位”始终是美国的战略目标,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显然已不同于冷战时期,而且冷战后美国所认定的其全球霸权所面临的威胁也已不同于以前。从长远来看,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争取尽可能长时期地保持唯一世界超级大国地位,防止出现任何新的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霸权主义国家”。不容许任何这样的国家对美国的地位进行挑战或构成威胁,使它继续发挥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它主导下的国际新秩序。其实质就是在国际事务中谋求和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凸显它的“世界领袖”地位,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贸易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构筑美国第一的霸权主义大厦”。①无论是“参与和扩展战略”,还是“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提出的5项外交基本任务都突出地反映了这一实质。
对这一目标构成现实威胁的不再是某个特定大国,而主要是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极端民族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毒品泛滥、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粮食危机等问题。美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也因此变为控制地区冲突、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保证能源供应、保卫盟国安全、维持在世界各地的军事优势、减少外贸赤字、保护国内市场等。实现这些外交目标,防止上述威胁,最终独霸全球的政策手段,也从借助联合国实施制裁等非武力方式,逐渐发展为抛开联合国、肆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人道主义干预”等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的方式。
……